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

时间:2022-10-24 09:35:19

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科院对该市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及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队伍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他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原则,对成都市一、二、三圈层的六个区县及五所市属学校的1300名幼、小、初、高中班主任,以及9个区县和1所市属中职校的300名中职班主任发放了统一研制的《成都市中小学班主任现状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600份,最后回收1530份,回收率为95.62%。

Part1 班主任队伍基本信息

1. 性别结构

数据显示,成都市男性班主任为7929人,占比约30%;女性班主任为18808人,占比约70%。所调查的1537名幼儿园班主任中,男性仅有10名,占0.65%;所调查的13226名小学班主任中,男性为2074名,占15.68%。初中、中职学段班主任性别比例差异较小。普通高中因男教师总人数较多,因此班主任性别结构为男多女少的现状。

2. 学历结构

数据显示,专科及以下学历为7315人,占比27.21%;大学本科18302人,占比68.08%;研究生及以上476人,占比1.77%。其中本科所占比例最大。从学段上看,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班主任,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幼儿园,分别占45.48%和57.92%。

成都全市班主任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26-35岁的占比41.14%,36-45岁的占比34.31%,45岁以上4800多人,占比17.89%。2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仅占6.28%。26-45岁的教师共占75.45%的比例,是该市班主任队伍的主力军。

4. 工作累计年限

“班主任工作累计年限”是指连续或间断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总年限。成都市现任班主任中,累计担任班主任工作超过10年的占比48.41%;4-10年的为34.31%;3年及以下的只有15.67%。

5. 职称情况

数据显示,成都市班主任学科职称结构以中级为主,占比52.31%;学科初级职称占比24.06%;具有学科高级职称的仅占17.43%;此外还有5.48%的班主任尚未定级,主要体现在学前、小学和中职段。

6. 津贴情况

总数据显示,成都市班主任的月津贴(绩效)情况中,200元及以下的大约占7.83%;200-400元的约占35.12%;400-600元的约占35.97%;600元以上的约占12.17%。

从学段来看,学前段的班主任津贴最低,200元以下的占到52.54%,即一半多人;其次为小学,占到16.45%。津贴平均最高的为中职44.78%,其次为普高32.14%。

7. 教龄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20.72%的班主任教龄为6-10年,34.38%的为11-20年, 27.58%的为20年以上,即十年以上教龄的班主任共计61.96%。由教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成为成都市班主任队伍的普遍现象。只有中职段的班主任由年轻教师担任的比例要普遍大于其他学段。

8. 任教学科情况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班主任队伍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人数最多。语文为38.63%(小学段最为突出,有72.6%的小学班主任为语文教师担任),数学19.02%,外语11.18%。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人数紧随其后,占班主任总数的9.93%。其他学科所占比例很少,音乐、美术最少。

9. 获得荣誉称号情况

在所调查的班主任中,获得学科荣誉称号的班主任人数,远远高于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人数。

获得成都市优青称号的比例为8.37%,获得市学科带头人称号的为3.53%,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为1.50%,总计为13.40%。而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仅为6.86%,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仅占总人数的1.96%。

分析结论

成都市班主任队伍结构总体情况较为理想。成都市班主任队伍主要由广大中青年教师担任,学历结构较高,教育教学经验较为丰富。这支班主任队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专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比较突出。

班主任队伍结构个别方面需要调整优化。性别结构上,女性教师比例偏高,尤其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表现更为突出,性别失衡可能会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科结构上,基础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担任班主任情况较为普遍(达到68.83%),小学阶段的班主任中,72.6%为语文教师,学科结构失衡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科职称结构上,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占班主任总人数的82.57%,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严重偏少。如何促使更多高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如何将高级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育人效益,是我们亟待思考、解决的重要课题。

班主任待遇总体水平低,差异较大。一是班主任岗位津贴总体水平偏低,87.83%的班主任月津贴不足600元,班主任岗位的重要性与收入不成正比。二是不同学段、不同地域的班主任待遇差异明显。中职、普高段高于学前、小学段,一圈层高于三圈层,待遇差异较大的现状难以满足我市班主任工作高位均衡发展的需求。

评优表彰机会偏少。与学科教学岗位相比较,班主任岗位评优评先机会偏少,竞争更加激烈,这导致班主任岗位相对缺乏吸引力,很多教师宁愿在学科教学方面付出更多精力,追求更高的荣誉。

Part2 班主任的工作现状

1. 学科教学工作量

数据显示,成都市53.27%的班主任学科教学周课时在12节以上。其中,周课时16节以上的占到14.51%,12-16节的占到38.76%,8-12节的占到33.99%,8节以下的占10.65%。

2. 班主任岗位工作量

按教育部相关规定,班主任岗位工作应按教师满工作量的一半进行计算。问卷调查表明,对班主任实际工作量的计量情况差异较大,班主任工作计一半工作量和一半以上的分别为30.78%和10.00%,而记一半以下的为11.11%,未计算成工作量的达到了37.32%。

3. 班主任岗位工作时间

与学科教学工作相比,花费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时间更多。抽样问卷数据显示:选择班主任工作时间“少于学科教学”的只有3.99%,选择“基本相当”的为28.10%,选择“多一些”的为32.55%,而选择“远远超过”的为33.66%,高中教师反映出的比例还要偏高。

抽样问卷显示,有54.71%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每天在校的体锻;有63.20%的班主任每学期要组织开展4次及以上的主题班会课;88.43%的班主任会花“较多”或“很多”时间精力与班科教师进行沟通协调。这些情况进一步反映出班主任工作的具体、繁琐、事务多、强度大的工作特点和现状。

5. 专项工作情况

班主任担负着育人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除去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外,德育专项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关于“你在班级教育中最注重学生的哪些方面”一题(多选题),有83.99%的班主任选择了“安全教育”;选择“思想道德教育”的有86.80%;选择“行为习惯和常规”的有93.27%;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有80.98%;选择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较少,只有45.03%;而只有28.37%的班主任选择最注重“本学科教学”。

6. 工作压力

关于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困难,总体情况排序如下表:排名第一的是“安全责任压力大”,占75.95%;第二是“工作量大,时间精力不够”,占71.57%;第三则是“家庭教育缺失或负面影响大”。

从学段来看,各个学段情况有所不同。高中班主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量”、“安全责任”和“升学压力”。初中是“工作量”、“安全责任”和“家庭教育缺失或负面影响大”。小学班主任则是“安全责任”占首位,其次是“工作量”和“家庭教育缺失或负面影响大”。职业中学则是“学生行为习惯差,不好管”排首位,其次是安全和工作量。

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困难

7. 工作成就感

关于班主任的工作成就感的调查显示,从事班主任工作最有成就感的是:“希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最高(90.39%);其次是“得到领导、同行、社会的肯定与尊重,实现个人价值”(57.58%);第三为“得到学生及家长的感谢”(40.85%);最后为“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30.98%)。

班主任的成就感

8. 担任班主任的意愿

数据表明,72.42%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是由学校安排的,主动申请的只占22.48%。

关于“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问题调查上,27.71%和26.99%的现任班主任表示“不愿意”和“说不清”,表示“愿意”的仅为36.14%,“非常愿意”的也只有7.52%。

分析结论

发展愿望较为强烈。绝大多数班主任将“学生成人成才、自我价值实现、获得社会尊重”作为获得工作成就感的重要内容,既显示了成都市班主任队伍的师德师风水平,也体现了强烈的专业发展意愿。如何回应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激活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动力,创设良好的工作激励机制,在“刚性管理”的同时加强“人文管理”的力度等,是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班主任“教学、德育一肩挑”,工作量大、工作负担重。数据表明,成都市绝大多数班主任工作量(学科教学、班主任两个岗位工作累加)超过了标准工作量,与单纯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相比,班主任老师“工作强度大、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是普遍现象。以高中为例,若以平均每周教学12节课又兼任班主任以6节课计,占多数的班主任每周达18节以上,已大大超过教育部规定的高中教师每周8至10节的工作量。

任职意愿令人堪忧。数据显示,在对未来的岗位选择上,有54.70%的现任班主任主观上不愿意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其中初中、高中和职高段的比例更高,这一现状令人堪忧。

Part3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1. 教研活动或专业培训情况

数据显示,53.53%的班主任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校本教研活动,仅有6.86%的班主任经常参加区市县及以上部门组织开展的班主任专业培训活动。

2.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容、方式及管理

在最希望得到提高的班主任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小、初、高、职前面5项的排序基本相同,幼儿园班主任则把“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沟通的能力”排在前三位。

在选择最有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方式方面,小、初、高、职学段前3项的排序完全相同。尤其是“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一项选择比例非常高。大多数班主任看重实用性的专业培训。

在对班主任的管理上,有71.50%的班主任认为当前班主任的待遇和激励机制亟待提高;65.23%的班主任认为许多活动形式主义化且检查评比太多;48.37%的班主任认为管理方式比较僵化、机械,缺少人文关怀;有41.37%的班主任认为亟待建立针对班主任的系统专业的培训和培养机制。

3. 关于对班主任绩效工资的看法

关于对班主任绩效工资收入待遇的看法,平均来看有47.78%的班主任认为“虽然有所增加,但和付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35.95%的班主任认为“不合理,需要做较大增加”;仅有2.42%和9.67%的班主任认为“合理”和“比较合理”。其中高中班主任认为“不合理,需要做较大增加”的比例还要高,约为47.32%,职高为45.45%。小学班主任认为“但和付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的达到58.18%,初中为52.02%。

4. 关于对设立专业技术职称的看法

数据显示,在对“班主任是否应当有不同于学科教学的专业技术职称”的看法中,有21.05%的认为“非常必要”,39.61%的班主任认为“必要”,也就是达到一半的班主任认同单独设立班主任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小、初、高、职学段的数据都高于此比例,分别为小学63.44%,初中66.98%,高中55.36%,职高63.64%。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班主任应该专门化。

分析结论

班主任专业发展和教研活动主要以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主,区(市)县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培训部门在班主任专业培训方面提供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系统、长期、固定的培训机制,对成都市班主任群体的专业发展缺乏支持和引领作用。

同时,一线班主任对专业培训、教研内容的选择,依然倾向于班级管理等具体实务上,尤其青睐“拿来就能用”的具体经验和操作办法,一方面体现了班主任对专业发展的务实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应了班主任在理论提升、研究创新上的无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市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难以产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家级的优秀班主任。

从成都市情况来看,绩效工资政策的实行对班主任是积极有益的,班主任的收入总体而言比绩效前有较大的改变,这一点在义教段体现得更为明显。但是,与上述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等因素相比,班主任的绩效待遇仍然还显得比较低,且差异较大。绝大多数班主任希望班主任绩效工资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绝大多数班主任希望设立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技术职称,期望班主任工作能更加专业化。

上一篇:培训:给班主任插上腾飞的翅膀 下一篇:“85后”小伙“捞偏门”3年速成千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