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10-24 05:15:16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观察与护理

摘 要目的:使用心脏起搏器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增加病人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符合条件43例病人,配合医生治疗,合理护理。结果:43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结论: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心脏功能障碍有效而重要手段[1]。

关键词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置于心脏血管起搏电极向心肌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使心肌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收缩,以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采用该方法治疗具有不开胸,不全麻,创伤少等优点。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43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5岁(38~81岁)。房室传导阻滞18例,病态窦房结19例,心肌病3例,室颤2例。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或过快,全身乏力,晕厥等症状。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准备

根据医嘱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做好皮肤护理,备皮范围:双侧胸大肌及颈部、腋下,协助患者做好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常规、HIV、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胸片等。解释术后注意事项,训练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1.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2]。由于患者对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缺乏了解,常伴有紧张恐惧心理。针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患者心态,因人而异地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派发宣传单张,图文并茂资料容易让患者了解安装永久性起搏器过程,消除顾虑,向患者讲解安装起搏器意义、作用及优点等。使其正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安装起搏器患者术后

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72小时必须保证平卧或左侧卧位,因为起搏器术后早期由于电极刺激心内膜组织细胞水肿,过早活动可致电极移位或脱落,而72小时心肌内膜水肿消失,炎症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逐渐形成纤维包膜,此时电极嵌顿具有稳定性,再过于制约弊大于利,72小时后允许下床室内活动,同时指导患者上肢及肩关节适当运动,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2.2.2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

选择P波清晰导联了解是否有刺激信号与QRS的关系,感知和起搏如何,每日自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胸片检查,评估起搏器工作情况。

2.2.3切口护理

术后用0.5kg砂袋压迫伤口8~12h。术后次日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皮肤色泽,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血肿。如有血肿请医生进行局部穿刺抽去积血,并加压包扎[3]。术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2.2.4 并发症的观察

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胸闷、憋气胸痛等心脏穿孔等表现。监测生命体征,以尽早发现出血、感染、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 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有关起搏器治疗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使用年限,教会患者自己测脉搏,及时发现心率变化,若出现与起搏器设置次数

嘱患者远离高电压和强磁场地方,如电灼设备、变电站、核磁、理疗等。家庭电器一般不影响起搏器工作(除电磁炉)、如使用手机最好在安装起搏器对侧耳朵接听,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电器。

平时随身携带阿托品片剂,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有关参数、安置日期等)外出随身携带,并做好记录,本人姓名、年龄、住址、单位,便于发生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1] 姜全兰.植入永久起搏器护理.重庆医学.2007.6第36卷11期1109.

[2] 靳克.护士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1997.26(4).252.

[3] 覃数.人工起搏器系统感染的处理方式[J]. 重庆医学.2003.32(1).

上一篇: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护理 下一篇:颅底骨折并发鼻出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