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本服装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

时间:2022-10-24 01:03:14

解读日本服装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

【摘 要】为了了解日本服装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我通过阅读大量文章资料以及查阅并观看了大量他们的设计作品,最终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能够在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

【关键词】日本;服装设计师;国际舞台;成功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设计师与潮流逆向而行,他们的设计独具一格,并且在强大的西方设计体系掀起了日本设计新浪潮。在短短的30年间,日本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上从不起眼甚至遭遇冷漠对待到最终的大名鼎鼎并引起狂热追逐。同时,东京也因此跻身世界级时尚之都的行列,这些成功不得不归功于日本设计师的设计哲学与执著精神。

说到日本的服装设计,他们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兼容并蓄,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日本服装设计师品牌在遭遇西方品牌竞争时能超越西方品牌。与欧美设计师相比,日本设计师更尊崇内心,用夸张的视觉效果来表达独特地设计哲学。以时装设计为例,1981年,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以黑色、奔放、宽松的形象强调时装本身个性亮相巴黎时装周时,时装只是一个零件,不论裁剪工艺还是色彩运用,都为打造女性优雅气质服务。他们的设计遭到当时时装评论界的批评与不解,被认为既不性感,也不高雅,线条松垮,色彩暗淡,完全不搭调,川久保玲著名的“乞丐装”更被称为时装界的灾难。登上巴黎时装周五年后,人们才开始理解赞扬他们的设计风格,抗拒主流文化的时髦人士,迅速爱上这些蕴涵哲学思想和小众色彩的设计。

日本设计的执着精神,是日本设计师的共性,也是日本设计取得世界设计体系认可的重要原因。面对时装评论界的批评与不解,三宅一生若是没有执着于“一块布”的设计理念,对西方经典剪裁方式进行挑战,高田贤三若是没有执著于以自然与人的和谐配色方式,反省着自工业时代以来无限强调人本位的思潮,川久保玲若是没有执著于对服装功能性结构的破坏与再创造,颠覆了西方对时装最基本的定义,山本耀司若是没有执著的坚持自己与潮流逆向而行的独特设计理念,那么日本设计将黯然寡味。

东方传统设计与现在设计的交叉演绎是对日本设计的最好概括,也是日本设计师的共同特性。日本设计即可以静、虚、空灵,也可以繁复多变,既可以严肃又可以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实用的一面。西方的着装观念往往是用紧身的衣裙来体现女性优美的曲线,而以山本耀司、小筱顺子为代表的日本设计师,没有否定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而是以和服为基础,从传统日本服饰中吸取美的灵感,传统裁剪工艺在时装中的应用时日本对和服文化的肯定与再创作,带有东方文化韵味的现在设计,令日本设计独具一格。

其实谈到日本服装设计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纺织产业对设计师的影响。日本设计师被世界所公认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是在于日本的纺织产业基础。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日本本国不生产纺织品的话,日本设计师不可能受到如此高的瞩目。

虽然欧洲人常常把日本的设计师称为前卫主义者,但并不是说日本人是以"奇特"来显示自己的,只是在欧美人的眼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感性本身就是异种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感受成前卫的设计了。最近,也有不少欧洲的设计师采用日本产的面料,特别是想要与其他设计师的设计拉开差距的话,选用日本的面料会是一个好方法。

另外,日本的服装企业在缝纫和检验方面彻底的品质管理,在国外一直享有很高的评价。曾有日本服装企业对于其在意大利加工的产品进行品检后,作出半数以上产品不合格的判定。其实意大利的服装生产注重服装穿着后的感觉,而日本则注重细节部分,1000件衬衫的袖长不出1毫米差错的是日本的品质,然而对于几英寸的差错都不以为然的则是意大利。但是,意大利人的辩解是,1000个人的手臂长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购买服装之前,终归是要试装的,所以有些乱寸的话根本不是问题。这也完全是有说服力的,日本的品质管理经常被指责过于苛刻,这本身也就是各国文化的差异。

正是因为有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以才有在服装设计上的差异。日本设计师在欧洲得到赏识,是由于他们的设计风格在本质上不同于欧洲设计师,是完全无法模仿的独自性得到了评价。但是,这种设计终究无法真正取代欧洲设计师在欧洲服装界的主流地位,只可以说成是一种在设计上的出轨行为。可以说在设计风格上,强调"休日本化"的论调,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也有意见表示应与欧洲设计师站在同一舞台上竞争,但是,这种意见本身就是从欧洲时尚文化的立场上出发的。真正想要理解欧洲时尚文化的话,就必须理解墓督教文化,必须要了解西方服装史,身份制度,人体美意识,礼节和习惯,以及整个欧洲生活样式。然而即使是完全了解这一切,要创作出比欧洲人更优秀的作品也是很难的。所以在我个人认为,如果只是想追赶欧洲设计水平的话,那日本人的设计永远只能停留在欧洲的B级水平。因此,作为日本设计师,不得不既在设计中保持日本固有文化,又同时向世界级的标准挑战。幸运的是,日本的浮世绘和陶瓷器早在19世纪初就在欧洲受到很高的评价。

总而言之,日本服装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最终还是要归功于这些优秀的设计师。是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设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例如三宅一生,他的时装一直以无结构模式进行设计,摆脱了西方传统的造型模式,掰开、揉碎,再组合,形成惊人奇突的构造,同时又具有宽泛、雍容的内涵,所以他的作品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在服装材料的运用上,三宅一生也改变了高及时装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洁的定式,以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被称为“百料魔术师”。早在80年代初,三宅一生就以三宅褶皱主题推出系列时装,并以此跻身于巴黎时装舞台。他似乎一直独立于欧美的高级时装之外,他的创新思想几乎可以与整个西方服装设计界相抗衡。欧洲服装设计的传统向来强调感官刺激,追求夸张的人体线条,丰胸束腰翘臀,不注重服装的功能性,而三宅一生则另辟蹊径,重新寻找时装生命力的源头,从东方服饰文化与哲学观照中探求全新的服装功能、装饰与形式之美。并设计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服装,既蔑视传统、舒畅飘逸、尊重穿着者的个性,使身体得到最大自由的服装。同时日本顶级设计师还包括山本耀司,他是世界服装日本新浪潮设计师和新掌门人。他是八十年代闯入巴黎时装舞台的先锋派人物之一,与三宅一生、川久保玲一起把西方式的建筑风格设计与日本服饰传统结合起来,使服装不仅作为躯体覆盖物,更成为着装者、身体与设计师精神意韵三者交流的纽带。西方的着装观念往往是用紧身的衣裙来体现女性优美的曲线,山本则以和服为基础,借以层叠、悬垂等手段形成一种非固定结构的着装概念。以上几位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东方传统的精髓在于注重平衡,这是远远地超出了时装和形象之外的智慧。而日本设计师正是这样执著的与瞬息万变的时装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看来日本设计师都好似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但是仔细分析后我们能发现其实他们的设计都拥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坚持打破西方设计界的固有设计风格,使服装不再像西方设计那样追求夸张的人体曲线,同时也使人们从复杂繁琐的服装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的设计使穿着者感到轻松、自在,同时又富有个性。不光是在形式上拥有这些特点,日本设计师们还在精神上秉承日本传统的文化,使东方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因为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所以使得日本服装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

上一篇:蒙辽交界地区夏商时期覆扣墓葬i的发现与研究综... 下一篇:简约与丰盈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