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的探究

时间:2022-10-24 04:35:43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的探究

一,当今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训练的缺乏

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在白纸黑字的各级各类试卷上,考无可考的口语交际内容消失了踪迹;即便有时为了应景,鲜活生动的口语交际也变成了面目可憎的僵尸般的身影。既然口语内容的考察境况如此这般,追求实效立竿见影的当今社会、讲究务实追逐考点热点的语文课堂怎能容得下“自说自话”的口语教学!悲哀啊!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汉语言的大海之中,随时随地进行着口语的交流与对话,还有必要再在语文教学任务繁重的课堂上费时费力地进行无用的口语训练吗?又不是英语,现实生活中缺乏运用的语境,除却巫山不是云,除了课堂还有甚?上述观点,在广大的师生中间颇有市场、相当典型地大面积地存在着。多么荒唐的论调啊。不错,随时随地满目所及皆是的语言环境确实是学习某种语言的天然良境,但是点滴磨练、粗朴反复地量的积累能替代千钧之力、即刻升华的质变吗?同样的,促使质变生成的大强度训练及升华之举也难以代替千锤百炼、日积月累的量变润泽。两者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缺一不可。目前英语、语文等语言类学科教学的现状就是该问题再好不过的注脚。

作为“听说读写”四门语文基本功之一的口语训练――“说”,起作用不可低估。他是核心“,写”自然是基础,“听”算是前提“,读”可看作是保证。四者结合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能力链条,不可割裂。形成了学生获取知识、储存知识、形成能力、再现知识、运用能力、完善知识、提高技能、养成良好态度情感的循环往复过程,进而成为孩子们终身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口语训练应遵循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大纲语),对小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是可行的,但小学尤其是刚入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形成开始,要从说一句完整的话,从简单的问答对话起步。这样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易于接受,“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大纲语),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即使是最简单的口语训练,也要规范。“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比如,让学生说“我家有几口人”到“我家有几口什么人”再到“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这样从说一句到说几句话再到一段话,逐步提高训练要求,再比如从简单的口语表达训练到模拟角色交际训练等。让学生的口语交际由能听会说提高到灵活、机智地待人处事,发展思维。

说话可以按照以下内容安排:1、由字扩词,用词说一句话,再围绕这句话说一段话。例如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菜。学生扩词买菜,再说一句话: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最后指导学生说一段话。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字或词,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2、由实物产生联想,引导学生说一段话。教师放一盆花在讲台上,要学生由此产生联想,然后说出来。有的说如何种花;有的说花的来历;有的说由这盆花产生的纠纷。这些实物必须是学生熟悉的,甚至是很喜欢的。如玩具,要求学生说出它的形状、颜色和各部位的特点和喜欢的原因。3、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先指导学生说单幅图,然后说多幅图。看图说话要教给学生方法,做到看――想――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小学语文课堂中听、说、读、写中四步骤的排序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门功课,为何非要厚此薄彼?即便非要排出个一二三四来,那也应是听、说重于读、写啊。毕竟口头沟通多与书面表达啊。就因为考试的缘故而本末倒置?难道生硬死板、不通人情的标点符号真的强过活灵活现、神形俱在的颐指气使?是该幡然悔悟的时候了,直面口语教学的现状,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严于解剖自我,加强自我业务学习,了解接受运用新的语言口语教学理论,勇于创新口语教学方式,扭住“说”这个牛鼻子,全面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

笔者试着做了如下尝试。从兴趣的养成入手,把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说话欲望激活。充分、及时地发现、肯定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从他们的说话交流中发掘闪光点,努力培养他们对口语训练的兴趣和自信心,坚决杜绝对孩子们的长处熟视无睹、置之不理、麻木不仁、漠然视之;或只看到他们口语交际训练中种种不足,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过度苛责,严重挫伤孩子们积极参加口语训练活动热情的行为“。九鼎之宝不敌一人之辩”“,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着眼于口才之于社会发展、个人事业巨大影响作用和通常人们对口才的狭隘认识,明确突出口语训练的目的性,以引起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的足够重视。

五、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口语交际训练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极强的思辨性。表面上看是一项语言活动,实际上也是一项极具独立性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极高的要求的同时,也不失为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高效途径。口语训练务须做到计划性强,时间先后如何确定,难易程度如何布置,训练内容如何安排,训练规律如何体现等等,都要时空皆宜,统筹安排。每一学期有每一学期各不相同的的内容,普通话规范、朗读、演讲、辩论……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低一步起点、多一点扶助、慢一点速度、细一点讲授,以质求胜,招招落在实处,拳拳不离目标。

口语训练的前提就是“听”,如何“听”、为何“听”“、听”什么“、听”的规律,这一切学生必须明确了然于胸。“读”“写”作为保证与基础,对会话能力的培养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息息相关,大有裨益,小瞧不得。

口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艰苦的努力,一蹴而就.一暴十寒是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语文工作的教师,更应高度重视,教师应该根据《大纲》要求抓好小学说话训练的最好实际,紧扣教耷才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艰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的实用人才。

上一篇: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