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浅析

时间:2022-10-24 11:26:11

“90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浅析

摘 要: 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究竟是更需要专业心理辅导,还是需要足够的爱心、关心让他们自我引导,甚至需要给予挫折和打击,锻炼承受能力,这些问题是无法准确界定评判的。更重要的是,目前,辅导员应该担任怎样的角色,肩负怎样的责任?专业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介入中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探讨学生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的特殊地位,有利于探索心理突发事件中有效的“非常手段”。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 学生工作 辅导员工作

“90后”大学生与以往的学生相比,成长环境较为优越,个性大都鲜明突出,经历的生活挫折、磨难较少,进入大学独自生活后,心理问题逐步显现。近年来,大学中自杀率、抑郁休学等突出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大学生心理健康更加受到关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1]。

一、“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很多人都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是“啃老族”、“蚁族”,是时代孕育的无道德、无追求、无所谓的“三无产品”。若干年前,不乏学者甚至是社会人文研究领域的专家抛出对“90后”的社会地位、社会素养评价极为不利的论调。“90后”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奋起反击,以更为犀利辛辣的言辞甚至是行为为自己的群体做声明辩护;二是深居网络、生活的背后,表现出老辈人无法理解的“清心寡欲”,以无声的沉默应对一切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声讨,似乎百毒不侵。这种表现有着各种综合因素在意识中进行心理影响和行为支配,不少站在“90后”立场的学者自然为此作了许多研究和探讨,旨在剖析这种时代符号化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否存在科学根据,如果存在,那么这种符号化的标签效应是怎样在这类群体中产生投射和意志支配的?在开始研究“9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的背景、概念做系统的阐述和定义。正所谓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XX后”的说法开始于本世纪初,也就是所谓的“00后”刚刚出生的年代。当时针对的群体主要是:“80后”。“80后”这个词最早是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的,原本只是指代生于这个特定时间跨度内的青年作家,后来被各领域借用,最终泛指1980年至1989年之间出生的人群。毕竟当时活跃在学校的、新进入工薪阶层的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群,年龄也都限定在20至30岁之间,其中诸如郭敬明、韩寒等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人为“80后”的说法注射了一针强化剂。因为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口无遮拦的言辞让社会不得不把他们作为一个特定群体进行划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学生群体向来都是最激进也是最活跃的。当时的“80后”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正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刚参加工作的新工薪,思维活跃,想法卓群。但是“80后”所顶的帽子不比现在的“90后”少,自私、盲目、愚蠢、叛逆等都曾是他们的特征标签。这些词现如今或多或少地“沿袭”到了“90后”的头上。

有了先驱者开了这种以时代划分人群的先河,之后的称谓便似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现在争议最大,褒贬最多,也是时代人群中最活跃最主力的就是“90后”。将“90后”推上社会舞台的不是社会本身,正是“90后”自己。与“80后”相比,“90后”的人群多生活在能够基本享受到社会变革和信息爆炸带来巨大福利的年代。网络的全面推广为“90后”提供了比“80后”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致使大部分“90后”都是独生子女,是真正的唯一。

有了前辈“80后”在新世纪之初所刮起的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之风,“90后”乘风起航,产生了较之前辈所缺乏的单纯意义上的梦想追求,想法更加天马行空而缺乏对现实本身的理解和深入。“脑残”一词的横空出世从一个侧面勾勒了这种“绝对理想主义”的身姿,让人不免唏嘘。

二、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独特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与学生接触较为紧密的群体,也是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在整个的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辅导员准确定位有利于发挥作用,避免工作中的缺位、越位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1.工作方式的参与性决定了工作立场的敏感性

针对“90后”的行为动机的研究绝不仅局限于“绝对理想主义”在其身上的投影。绝对理想主义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对现实思考程度的理想化。想法过于单纯与美好,正是“90后”的监护人对他们最不屑也最无奈的地方。尽管我们说“80后”是行动上的求新派,但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毕竟给过他们贫乏的物质生活经历,所以无论是“80后”中搏击风浪者还是沉默少言者都对现实有着基本深刻、清醒的认识。这一点正是他们与“90后”最大的不同。这种不同让他们在特立独行的道路上纵然有过声讨一片,但依旧走得掷地有声。并且从近几年在学术领域的成就者中,欣喜地看到“80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90后”的单纯与一味转而成了众矢之的。一方面渴望成长的“90后”在力求自身改变的过程中依旧无法摆脱对现实的认识偏差而容易沦为就业和进修浪潮中的炮灰,另一方面“90后”在对待政治问题和社会热点的理念上呈现了比当年“80后”更激进的“两极分化”,口诛笔伐的背后掩饰空虚无聊的生活态度。

心理咨询老师往往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辅导的和建议,但辅导员经常跟学生相处,有更深的感情,更便利的工作条件,能深入学生,得到学生信任和共鸣。心理辅导只能针对某一个已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患者,但辅导员能广泛接触学生群体,防患于未然,掌握有苗头、有变化而未能被心理中心关注到的学生的第一手资料[2]。

2.工作环境的多面性决定了工作内容的复杂性

职业的心理咨询要求患者“自愿上门”,坚决反对“主动出击”。也就是说,如果心理有问题的患者不主动看医生,要求得到心理问题的解决,则心理咨询师是不会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心理问题主要通过患者本人解决,从心理专业的角度说,如果患者本身不愿意承认、解决自己的问题,则心理咨询师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但在学校情况不同,一般高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没法恪守这条专业心理咨询的原则,往往采取主动询问、主动关心的态度和行为。即使如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发生了紧急事情时,往往事态严重,心理老师不可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即使到达,也绝不可能立刻解决问题。即使辅导员的处理方式也许不符合专业心理要求,但能及时有效地制止情况进一步恶化,或者联系心理中心,尽快使专业心理方式介入干预[3]。

一般来说,不少“90后”学生因为跟外界交流、沟通比较少,在家庭内部往往唯我独尊,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紧张、不自然,有时甚至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心,或是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等。更何况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大脑神经过程的抑制和兴奋发展不平衡,内制力较差,容易冲动[4]。

大学生是群体性生活的一群人,社会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不会直接影响到身边的亲朋好友,但一旦有某个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患者身处在学生之中,每天跟大家一起学习、生活,很快就会产生很多直接的影响。心理老师只解决处理一个人的问题,辅导员则需要负责处理一群人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带来的反应是连锁的。学生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发挥出特有的作用,抓点带面,通过重点关注一个心理特殊的学生,带动系列学生工作,从心理、学习、生活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学生,关心学生,做好工作,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开展工作。

3.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过程的独立性

如果说“绝对理想主义”是大环境下对生活态度的扭曲的话,那么对各种规定和章法的漠视及对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的单纯理解便是童年压抑教育下对抗性心理的全面爆发。如今的大学校园中,“90后”逃课、作弊、夜不归宿等现象较十年前的“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80后”的标新立异来源于父母辈在“”中所内化的反抗精神,而“90后”的事不关己则是源于父母在改革开放后思想上的传统和开明前后夹击而爆发的压抑心理。“90后”有着“80后”所羡慕的优越条件,却承受了压抑心理所带来的对周遭人事的习惯性漠视。加之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独立性,“90后”叛逆心理没有“80后”强烈,但自我意识的强烈度是“80后”无法企及的。按理说自我意识的觉醒应该是人成长过程中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可同时存在于“90后”生活中的压抑心理及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把这种自我意识转化为防御机制,因而有了自私的外在表现。这种防御机制直接导致“90后”信仰与责任感的缺失,只是单纯凭从小耳濡目染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际时政问题上“针砭时弊”,不是透射不到根本,就是过于热血激进。并不是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不好,只是在对待这些问题上,“90后”明显没有“80后”处理得艺术且不着痕迹,这就折射出了两代人在心理层面的发展和生活经历的沉淀上的差距。

辅导员要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衔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是广大学生群体的知心老师,是沟通家长的中间人,还是对学院、学校负责的工作者[5]。学生工作面对的是整个学生群体,如何搞好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和重要。要争取学生的理解,又不能大张旗鼓,以“心理问题”为挡箭牌,什么事都很容易归结为心理方面的原因。要尽量正常地对待重点学生,又要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给予必要的关照和理解。这都要通过学生工作具体落实,这是心理老师不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6]。

在社会文化和人文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90后”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理念的一次颠覆性思潮。在最大限度地发挥“90后”大学生优点的同时,创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应运而生。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前研究“90后”大学生群体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叶云明.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2]宋颖惠,李志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袁有华,马昌保.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特殊性[J].宜春学院学报,2008,3.

[4]陈香,李建永.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行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5,7.

[5]钟学红,熊领华.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特殊性[J].宜春学院学报,2008,3.

[6]李靖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认识[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6.

上一篇:培养学生探索物质性质学习方法的实践 下一篇:高中地理开放性课堂的课题设计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