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研究

时间:2022-10-24 07:09:01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研究

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一些出口优势产业,例如纺织业、钢铁业、非金属矿产制品业、有色金属业、化工业等都面临着相当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这些行业的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越来越凸现。不仅如此,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名符其实的出口大国。

随着商品出口额的快速增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总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良性转型,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占大多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初级产品主要是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3类――矿物原料、油及有关原料。这两大类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虽然其出口额逐年上升,但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却在逐年减少。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工业制成品主要是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例如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也在上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在稳步上升。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虽然如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内在不足依然明显。主要体现为,我国的出口商品仍然多为技术和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商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也多是低端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延续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出口企业大多习惯于以绝对数量取胜。这种状态影响了国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量消耗了国内的原材料和能源,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显。这种粗放型的出口增长过度消耗了国内资源,导致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增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化发展。

二、低碳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出口商品的耗能、污染以及资源消耗量问题较为突出,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在产业链上处于低端位置,主要工业品的耗能都高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拥有先进的科技水平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必然会积极推进国际贸易碳规则的实施,这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提出更大的挑战。在低碳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大

受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在出口贸易中,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费速度快。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重工业投资加速,高耗能部门在生产总值增加值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

我国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化工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这些产业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材料和自然资源,而且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能耗大,排放的粉尘、污水、废气等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二)加工贸易亟待转型升级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增加主要归因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固然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福利的增加,但是我国加工贸易集中在能耗大户第二产业中,以资源消耗和外延扩张为主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现状矛盾在加剧。一方面,资源储量不足;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多,资源利用效率低,更加剧了出口贸易与生态资源、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此外,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多数采取以量取胜,以低价取胜的策略,因而对价格非常敏感,加之产能过剩和低水平同质化的竞争压力,出口企业在能源的选择上会选择价格低廉的传统能源如煤炭等作为主要的消耗品,放弃价格相对高昂的清洁能源,这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当不利。

(三)面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我国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出口产品将面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美国、欧盟、韩国、日本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对这几个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无疑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以保护环境,强调节能减排为由,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在面对其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冲击时处于不利地位。

三、我国实现低碳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的浪潮已经对我国的外贸结构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应积极进行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出口结构的优化

出口商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的产业结构。因此,只有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战略,才能实现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的合理调整。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积极开拓高新科技产品市场,倡导绿色贸易,逐步建立健全低碳的贸易环境。淘汰“三高”企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类加工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显然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更少,环境污染也较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比重是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低碳化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如国际旅游和工程承包业,采取出口导向战略,把传统和新兴服务贸易的出口相结合,扩大金融保险、国际运输、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服务贸易的出口。建立健全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积极自主创新,改变粗放型的生产出口方式。企业应注重增强自身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努力促进我国企业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能源特别是煤进行清洁高效利用,治理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出口企业应积极关注国际环保标准的新动向,推行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低污染、节约型、低环保成本高质量的低碳产品。实施低碳设计、生产、包装生产链,达到各种技术和环境标准的要求。

(四)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我国政府应该综合运用各项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支持各个产业部门逐步过渡到低碳经济和低碳贸易的发展轨道上来。建立扶持绿色贸易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平台,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资金倾斜和技术支持等政策手段鼓励和帮助出口企业向低碳贸易转型。政府还可以通过补偿企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所支出的成本,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引导出口企业向低碳贸易转型,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型的政策环境。

在低碳经济时代,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出口贸易的低碳化发展,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创新与自主研发能力,建立良好的促进机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

上一篇:地震受损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 下一篇:自己给自己定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