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时间:2022-10-24 02:43:05

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商业信誉得到了普遍提升,企业为赢得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采用信用销售,但信用销售在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应收账款风险。本文从应收账款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入手,分析了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策略,希望对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 风险成因 风险管理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内涵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是商业信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应收账款风险是企业不能够及时和足额的收回应收账款而造成的潜在的和实际的损失。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就越高。因此,对应收账款还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应收账款不断增加,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使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以大量举债为生。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也使企业迈向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二)现款回收率低,造成坏账损失

企业在进行产品赊销中,应收账款金额并没有形成企业真实的现金收入。当购货方一旦发生财务困境或者有意拖延货款,很可能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变成坏账,形成坏账损失,最终降低销售利润,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时,如果企业资金的周转困难,还有可能导致资金短缺,最终造成破产。

(三)以物易物相互抵账,成本上升效益下滑

以物易物相互抵账来清理应收账款实属企业间的无奈之举,多数以物抵债的价格都在高出当前市场价格的40%以上。抵回的实物,企业一方面再以高价抵出,另一方面则根据需要用于生产或以当前市价赔款销售,其结果是企业获取了维持基本生产所需资金,但承担了巨额损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局面。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缺乏应收账款管理意识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面,没有建立相关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也没有额外设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另外,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业务量,但没有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考虑在内,员工为提高销售量,而盲目的进行赊销,导致了应收账款数额不断增加,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二)企业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

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缺乏有效地管理,没有明确具体由哪个部门管理应收账款。另外,有的企业会计不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核算,财务记账管理居于表面形式,对于应收账款的数额,没有认真与业务部和客户进行核对,导致买卖双方应收账款数额的不一致,给应收账款的回收带来很大风险。此外,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形成的坏账审计监督力度不够,最终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阻力。

(三)没有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

在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处在摸索期,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相对于银行、证券等信用管理单位,企业的信用管理则很少进行。处在初创期的企业往往不重视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等级分析,在销售过程中不对付款人的资信情况深入调查,也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只是盲目的采取赊销策略扩大销售。一旦对方发生财务困境或者有意拖延货款,很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企业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内控环境,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内控环境建设首先,企业的管理层应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同时培养销售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真正了解应收账款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损失。其次,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尤其是财务部和销售部之间需要经常沟通,财务部要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协助销售部做到事中控制。同时,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及时通知销售部门,并定期进行核查,确保应收账款的到期收回。最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应收账款核算的监督,对会计部门及销售部门实施控制,有效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二)建立客户信用评价制度,重视信用调查

企业应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客户信用评价制度。首先,对老客户,要及时更新信用档案,完善信用记录。对新客户要先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然后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如果企业不重视对客户的信用评价,为了提高销售利润,大量赊销,很容易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在赊销前,应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根据信用评价等级,并在管理者授权批准后方可进行赊销行为。另外,对于已经提供信用状况的老客户,企业还应及时了解其信用状况的变化。在对方财务出现状况、经营业绩不佳时,应尽快调整赊销额度,或停止对其赊销行为,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三)运用信用管理软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企业可以尝试利用电子平台,应用信息管理软件与企业的ERP系统结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将新老客户信用信息及购货信息整合到一起,并根据业务变化及时更新信息。对于销售发票、销售合同、赊销额度、回收期限等资料分别整合到企业的数据库中,为企业的产品赊销,提供事前的信用控制,提高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在信息化系统下,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该系统可以根据赊销合同及应收账款的回收到期时间,提前对财务部及销售部给予预警提示,有利于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督促应收账款回收,最大限度减少坏账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军.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现代商业,2013(7)

[2]王巧玲.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思考[J].河北企业,2013(1)

上一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相关会计处理 下一篇:抽油机呼吸机油检测系统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