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风琴吹进新农村初中音乐课堂

时间:2022-10-24 11:58:28

让口风琴吹进新农村初中音乐课堂

新农村初中学生由于缺少家庭音乐氛围,加上音乐基础教育缺失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音乐课程的正常学习。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上想办法下功夫,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发挥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的领域。”在近几年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新农村初中生的特点,笔者尝试着将口风琴教学引入学校,充实、丰富了音乐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单纯唱歌听曲的课堂面貌,使得音乐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口风琴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累了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体验,为学好音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兴趣爱好为动力,以琴激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口风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等各种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器演奏,领略到吹口风琴时的欢乐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示范演奏,激发兴趣

接触口风琴初始,学生普遍会表现出很大的新鲜感,产生进一步探索的需求,教师应抓住这有利时机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以琴导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开学初了解到绝大多数孩子缺乏最基础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对音乐的渴望和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非常喜欢接触和学习音乐,并十分乐意为之付出努力。

根据初中生易感动、善激情的特点,笔者决定借助口风琴的声音魅力,上好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堂音乐课。笔者请来了高年级兴趣小组的几位学生,用口风琴先后演奏了《土耳其进行曲》和《友谊地久天长》两首曲子。当激情活泼的、带有进行曲风格的土耳其音乐和抒情优美夹带着忧郁的友谊颂歌响起时,学生一个个闪烁着惊讶和欢喜的眼神,有的轻声感叹:“要是我也能吹出这么美妙的声音,那可太幸福了。”看着他们天真的表情和渴求的眼神,笔者顿时信心满满,觉得让他们通过口风琴这件乐器去遨游音乐海洋是切实可行的。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后,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亲自摸一摸,吹一吹口风琴。当笔者问到“你们喜欢口风琴吗?想学吗?”学生纷纷用力地点着头,脸上洋溢着无法压抑的兴奋。笔者暗自欢喜,将用小小的口风琴和学生一起叩响音乐殿堂的大门。

2.情景游戏,保持兴趣

在口风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领略到乐器演奏时的欢乐,在美的享受中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新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乐器,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音乐知识学习,音乐基础很差。对于这些孩子,如教师采用专业器乐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一味地进行手型、指法等技能技巧训练,只会使他们很快对口风琴失去好奇心,简单机械的重复更会熄灭他们学习的欲望之火。教学中,教师应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借助琴声的魅力分散难度,通过口诀和各种游戏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掌握吹奏的各种技能、技巧。

面对学生连基本的音符、音阶、节奏、音准都不清楚的现状,笔者决定他们补上这一课。经过再三思考,笔者毅然放弃了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尝试着让学生借助口风琴进行学习。音符的认识上,首先放弃了相对复杂难学的五线谱,通过对儿童歌曲《哆唻咪》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并记住了简谱中的七个音符。“手中握个圆鸡蛋,一根手指一个键”,在正确示范的引导下,学生很快能用比较规范的手势在口风琴上找出1、2、3、4、5这五个音的位置。“深深闻花花正香,轻轻吹烛烛不灭”,结合口诀通过几次练习,学生亦能把气息控制得均匀平稳。在学生初步掌握后,笔者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对这一基本技能进行巩固:教师报出一个音,学生在琴上用相应的手指弹出这个音符。由慢到快,再由师报生弹到学生互报,学生乐此不彼,很快就熟悉了这些常用音符,同时也掌握了口风琴演奏的基本手型。

二、音乐审美为核心,以琴导情

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音乐课堂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阵地。音乐课要把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使音乐教育成为师生共同发现享受音乐美、创造再现音乐美的过程。教师在口风琴教学内容的处理中,同样必须紧紧把握学生的情感,让音乐通过琴声得以体现,引发共鸣,从而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1.享受音乐,感染情绪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是构成曲调的重要要素。在节奏的认识上,笔者告诉学生:四分音符X可以看作我们平时的“走”,那X X X X便是“走 走 走 走”;八分音符XX是“快走”,XX XX就是“快走 快走”;十六分音符XXXX那便成了“跑跑跑跑”;前十六分音符XXX是我们小时候玩“骑马”的“嘚咯驾嘚咯驾”……认识了各种节奏符号以后,我们便开始玩“拍节奏接龙游戏”:每个同学选择两个节奏符号用拍手的形式表达出来,一个接一个顺次进行,接不上的就唱一遍音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认识了节奏、熟悉了节奏,并能尝试着运用符号表现简单的节奏。为了进一步巩固,笔者请一位学生自主编一个节奏组合,并用肢体动作表示出来,如选了X X XX X的节奏,便做出“走 走 快走 走”的走路步伐,其余的孩子在口风琴中用一个音如5吹奏此节奏。再依次进行,若后一个学生选“走 快跑 走 快跑”的节奏,则口风琴可选择另一个音吹奏,如“3 33 3 33”……

这样接龙下来,几个节奏组合结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旋律,若同样的节奏是由口风琴的几个不同的音奏出那便是简单的和声了。游戏中学生乐此不彼,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大量训练,即练习了手型又熟悉了旋律,音乐节奏感也增强了不少。从单个节奏到节奏组,从单个音到和声小曲,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奇,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节奏的编创中学生感受到了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打开了思维,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认识到自己在音乐上的进步,也就自然地喜爱上了音乐。

2.运用音乐,表达情感

音乐是情感艺术,能够触动和抒发人的情感,它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按下你内心深处的琴键。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教师不要作过多的介绍和讲解,不要总是试图诠释音乐。不妨用琴声创设审美情境,渲染艺术氛围,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美感,陶冶情操。

记得有一次,课前无意间听到有学生说今天是倩倩同学的生日,笔者灵机一动,临时改变了原定的学习进程,迅速地在黑板上写下了《祝你生日快乐》的简谱并记上指法。此时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能直接吹奏简单的旋律,随着笔者的手势挥动,琴声分二声部同时响起,教室里顿时流淌着轻柔而丰满的旋律。笔者拿起话筒轻轻地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缓缓地来到倩倩的身边,牵起了她的手来到讲台。倩倩的眼眶盈满泪水,和着琴声动情地哼唱起来,学生微笑着看着倩倩,更深情地吹奏着。琴声在教室久久萦绕回荡,学生用音乐传递着对同伴的情与祝福,用琴声阐述着对音乐的理解。此刻的他们已真正地爱上了口风琴,爱上了这能表达心绪、传递情爱的音乐。

三、面向全体为目标,以琴促行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收益,是学生应有的基本权利,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切实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1.营造氛围,全体演奏

为了营造学口风琴、吹口风琴的校园氛围,为了能让学生个个拥有学习口风琴的机会,学校给每个学生购置了口风琴,并倡导“五分钟晨曲”活动,在每天晨操后全校一起吹奏校歌,国歌等歌曲。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口风琴比赛和交流,以班级为单位参加表演,学生为赢得班级荣誉力求演出成功,自然加强了练习。在国庆、元旦等节日联欢会上安排一定量的口风琴合奏表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者音乐平时成绩可适当加分,获奖的更可以音乐免试且总评成绩为优秀。这些政策尤其受到处于变声期男孩的欢迎,一次演出后学生金佳豪跑来对笔者说:“老师,谢谢你!口风琴让五音不全的我获得了音乐成绩优秀。”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以集体演奏的形式进行口风琴练习,让一部分吹得不太好的学生在合奏中克服了自卑感大胆吹奏,一段时间下来技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教师的带动及学校的支持下,“人人吹琴,人人学音乐”的格局逐渐形成。课余饭后,时常能看到孩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凑在一起,拿出心爱的口风琴开始吹奏。长期的练习难免有些枯燥和乏味,每逢天气适宜,笔者便会带领学生离开教室,在校园里寻一方僻静的草地,大家围成一圈席地而坐,举行小小的音乐沙龙或是简短的竞技比赛。学生从最初的腼腆扭捏逐渐到现在的坦然镇定,一个个踊跃地表现自己,独奏的居多,也有三五个合奏的,甚至还有邀请同学伴舞的。笔者乐于欣赏学生的自娱自乐,也乐于看到这小小口风琴给他们带来的音乐享受。

2.创设机会,全体表演

初中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而口风琴是键盘与吹奏相融合的乐器,正是一件非常适合学生表现的乐器,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会设置“自我展现”和“即兴演奏”等环节,课前五分钟的个人展示,为孩子搭建了个人表现平台。课堂上笔者能发现吹得好的学生让其进行示范演奏,让孩子能得到及时肯定和鼓励。可课堂时间有限,短短的几分钟里,往往只有一个学生能够获得表演机会,学生的点评交流更为有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有充分的演奏、欣赏、交流的机会,笔者提倡学生以“小乐队”的形式进行小集体演奏。丰富的声部、立体的音响令学生耳目一新,克服了口风琴音色单薄的缺点,让学生感受到了合奏音乐之美。

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交往互动增多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自然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学校开展的班级特色展示活动中,口风琴更是给那些平时很难登台的孩子创造了一个表演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虽然只是简单的乐曲演奏,可他们还是那样的认真和投入。这小小的乐器让学生找回了自信,简单的表演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精神抖擞的学生让笔者看到了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口风琴教学的开展大大增强了音乐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并维持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起了学生与音乐沟通的桥梁。琴声使孩子享受音乐感受音乐之美,使学生能直接进入音乐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

上一篇:浅析音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软化教学 活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