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肥在蔬菜上的应用

时间:2022-10-24 03:35:18

微肥在蔬菜上的应用

随着蔬菜效益的提高,菜农大量施用复合肥,提高蔬菜产量,导致土壤营养失调,微量元素减少,从而破坏了蔬菜品质。微肥在蔬菜的应用已提上日程,微量元素在蔬菜体内虽含量不多,但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等方面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用微肥后,蔬菜不但增产,品质也会显著提高,各种病虫害明显减轻。然而,由于微肥用量极少,如何均匀施用成为困扰很多菜农的问题。有的菜农觉得肥料太少,根本没法用。有的菜农又加大了微肥的施用,不但造成了严重浪费,还对蔬菜产生了毒害。其实,微肥均匀施用不是很难的问题,只是菜农对微肥的了解较少而已,下面就对蔬菜缺乏微量元素的病症及微肥在蔬菜上的应用作以阐述。

1. 缺乏微量元素的病症

1.1缺铁。表现为缺绿症,开始时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保持绿色,以后完全失绿,有时一开始整个叶片就呈黄白色。因铁在体内移动性小,所以一般表现为新叶失绿,而老叶仍保持绿色。

1.2缺铜。缺铜时叶子尖端变白,边缘黄灰色,严重时不能抽穗。

1.3缺锰。病症从新叶开始。双子叶作物新叶的叶肉缺绿变黄,而叶脉仍为绿色;单子叶作物叶上出现灰斑或褐绿斑点,逐渐沿中脉和侧脉连成条状,严重时叶片失绿部分变灰色和坏死。

1.4缺锌。在叶片上出现斑点,逐渐叶片失绿,出现白芽病;生长后期,果穗缺粒秃尖。

1.5缺硼。表现为顶端生长受抑,侧芽萌发,枝叶丛生,叶片皱缩、歪曲、褪绿、萎蔫,花蕾脱落。蔬菜作物缺硼较为普遍,如萝卜会发生褐色心腐病,黄瓜中心会出现木化,番茄果实上会出现锈斑。

1.6缺钼。植株生长不良,株形矮小,叶脉间缺绿,或叶片扭曲。如番茄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形成白色和灰色斑点而枯落;甘蓝形成瘦长畸形叶片。

2. 微量元素的正确使用剂量。

2.1铁是叶绿素形成及光合作用所必需的。硫酸亚铁为常用品种,每亩土壤底施或追施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5%-0.3%。

2.2铜等可促进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参与氮和糖的代谢。主要有硫酸铜,另外还有氧化铜、含铜矿渣等。硫酸铜为常用铜肥,每亩土壤底施或追施0.8-1.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1%-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3克。

2.3 锰可调节体内氧化-还原状况。主要有硫酸锰,其次还有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每亩土壤底施或追施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4-8克。

2.4 锌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主要有硫酸锌,另外还有氧化锌、氮化锌等。硫酸锌为常用锌肥,土壤底施或追施每亩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2%-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1-3克。

2.5硼可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主要有硼砂、硼酸,其次还有硼镁肥等。硼砂、硼酸为常用硼肥,每亩土壤底施或追施0.5-0.7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1%-0.3%,浸种浓度0.01-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2-0.5克。

2.6钼可促进硝态氮的同化。主要有钼酸铵,其次还有钼酸钠、三氧化钼等。钼酸铵是常用的钼肥,每亩土壤底施或追施50-150克,喷施浓度0.01%-0.1%,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2-5克。

3. 缺乏微量元素的使用时期及次数。

3.1拌种或浸种时期使用。拌种按每公斤种子用锌肥5克或钼肥2~3克,用适量水溶解,用喷雾器喷在种子上,或将溶液与种子放在同一溶器中搅拌,晾干后播种。浸种可用0.02%~0.05%的硫酸锌或硼砂溶液。常用的是喷施,通常用0.1%~0.3%的7水硫酸锌或硼砂,0.1%~0.2%的硼酸,或0.05%~0.1%的钼酸铵溶液喷施两次以上。

3.2开花期喷施。喷施微肥的时期必须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不同的微肥品种而定,一般以开花的喷施为宜。一般亩施肥液40~70公斤,能使蔬菜茎叶沾湿为宜。叶片喷施一般用肥量较少,所以一次难以满足全部生长发育过程的需要。

3.3喷施次数。对一年生作物,在苗期至开花期每隔7~10天喷一次。一般应根据蔬菜生育期的长短,喷施2~4次为宜。为减少微肥在喷施过程中的损失,利于叶片吸收,应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到傍晚时喷施,这样可延长肥料溶液在蔬菜叶片上的滞留时间,有利于提高喷施效果。

另外,在与农药混合喷施时要考虑肥效、药效的双重效果。但需注意弄清肥料和农药的化学性质,防止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各种微肥一般不可与碱性肥料、碱性农药混喷,如微肥不可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合;锌肥不可与过磷酸钙混喷;铜肥不可与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喷。

(作者单位:161000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政府)

上一篇:稻瘟病预测预报调查结果分析前进农场现代农业... 下一篇:施乐健玉米健康作用配套示范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