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 出实招方能聚人气

时间:2022-10-24 09:24:46

依法治校 出实招方能聚人气

教育部日前公布《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首个聚焦“现代学校制度”的官方文件,其中的一些并不宏大的措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个征求意见稿对于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目标和总体要求、学校自主管理等内部制度体系建设、教育行政对于学校的依法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内容全面,用心良苦。公布之后,一些媒体结合公众的关注进行了解读。从公众关注的视角不难看出,公众最关心的还是那些现实针对性强、实施中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必须正视的是,在依法治校这一正确的方向决定之后,公众需要的不是原则的一再重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步骤。比如说,学校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处罚权如何界定,是一个很敏感和实际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章程及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符合理性与常识,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增加义务,不得设定罚款,或者其他可能侵犯师生基本权利的处罚事由和惩戒办法。”这就明确地给学校对师生的罚款、处罚事由和惩戒划出一条不得超越的红线,既便于学校内部遵守,也有利于社会监督。

依法治校和现代学校制度的精义之一就是教育的民主化,这也得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稳步推进。比如说,在民主监督这个部分,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学校实施采购校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这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把家长民主监督的权力具体化了。如果学校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于治理教辅过滥过多、学校乱收费、校服争议等顽症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步快走,应是目前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在多元化利益格局已经形成的今天,任何一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都可能引起不同阶层的不同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干脆裹步不前不足取。正确态度则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不断推出虽然看似不大,却实实在在的步骤,就能够不断解决公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并为进行更大更艰巨的改革积聚人气和力量。

公众对于依法治校的确还有更多更大的期待。比如说,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学校管理法早已在酝酿之中,但是近几年未见动静。我们期待着这部对于依法治校至关重要的法律能够早日浮出水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编者注)

上一篇:浅析苏南地区中学生家长对师范生的素养要求 下一篇: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