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时间:2022-10-24 02:12:07

浅议“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摘要:“营改增”税制改革自2012年1月1日起从上海试点开始,目前正向全国范围内推广。随着新税制的实行,外贸企业如何趋利避害,无疑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阐述了外贸企业特点基础上,分析了“营改增”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有利于外贸企业更好地适应税制改革。

关键词:营改增 外贸企业 税负变化 劳务出口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从2012年1月1日起进行试点。营改增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消除营业税和增值税的重复征税以及营业税自身的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延长增值税抵扣链条、防止税款流失;促进服务业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完善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提高我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对外贸企业来说,这项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政策改革带来的机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取得长远发展,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外贸企业的特点

(一)外贸企业的定义

外贸企业是指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独立从事商品及劳务进出口业务的商业企业。

(二)外贸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在我国的建国初期,外贸企业在繁荣经济、优化市场结构、促进行业发展、积累外汇资金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贸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加强与国际经济体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三)外贸企业与其他商贸企业的区别

外贸企业与普通商贸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所经营的商品或劳务通过在海关口岸申报后,出口到中国境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以人民币之外的外汇结算,税收上享受出口免税或退税政策。根据商品不同,国家规定的退税率不同,从5%到17%不等。因此,外贸企业出口销售大部分商品不仅出口免税,还可以享受到国内采购环节增值税的部分或全部退还,以此达到鼓励相关商品和服务出口、扶持相关行业发展的目的。

二、营改增前后外贸企业税务处理的变化

(一)劳务出口可以退税

税制改革后,国家对外贸企业商品出口的退税政策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劳务出口开始执行“免抵退税”政策,即对提供服务的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且对提供服务对应的外购业务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税。而在税改之前,对国际运输服务及离岸外包服务,按照原营业税相关规定实行免税政策,即对提供服务的销售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对提供服务对应的外购业务所含增值税,不得作进项税额抵扣而应计入成本。

(二)国内物流费用抵扣率提高,抵扣额增加

税改之前,与出口相关的国内物流费用按承运单位开具的“交通运输业发票按7%的税率进行抵扣,计算公式为:运费/(1+7%)*7%。税改之后,承运单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票面不含税金额的11%计算可抵扣税额。很明显,随着抵扣率的提高,可抵扣税额大大增加,这无疑会减轻外贸企业的国内运输成本。

(三)部分现代服务业亦可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

与出口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报关服务、港口理货费用费等,在税改之前是由报关行或者货代公司开具地税部门监制的《国际货物运输业专用发票》,开具方据此向地税部门缴纳营业税;受票方直接将全部金额计入当期费用。税改后,相关费用由报关行或货代公司全部开具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外贸企业可以据此进行抵扣。

另外,中介机构的鉴证、咨询服务也纳入营改增范围,外贸企业在接受这些行业的服务时,所支出的服务费也能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

三、税制改革对外贸企业的有利影响及不利之处

(一)有利影响

1、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加

税改之后,除国内物流费用进项税额抵扣率由7%增加到11%外,原来不能进行抵扣的货代、报关行、租赁及鉴证咨询等服务均可以按6%的税率进行抵扣,可抵扣税额明显增加,增值税税负明显降低,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营利润。

2、出口劳务可以退税

税改对外贸企业的另一利好是:出口劳务可以办理免抵退税。据报道,截止2012年6月11日止,上海市已办理应税服务出口退税1651万元。由此可见,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税改政策中获益。

(二)不利之处

1、销项不足,导致进项税额浪费,同时所得税额增加

众所周知,目前各外贸企业最大的特点是:重外贸、轻内销。很多外贸企业采用的是纯外销模式:国内采购商品、发运出口。由于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内销业务,那么在税改之后,就会出现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没有足够多的销项税额可以抵减,企业累积的留抵税额会越来越大。原来可以作为费用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金额,现在要作为留抵税额,因此,不仅增值税的减税效应达不到,反而会增加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2、没有劳务出口业务,不能享受退税政策

税改之后,劳务出口和商品出口一样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但是目前还是有相当多的企业主要在从事商品的进出口,而极少接触劳务的国际贸易。很明显,这部分企业就无法享受到税改政策带来的劳务出口退税优惠。

四、外贸企业如何应对税制改革

(一)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国内销售

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若企业固守旧有的业务方式,单纯从事国际业务,恐怕很难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生存并发展壮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打破原来的思维模式,开拓国内市场,在发展国际贸易的前提下同时进行国内贸易。这样,不仅不会完全受到国际市场的牵制,增加销售渠道,同时能够享受到税制改革带来的好处,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多种税负,使利润最大化,股东收益最大化。

(二)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争取获得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

因为税制改革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普及到全国及所有行业,同时还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导致外贸企业合作的物流企业及其他服务型企业有的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有的则无法提供,所以,在业务操作时,应尽量选择有资质、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进行合作,以使外贸企业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税制改革带来的减税效应。

(三)开发多样化贸易方式,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国际货物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发展水平己成为衡量一国(地区)对外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增长热点。发展服务贸易,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企业的发展方向,改进经济发展格局,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使企业充分享受到税制改革的好处。

五、结束语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影响和国际市场的巨大变化,外贸行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进入低速增长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对外贸企业的税收处理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外贸企业与其他商贸企业的区别,分析了税制改革前后外贸企业税务处理的变化及对税改对外贸企业税收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通过这些措施,外贸企业能够加快转型升级步代,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企业必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杰长,管永昊.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意义及其配套措施。中国流通经济,2012(3):20-24

[2]杨志勇.大势所趋下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资本市场:18-19

[3]杨亚西,杨波,程鹏.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证券期货,2012(07):185-186

[4]贾康.为何我国营业税要改征增值税。财会研究,2012(1):25

[5]赵飞.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商业经济,2012(6):94

[6]李秀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影响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2(14):142-143

上一篇:抽油机呼吸机油检测系统改造研究 下一篇: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