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盯上年轻白领

时间:2022-10-24 07:55:52

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传统观点,都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骨质疏松症应该是发生在中老年时期的一种疾病。的确,一般而言,人到了50~60岁才比较容易患上此病。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骨质疏松早已经悄悄地盯上了压力中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白领族。30~40岁甚至20多岁的白领,都有可能罹患此病。我国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骨质疏松治疗中心的人士介绍:该中心每年约接治骨质疏松患者1000多人,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到20%~30%。浙江的一次社会调查中发现,20~29岁年龄组中有五分之一、30~39岁年龄组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骨量明显偏低。为什么骨质疏松发生率越来越高,低龄化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不少白领错误的生活方式都为骨质疏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过分苗条易患骨质疏松

许小姐身材瘦削,属于典型的“骨感”,她常常以此为骄傲,可是刚过30岁的她就发现小腿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抽筋甚至痉挛,以前她可以穿上高跟鞋逛半天街,可如今一穿高跟鞋走路就不稳当,常会崴到脚。到医院一检测才发现,她的骨密度仅有同龄人的70%,也就是说她的骨龄相当于60岁的老太太。

专家介绍道:骨质疏松的第一危险因素就是减肥。许多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殊不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骨质疏松为什么偏爱“骨感美女”,首先和她们营养的摄入有关系,瘦人一般吃得少,肉类、蛋白质等营养不够,钙的摄入自然也低。另一方面,由于体重偏轻,“压”在人体骨头上的重量也轻,过轻的体重也不利于骨密度的增强,这也是很多骨感模特、明星20多岁就得骨质疏松的原因。

缺乏运动易得骨质疏松

30多岁的张女士,与一帮同事们郊外游玩时右脚不慎崴了一下难以步行,疼痛难忍的她经医院骨科检查,确诊为脚踝骨折且合并有骨质疏松。

由于日常工作较忙,张女士基本维持“三点一线生活”,每逢周末都会用睡懒觉和上网来放松自己。现代白领上下班以车代步,上下楼以电梯代楼梯,以电话联络代替登门造访,最终可能因“习惯性缺乏运动”而导致身患骨质疏松症。这种生活方式造成的骨骼太“酥”了,稍有激烈运动就容易骨折。而经常运动者因骨头得到硬力的刺激,常常可获得较好的骨质量。

长期躲避阳光小心骨质疏松

刚刚30岁的小单,突然出现骨头疼,一开始还以为是感冒引起的身体疲倦,可是等医生为其进行骨密度测试后,发现这位年轻女患者的骨密度值大大低于正常值,她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年纪轻轻就得了骨质疏松症,小单实在有些难以接受。原来,爱美的小单怕晒黑,防晒是她的头等大事,没想到却骨质疏松了。

春夏季节,许多女士的包里都会备有防晒霜和遮阳伞。可是,如果太在乎阳光的照射,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现在都市白领由于“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早上很早就到办公室,下午基本上天黑才下班回家,在办公室里也很少中途出来进行户外活动,接触阳光的机会很少,因此骨质疏松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白领身上。有资料称在日照不足的国家,骨科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骨质疏松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女性本来就是骨质疏松的高发群体,其发病率高于男性近1倍。这是因为,随着与女性破骨细胞活性相关的雌激素的降低,骨量随之减少。而要维持骨量,需要维生素D和钙一起帮忙。人体皮肤在接受日光照射后,会生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利于骨质矿化、骨质形成。而两者之间要发生“作用”,还需先把维生素D“改造”一下,这个“改造”过程就是晒太阳。如果少晒太阳,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单纯补钙也没有用。所以白领们一定要注意多晒太阳,大概平均每天晒20分钟就可以了,因为晒多了也会受到紫外线伤害,凡事讲究一个“度”。晒太阳的时候尽量把手和脸部充分到外面,使其充分的接触阳光,这样有助于阳光的吸收以及维生素D的合成。

白领“咖啡控” 导致骨质疏松

在外企担任业务总监的王先生事业心很强,又是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单身贵族,因此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忙起来甚至干个通宵。因为工作压力大,他养成了靠喝咖啡、喝浓茶来提神的习惯。

年轻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用喝咖啡、喝浓茶甚至抽烟的方式来提神,但实际上经常喝咖啡或浓茶更容易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为咖啡和浓茶中含有咖啡因,过量摄入后会产生轻度利尿作用,尿量增加就会增加尿钙排出、粪钙排出,引发骨质疏松。

此外,很多年轻人还喜欢喝碳酸饮料,而碳酸饮料也会使骨密度下降。曾有研究成果显示,爱喝碳酸饮料尤其是可乐的人,骨折几率是不喝碳酸饮料者的5倍。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不仅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加快钙的流失。而且大多数饮料含糖较多,摄入过多糖分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常喝咖啡、茶或可乐,更易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不是单纯缺钙

今年35岁的王霞是一家大型IT企业的高级白领,且一直是单身贵族,被朋友视为“女钻石王老五”。最近王霞总感觉异常疲惫,“例假”也出现了紊乱。之后她到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听到这个消息,王霞不敢相信,“我一年多前就天天吃钙片的,怎么会有骨质疏松?”

不少人都会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补钙就不会得骨质疏松。这其实是一个误区,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异常的疾病,缺钙只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之一。出现骨代谢异常后,无论补多少钙,都不能被吸收,这就是王霞天天吃钙片仍查出骨质疏松的原因。单纯吃钙片并不能起到补钙的效果,还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

科学预防是关键

经过研究证明,每3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患骨质疏松症。究其原因基本上总结为以下几点:身材高瘦,体重过轻;低钙饮食,不吃奶制品;不接受日晒,运动量少,平时久坐不动;大量吸烟、喝酒、饮浓茶和咖啡;有内分泌系统疾病;30岁后发生不明原因的骨折。而对于这个病症,目前尚无安全又有效的方式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复原有的品质,因此预防是关键。那么怎么预防才是科学的呢?

人在35岁以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很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钙含量高,骨骼最为强壮。如果在35岁以前让骨骼最大限度地储存更多的钙,可以为中年后减缓骨量丢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础。所以,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从事脑力劳动的年轻人,应结合自身情况,制订运动计划,学会给自己精神减负,调整饮食结构,储备骨量,增强骨质。像关心其他脏器(心、肝、肾等)一样关心骨骼。如果一旦发现有骨质疏松情况,应及时使用药物进行积极的治疗和预防。

1.不能盲目节食减肥

“又瘦又小”的人比较容易得骨质疏松。现在很多女性朋友都减肥,其实人体有适当的脂肪,雌激素也会相对较多,从而增加肠对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所以读者朋友们为了自己的健康,绝不能过度节食,另外可在食谱中适当加入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小鱼、小虾、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对于过分苗条的人来说,适当增加点体重无疑也是补钙的一大“秘方”。

2.运动比单纯补钙更重要

平日要维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散步、登山、步行、游泳都是很好的运动,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能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明显加快,促进新陈代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因此,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量,能阻止并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跑步、打拳、游泳及球类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办公室一族,要注意多接触阳光,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要抽空活动活动身体,一般来说,每周要坚持2至3次运动,还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3.勤晒太阳

在春天可以适当晒晒太阳,尤其是上午10时至11时晒太阳最好。照射足够阳光,也可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有利钙吸收。此外,晒太阳时最好晒一下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并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晒太阳之后,应多食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以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去除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诸如不吸烟、少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多吃一些水果,以柑、西柚、奇异果较佳,因其含有丰富维生素C,有助于骨骼健康。另外要控制肉类和盐的摄入量,因为过量的蛋白质和盐会加速钙的流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食物摄取要注意高钙低脂。含钙量较高的食物有:牛奶、乳酪、绿叶菜、大豆等。应当在三餐中有意识地多喝些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多吃海产品、绿叶蔬菜、干果类等。除此之外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腊味、罐头食品等。

另外定期做骨密度检查也很有必要。如果出现夜间腰腿疼痛,不明原因的,通过休息以及加强营养没有任何改善,常常提示骨质疏松的发生。

很多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疼痛在活动后可加重,如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等均可加重疼痛的症状。应尽快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治,一般骨密度检查就可确诊,一旦确诊骨质疏松,不要心存侥幸,也不要拖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上一篇:喝中药的6个健康问答 下一篇:夏季旅游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