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植物电子标本 激活高中生物课堂

时间:2022-10-24 05:02:33

巧用植物电子标本 激活高中生物课堂

【摘 要】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并运用植物电子标本,进行植物识别、探析校园生物现象等活动,逐步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电子标本;课堂;教学

在众多的生物学研究对象中,植物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课题。因为植物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中处处有植物的身影,当谈及植物方面的话题时,他们总能将生活经历侃侃而谈,甚或根据所读书籍提出深入的分析观点。同时,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也大篇幅的涉及到植物范畴,例如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等。基于此,教师有必要从身边的校园植物入手,通过学生耳濡目染的植物现象分析、材料实验和环保探讨等,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为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指明探究方向。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生命资源的呈现方式一直是困扰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展现不同时期、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植物资料来阐述生物学问题,但是又难以在一节课中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实体或植物标本。基于此,制作并使用电子标本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调用各种植物电子图片和文字注释教授知识,或者直接将电子标本图制作成教学课件,这将大大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进度。

1.制作电子标本,提供识别植物的参考依据

制作植物电子标本的途径丰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校园植物实景,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姿态、外观特征和生活条件,利用各种数码拍摄设备采录电子图片,并搜集文字解释各种现象的成因。此外,电子标本也可以记录各种植物实物标本,进行室内标本摄录和文字注解,拓展制作的广泛程度。在制作过程,教师不仅要先期准备图片,还要完成必要的图片加工和处理。教师可以网络搜集各种图片处理软件,对实物图片进行必要的光线、角度等方面的处理,还要将局部重要特征进行放大,把细微的形态呈现给学生。由于制作工作量较大,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应尤其关注以下制作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如实摄录植物的形态构造和生长地点。在摄录时,一般要先拍摄植物所处校区的位置,尤其记录标志性的建筑和土质、水质条件。如果校区范围跨度大,还需要利用仪器记载明确植物所处的经度和纬度,以便后人查证。对于植物实体,应该着重反映植物的各个器官和部位的生长状况,记录个别特异标志或异常生长姿态,并作详尽的记录。对于科名和种名有疑义的树种,应积极联系种植人员查证。

环保型原则,即标本数据制作时不能破坏植物的自然生长。在给植物拍照时,要选择成像清晰的设备,尽量远距离拍摄。如果必须进行微距拍摄,也要减少接触树体和器官,避免踩踏到植物的自然根系,尽可能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数据兼容性原则,即按照分类地位汇总植物的图文资料,便于网络交流。拍摄的植物图片应作适当的处理存储,如改变图片的格式,缩小图片文件的体积等等。把搜集和书写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在同一电脑目录,分科汇总成库,最后上传校园网络便于搜索。

2.演示电子标本,探析校园里的生物学现象

目前,校园植物的种类很多,尤以常绿和彩叶树种为主,譬如香樟就常被用于行道树木,而且四季常绿,观赏性很强。制作它们的电子标本时,应当凸显各时节的植物器官特征,这样,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观察植物茎叶等营养器官,也可选取不同时季的植物观察花果等生殖器官。同时,对于生长、发育、结果、落叶等生物现象,也可以有的放矢地列举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

例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中,由于不同植物部位的细胞形态各异,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首先调取植物电子标本中形态图片吸引学生关注,再利用反映组织细胞的标本图片进行分析。植物各部位细胞形态差异很大,如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正方形的分生组织细胞等等,通过展现其不同形态,让学生体验显微观察的乐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是真核还是原核细胞?最后共同总结细胞学说。整个教学流程,充分利用电子标本展示细胞的类别,把真核细胞中的共有结构一一列举,最后循着科学家的探索脚步,总结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使学生观察对比后突破重点知识。

3.运用电子标本库,促进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以往,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习惯于听教师列举各种生物特征,学习方法相对固定和被动。在多媒体课堂中,他们可以自由搜索电子标本库完成小组合作,围绕课本知识主动地找资料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热情和效率。

例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节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众多,学生如果只听教师讲一遍,则很难背诵该知识要点。教师在进行该内容的教学设计时,完全可以预设备选课题,提供电子标本库,由各小组自由讨论并展示。不少小组会以植物“个体”为例,用标本的电子资料展示器官、组织、细胞的实例说明微观结构层次。最后,教师介绍生物圈的概念,让学生把所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一一罗列,绘制成箭头图,完善课堂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搜索能力、交流展示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当然,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渗透生物相关的职业介绍,激发学生完成课后自主学习。例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植物的生长状况,对特定树种的栽培养护提出合理化建议。让他们课后调查并解决研究课题,更多地了解植物,爱护植物,为了校园更加和谐、美丽贡献出自己的才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实施策略 下一篇:关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其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