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过往:百年与千年的对接

时间:2022-10-24 03:21:54

【摘要】翻看着关于这条铁路上关于建水的一切资料,我看得有些仓惶,我害怕回味那些抹不掉的痛,也许这些痛只是属于修建铁路的那些死去的人们,或者说是属于当时站在修建铁路上的那些劳工们...

滇越铁路——我已不知今天到底还有多少人仍记得这个名字,或者还有人说起它时,眼中总是闪着种种对那段历史回味的泪光。

滇越铁路——是世界上仅存的一条还在使用的米轨铁路。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中,法式建筑的黄墙红瓦早已斑驳,半开着的百叶窗已无昔日的风姿,哥胪士酒吧和高悬十字架的教堂早已变成农家堆粮的仓库……然而,在这条有着一百多年历史仍然鸣响着汽笛的钢铁之路上,究竟隐藏和淹没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建水,一个熟悉的名字。它是一个历经千年的古城,在这里,那些历史的喧哗早已慢慢退去,留下的只能作为一个名胜的遗迹罢了,但是在这里我们闭上眼仍能感受到曾经绽放的光彩。那些千年的过往,那些人,那些事,在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籍中静静的躺着。有人翻阅,它就成了辉煌,无人问津,也只能堆在那里当做一个摆设。

然而,人们记住了建水的千年的风华,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记得,穿越这里的那条个碧石铁路,依旧静静的躺在这里。个碧石铁路本不属于滇越铁路,但却是滇越铁路催生出来的中国第一条、也是惟一的一条民营铁路。

滇越铁路开通不久,当地的商贾们见火车运输能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便云贵总督李经羲要求修建一条铁路连通碧色寨、鸡街、个旧,并延至建水、石屏。因而在滇越铁路的历史中,建水也留下了一个名字。在这个站上,建水的千年历史风情随着这开放的铁路,在铁轨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把建水真正的摆在了世界的面前。

翻看着关于这条铁路上关于建水的一切资料,我看得有些仓惶,我害怕回味那些抹不掉的痛,也许这些痛只是属于修建铁路的那些死去的人们,或者说是属于当时站在修建铁路上的那些劳工们。但是看着静躺在这里的铁路,我们没有能力为它写一首闻名世界的诗,我更没有能力发动所有人一起把这条铁路当做我们所有人的遗产,一起去爱护它,把关于它的真实摆在世人面前。

于坚曾说过:“滇越铁路与别的铁路不同,它有一种超凡气质,别的铁路你永远都是乘客,但滇越铁路,却有可能使你成为一位诗人。”从这里开始,我们去寻找我们心中的那首诗。

从云南建水西去15公里左右,穿过一片片水田,一条条路,再跨过一道小的石桥,便进入滇南古村落团山村蜿蜒的土石道。这里,也是个碧石铁路上建筑非常有特色的一个站,然而,在前些年,这个站被拆除了。在这里,没有喧闹的大街,没有匆匆的行人,只有在大树下懒洋洋晒着太阳、吸着水烟筒的老人,因看到陌生人而突然停止嬉闹、像看外星人一样惊诧的孩子们,背着金黄色的稻草姗姗而来、擦肩而过的农妇,聚在门楼不远处的石台上、闲坐聊天的村民。

村子坐落在一处山坡上,村里的房屋一律坐东朝西走向,青石板路在成片的古旧房屋之间蜿蜒向前。村子的脚下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河岸上,是营运了100多年的滇越铁路。上个世纪给团山村带来过繁荣的这条铁路如今已不再繁忙,但它依然屹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着那些年的历史,也仿佛在思索着未来的命运。

历史记载,距今600年的明朝时期,一个名叫张福的江西商人经过团山村,见团山“山川毓秀、风俗醇美、形式耸拔、众山环拱、甲于全滇”,心中大喜,当即决定在团山定居。之后,张福在这里娶妻生子,并以“百忍家风”为训,世代相传。至今,团山村80%以上的村民都姓张。600多年来,团山村的张姓族人与村子里的原住民——彝族和睦相处,文化交融。

明朝末年,团山村曾经显赫一方。现在的团山村,大体的轮廓就是在那时候形成的,保存至今的寨门、宗祠和寺庙,就是当时村子显赫的物证。这个村子大多姓张,以前这里的人大多有钱,于是当滇越铁路的复线个(临)碧石铁路修到建水时,这个村子的人出重金入股,为的是要铁路往村门口通过。

20世纪初,滇越铁路开通后,原本为盐商的团山村张氏族人改了行,从事采矿业。他们经营着数十个商号,通过滇越铁路,把矿石运出去,远至上海、香港、东南亚等地,获得了巨额财富。这些商人回到团山村后,大兴土木,精心打造自己的宅院,显示富贵的身份,“院”就是在那个时期建成的。

600多年过去,这里依旧一派古色古香。几个世纪的变迁,这里留下的十分少见的旧式民居依然存在着。民居,是这座村庄的独特之处。村里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大量富有特色的清末民初建筑。院、四寨门、上庙、下庙、私塾、张氏祠堂等,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团山村的不同方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院”,包括张家花园、皇恩府、将军第、营长府等,均是深宅大院,其中张家花园占地面积达到了1万多平方米。2003年,团山古民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

“无论从历史、人文、建筑、美学、宗教,还是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团山村保留的民居群落和宗祠、寺庙,都能令不同天赋、教育、地域、宗教、民族、性别、政治的人由衷地称奇叹服。”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的专家如是评价团山村的历史遗迹。

拥有如此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团山村令人羡慕,也令人向往。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想一睹团山古民居的风貌。

接着回到建水,从朱家花园开始,这座花园位于县城建新街,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住宅和祠堂两部分,为“纵三横四”的“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四小天井”的建水典型民居建筑,庭院厅、堂布置精美,古色古香,共计有大小天井42个。大花厅上悬挂的门额牌匾“中将弟”,院内楼、台、榭,小桥、流水,花草树木,亭台楼榭,异常奢华。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占地面积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建水燕子洞位于建水县以东20余公里的泸江河谷中。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景观著称于世。洞外古树名木于绝壁陡崖之间,3万多平方米的自然林地,枝繁叶茂,有数十种鸟栖息。洞内外岩壁上巢居着数十万只白腰雨燕,燕子洞因此得名。每年春夏期间,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数十万燕子出没其间,呢喃之声不绝于耳,燕声和着水声,在洞内共鸣,汇成一曲声震山谷的溶洞交响乐。

在建水古城,你可以徘徊在一条条曲曲折折的小巷里,青石悠悠的小路上,留下浅浅深深的足印,远古历史的繁星梦影,于幽幽小巷深处纷沓而来;在建水城外的那些秀丽奇景中,你也可以览尽不同特色的民族风味和奇特秀景。从建水的各个角度出发,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滇南的一片秀色。在这里,阅读建水那些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品味滇越铁路上的百年沧桑,让你在百年与千年之间完成一次记忆的对接

上一篇:基于图像增强技术的直方图算法探析 下一篇:设施西瓜栽培新技术在北京地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