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时间:2022-10-24 06:38:24

低碳经济下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环境会计是实践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选取了2011年陕西省32家主板上市公司,分析陕西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指出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加强环境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推进信息披露规范化;加强政府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和宣传;优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披露会计信息;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低碳经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69-01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引下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优化、清洁能源使用等手段,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实质就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治理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会计控制可以切实解决资源消耗结构问题,提高再生资源的消耗比重,降低污染型消费和环境成本,为改造“污染型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创造一个基础条件。从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入手探讨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丰富环境会计理论,完善会计的控制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陕西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混乱,没有基本的规范可循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混乱,没有统一的范式。企业的报表使用者无法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在陕西省的32家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只有少数是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以表格及附注的形式披露环境数据,部分是在公司战略中提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多数则是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稍加涉猎,但也有不少数企业只字未提有关环境信息的披露数据或文字。混乱的披露形式不能够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环境信息。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以文字说明为主,较少披露具体数据信息

大多数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低碳目标仅仅停留在报告中。多数以文字进行简短说明,少数资源型企业有相关数据的披露情况。披露的内容也不统一,有的在管理费用中披露排污费用,有的则只在管理层致词中简要提及,还有部分没有说明提及环境会计的信息。

(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业差距明显

不同行业对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规范程度存在巨大差异。在我们调查的32家陕西辖区主板上市公司中,通过研究发现,资源类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相对重视,大多数资源类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所涉及,有的企业还进行了详细的披露。如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中,不仅分别对水资源费、水利基金和排污费进行了列示,而且还在附注中详细介绍了其与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的氮排放量交易情况以及陕西省政府对其进行环保奖励的情形。科技类企业也相对详细地介绍了企业的环境信息,如西飞国际在其2011年年度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其能耗指标以及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上限。而服务类企业的环境信息大多停留在口号上,如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报告中只是文字提到公司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设施设备,公司所属企业积极主动进行煤、电、水、汽的环保节能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并没有详细的数据进行说明。地产类企业环境行为对其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情况;消费者需知道企业生产过程及产品的“低碳化”程度。在各方需求压力下,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披露自身的环境信息。但目前来看,我国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并不多,仍停留在被动披露的层面,这远远满足不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2010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年报中,仅有50%的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且绝大多数都不规范。后来,即使我国推出绿色证券政策,这一情况仍然未得到有效改善

(四)缺乏环境会计体系的制度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标准,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缺乏系统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尽管我国证券管理法规和规定中对上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了要求,但显然不够细化,如没有明确哪些信息需要披露,也没有明确要求披露的程度。2009 年7 月的紫金矿业“环保门”事件,暴露了本次污染事故及其肇事企业的相关信息事前信息披露不足,既有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缺乏动力的原因,也与国家此前并未强制性要求披露企业环保信息密切相关。之后,环保部陆续发出了《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和《上市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以此来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但就其执行情况来看,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仍然缺乏。

(五)缺乏对环境会计信息的研究方法、核算方式及披露形式的研究及规范

首先,目前我国会计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是以规范性研究为主,研究以环境会计的必要性、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确认等内容为主,实证研究凤毛麟角。其次,核算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由于环境会计目标定位过高, 过于追求理想化的环境会计模式,以至于环境会计的核算如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会计报告的设计和使用方法都没有走出套用传统会计的模式。我国在环境会计的制度缺少可执行的国家级相关制度的约束力。同时,缺乏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体系作为环境会计实践的支撑。报告缺乏统一性。环境信息披露基本上是企业的个体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二、提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加强环境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推进信息披露规范化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因此制定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推行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会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法制护航、企业主动。完善环境会计的相关理论体系。加强成本核算,健全企业绿色运行体系。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是环境会计制度的核心问题。要完善环境成本会计处理方法,目前主要方法有:资本化方法、费用化方法、负债化方法、损失化方法;按照先进的理念对环境成本进行辨别、分配与计量,实现对环境成本的绩效管理;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推进绿色工艺、绿色融资等,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二)加强政府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和宣传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存在不如实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的可能性。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是实施环境会计制度的重要保证,各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环境会计的准则、指南及制度、标准,推进环境会计早日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规章和措施,如环境保护部门可根据其职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做出基础性规定,制定更严格的、可实际计算的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惩处条款,使环境会计有据可依;财政税收部门要有完善的对违反环境法规的罚款、加收税费等的规定,并要求会计认真记录、审计,出具审计意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等时,将企业、单位的环境保护会计记录及其审计结果作为必要的审核程序,加强金融控制,以此促进环境会计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优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披露会计信息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企业只有紧紧抓住这一趋势,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完成自我发展。企业内部因素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重要的影响,企业作为环境会计的主体,应加强环保管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正确的环保理念,这是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企业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内部资源与环境管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从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到实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环境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复杂多元化的产权关系,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被严格执行,绿色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参考文献:

[1] 谢晓峰.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影响和意义[J].会计师,2010(2).

[2] 李迎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1).

[3] 何晶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之友,2011(11).

上一篇:探究银行业的电子化发展 下一篇:假冒伪劣产品价格鉴定中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