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级业务员一定要提拔为经理?

时间:2022-10-24 03:41:58

为什么超级业务员一定要提拔为经理?

每个成功的公司都有一批批、一代代销售精英。他们在基层业务员的岗位上,都曾创造出同辈望尘莫及的巅峰业绩。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几乎绝大多数销售精英都有一个将军梦。但另一个事实是,不是每个优秀的士兵都能当上或当好将军。把一个好士兵放在将军位置上,不但坑了一支军队,也害了一个好兵。

如何激励每一个业务员?如何正确地去选拔业务员?如何给优秀业务员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未来?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业务员管理四大顽症

程吉思汗

1 任人唯亲。

这是白手起家型家族企业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个体老板白手起家,每一分钱都来得极为不易,因此, “靠得住”自然成了其选拔人才的至高标准。谁最靠得住呢?当然是家里人了。所以,在这样的企业里,业务员提拔也成了亲属的专场了,或远亲、或近邻、或同乡等等。

当一个企业的业务员提拔,不是靠自身能力和市场表现,而是依靠亲情,那结果一定是优秀的业务员做事,亲信的业务员做官。做事的看不上做官的,做官的不能正确看待做事的,长此以往,优秀人才逐步流失,亲信人才逐步扩大。

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官僚家族企业,忠诚也就不忠了,企业也必然陷入混乱和自闭,最终失败。

2 溜须拍马。

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领导,他们最喜欢听好话,最喜欢手下殷勤,只要手下对自己好,对自己服务好,就喜欢,就重用。

领导出差时,有的业务员特别会来事,开车门、拎包、打雨伞、搬凳子、满脸笑、表忠心、搞崇拜、猛点头这八招,让领导很是受用。这样的业务员,工作不用心,对人特用心,当面很卖力,背后很惰性,对自己的领导哈巴狗,言必称老大,对自己的下面又张狂斥骂,毫不尊重。

这样的业务员是占很大比例的,他很会察言观色,也很善于伪装和表现自己,带有很强的双层心理和人格。有的领导也偏偏喜欢奴才而不是人才,导致这种赵高型人才大有市场,不断获得提拔,其他业务员也争相效仿,而企业上下也就形成这样一个风气,媚上欺下,人浮于事,最终导致企业陷入管理困境。

3 死板规范。

有的国际性企业,一切有规定,一切按标准,一切有程序,他们建立一套非常好的人才选拔模式和制度。一切按照模式和制度来套,合格的就提拔,不合格的就不管,不会去关心、关注和观察,更不会去深入了解实际。

这样的提拔机制是机械和死板的,通常是上面关心不到下面,下面看不到上面,有很多业务员提拔了,却是赵括似的纸上谈兵的人才,优秀的业务员提拔后成了平庸的销售经理。也有的业务员感觉提拔过于遥远或者有强大的时间压力。

这样,埋没了很多业务员,导致国际性企业成了一个人才培训中心,当业务员学到了规范操作的业务知识后,也就孔雀东南飞了。企业人才的流失,实际上也是企业人才管理的失败。

4 业绩至上。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似乎是一句至理名言。有的企业为了体现所谓的公平,在业务员提拔上,唯业绩论,只要业绩好,销量高,就直接提拔,而不考虑该业务员的综合素质或者实际管理能力。

战斗英雄未必是好的将军,游泳教练未必是游泳冠军。业绩至上的提拔方式在企业创业期或者发展早期也许有效,可以激励人奋勇前进,但当企业规范和上规模以后,这种提拔带来的是管理畸形。管理管理,除了能够将事情理顺以外,更多的是需要管,超级业务员业务能力固然强,管理能力却很难说。

前面这四种业务员的提拔方式都是错误的,尤其是前两种,这种错误一定会导致企业的失败,甚至一蹶不振或者破产。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错在选拔的方式过于简单,因此,需要纠正、优化、结合。

如何管好超级业务员

程吉思汗

前面讲过一个观点,业绩至上是错的,但业绩还是考评一个业务员的重要依据。简而言之,好业务员不一定要提拔,但提拔的人一定是从好的业务员中产生的。

在这里,我们将单兵作战能力强、业绩比一般业务员突出的业务员命名为超级业务员。超级业务员可分为两类。

1 不一定需要提拔,希望踏实工作,努力赚钱的超级业务员。

这一类人群主要是那些年纪大、学历低,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家庭生活问题。他们勤奋、认真、珍惜工作、很敬业,也很在乎个人的收入,同时,他们对自己的管理能力不自信,他们不愿意也不会去管理他人,但是他能够管好自己。

对这一类超级业务员,提拔反倒是赶鸭子上架害了他们,其实我们只需要做四点:

A 不断告诉他工作任务和要求,不断给他新的任务让他的工作充实饱和;

B 在工作中不断教他方法,不断培训技巧,不断鼓励和表扬他、肯定他;

C 强化绩效考核,工作量、业绩和收入挂钩,让他做有所得,得有所足;

D 让他当业务员的表率和典型,经常评选他当优秀业务标兵,树立榜样。

2 积极向上的,期待发展和被提拔的超级业务员。

这一类的超级业务员是主流,是业务员的主体,他们年轻、有活力、充满理想和追求,也很有上进心。对这一类超级业务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提拔体系,让他知道这个体系,而且通过这个体系在公正公平公开的环境下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这样五个部分:

A 建立业务员分级制度。

提拔是有限的,但在同一个层级上,可以设立多个不同的职级。如在业务员这个层级上,我们可以设立一、二、三、四、五级业务员,也可以称呼他们为代表、助理、协理、主管、主任等。

虽然他们在管理中工作的是同一样内容,虽然他们在工作中是向同一个上级负责,但是因为他们工作负责的内容、强度、重点不同,他们所担任的职级是不同的。当然,职级不同,待遇也就不同。

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工作岗位特色管理,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有回报。更重要的是,当超级业务员业绩明显而没有马上提拔的机会时,我们可以在职级上给他一个暂时的回报,让他一方面收入有所提高,一方面个人价值心理也得到满足。

B 建立超级业务员升级提拔的制度和规范。

建立了提拔制度后,应该每半年实行一次选拔,定期让业务员职级升级,鼓励先进。当然,业绩下降或者能力不足者要降级。在一定比例内执行升降级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塑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文化,让每一个人都有向上意识和危机意识。

升降级时,规定实现一定的业绩的人员可以参加评选,给超级业务员一个发展的机会和舞台。有了这些制度,超级业务员就能从体系上看到自己的未来、看到希望、看到机会。

C 建立超级业务员培训和沟通机

制。

一个超级业务员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因此,一个培训机制的好坏,决定了一支队伍里到底有多少超级业务员能成长为将军。

好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业务员如何做好事情的同时,也要培训他如何管好事、管好人,如何理解制度、完善制度和强化制度。平时要多和业务员沟通,传道授业解惑。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好的培训者。

在日常的培训中,切忌给超级业务员封官许诺。这种方式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在承诺无法兑现时对超级业务员带来极大伤害。

D 建立超级业务员提拔竞聘机制。

在所有的管理中,只要是主观意识决定的,就一定有偏差,只要是客观可衡量的,就是公平的。提拔也是一样,我们要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强化客观因素,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就能合情合理合规地提拔。其中,竞聘就是一个好办法。

建立竞聘标准,规定参加竞聘的超级业务员范围,在一定的范围内挑选人才;

建立竞聘流程,如书面总结、演讲、提问、评分和现场公布等;

建立竞聘考核方式,如业绩分数、总结分数、演讲分数、问题回答分数和领导评价分数等,让分数作为竞聘最重要的依据;

建立竞聘公开方式,标准和流程公开,打分依据公开,现场公布分数,公开保证了公平和公正。

E 建立超级业务员提拔后的辅导机制。

很多超级业务员在提拔后,自身工作角色经常调整不过来,依然常常亲力亲为,表现还是个超级业务员,甚至闹出辛苦他一个人、轻松所有手下的笑话。

因此,要建立辅导机制,帮助超级业务员进人管理状态。在提拔后三个月内,他的新上级应该保证每个星期对他进行一次沟通和辅导,针对他工作的计划、进度和日常管理提出改进意见,让他充分明白哪些是领导要求做的,哪些是手下应该做的,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从管理自己转化到管理自己和手下来。

案例:白象如何用兵

毛小民

河南白象食品集团是一家主营方便面的食品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不断引进人才,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不适合在管理岗位上或更高一层管理岗位上的优秀业务员和基层管理者。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最终流失了一批优秀的业务人员。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企业决策者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1 设置销售技术晋升路线。

一般来讲,企业的销售管理层级是;业务员――销售主管――销售经理――销售总监――销售副总。

而白象集团的销售技术晋升方案是与销售管理层级保持同步的。具备管理能力的销售人员可以走管理岗位晋升路线,而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以及与现有管理岗位的要求还有差距的,就走销售技术晋升路线,对应的岗位就是销售专员。

比如有销售主管岗位,就有对应的主管级专员;有销售经理岗位,就有经理级专员;有销售总监岗位,就有对应的总监级专员。一个管理岗位有几个级别,相对应的销售技术岗位就有几个级别,比如销售主管分三级,那么主管级专员也分三级。

专员级的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比较突出,就负责比较重要的市场或区域。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这些专员一般也作为管理者的助理在发挥作用,变相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所以,一旦这个专员所对应的管理者被辞退或离职,他就会立即顶上去做管理。要是他在管理岗位上达标,那么就进入管理岗位试用期,或直接成为管理者。如果他不达标,那么新的管理者到位后,他就回到专员的岗位上。这样一来,既确保了市场的稳定、平安过渡,又不至于对这个专员造成伤害。

在薪资待遇的设置上,由于不承担管理职能,专员相对同级管理岗位的工资、奖金、出差补助、通讯费就稍低了些,但是比其他非管理岗位和专员的人要高。

对业绩不错但(暂时)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业务人员来讲,毕竟有了自己相应的职务称呼和晋升路线,待遇也有了改善。同时,在担任专员期间,还有锻炼和学习以及成为管理者的机会。所以,无论面子、待遇还是前途,都有了可靠的保障。而且这些专员的存在,对管理者也形成了压力――如果不好好干,随时就有可能被人替代。

这样一来,整个销售团队就保持了相应的动力和压力,使白象的整体销售业绩一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

2 量才使用,调整岗位。

如果超级业务员不适合在销售管理岗位上工作,也可以根据他的特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后调到其他部门去工作。比如可以把他们调整到非从事管理的企划专员或市场专员岗位上。

某食品公司曾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业务员李某,在为公司开发省外空白市场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司在一次竞聘中就把他提拔到了销售经理的岗位上,但是李某当了销售经理后,无法胜任,让营销副总犯了难。

当时公司的货物配送工作经常出问题,而李某经常就公司的配送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营销副总就把他送到货物配送学习班去学习,回来后就让他替换了原来的配送经理。

结果,李某上任后,公司的配送工作大有改观,原来配送所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据知现在李某还在该公司担任配送经理。

3 从副职做起。

让超级业务人员从副职做起,一旦能力具备,则提拔到正职管理岗位,如果不能就在副职上待着。

某饲料企业在新年度规划中,扩大了原来区域经理所负责的市场范围,然后给他配备副职。那些管理能力不足或暂时管理能力不足的优秀业务员担任副经理,在经理的安排下工作。

经过这一调整,那些原来没有希望晋升的优秀业务员都打消了离职的念头,销售团队稳定了下来。一部分提升为副经理的业务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都逐步走向了经理岗位,而仍然不具备管理能力的副经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副经理的位置上认真工作。

上一篇:包场制10年走向穷途末路? 下一篇:一个玻璃杯引发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