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会计监督职能的战略性路径分析

时间:2022-10-24 11:12:39

强化高校会计监督职能的战略性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地方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的在扩大,国家对各地方的高校已经实行了地方管理的政策,因此高校的经济活动就出现了新的变化。近几年来发生在高校内部的腐败和经济案件呈上升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蔓延,高校自身应该加强内部的财务监管。本文就针对当前高校会计监督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新的时期下强化高校的会计监督职能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校 会计监督 问题 对策

高校的会计监督是指高校的会计部门依据国家的法律,对学校的各项经济开支进行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并通过监督职能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目的是为了经济计划的顺利实现,以促进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所以在高校内部加强会计的监督职能,能有效的防止经济欺骗和经济舞弊,并能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能防止有关的人员违纪违法。但我国目前的高校会计监督和监督的职能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如何在加强高校会计监督职能的同时并很好的解决掉这些问题呢?本文就从下面几点分析并提出对策,以解决高校会计监督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监督职能的薄弱及表现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体系组成的基础部分,涉及到会计工作的的廉洁性和公正性。近几年,由于高校的扩招和合并,高校的会计监督工作也进行了整顿,取得了一些效果。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薄弱性还是存在的。

1、对会计监督职能的认识不深刻

会计工作中的监督职能对高校财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往往是最直接的,但是,许多高校的负责人根本不重视会计的监督职能,简单的认为会计就是管理现金和记账,对于资金的去向和公共财产的处理都是自己说了算,这样就滋生了的可能。往往在资金的决策过程中忽略了会计的监督和问责制,使会计的职能根本就得不到发挥,因此就从根本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水平,监督职能根本就是个摆设,这就是有些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2、重会计核算,轻会计监督职能

在很多高校,财务制度和会计的财务处理方式依然是采用传统的报账模式,会计的日常工作集中在了记账、算账、报账这种模式上,体现的是会计工作的核算职能。但这个过程根本就不能体现出会计的监督职能,具体的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首先应该是会计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度落实不到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跟高校自身的会计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进几年高校的经济犯罪者正是钻了会计制度的空隙,大肆的挪用和侵吞高校的公共资产,造成了高校的巨大损失。其次是会计工作的规范的更新跟不上高校的发展水平。会计的规范更新速度慢,监督的职能就显得过于弱化,因此出现可很多财务上的坏账和烂账,会计的监督职能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对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中几乎成了摆设。最后,假发票的泛滥也使得高校的会计监督显得很无力。

3、高校会计人员的组成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是高校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很好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许多高校会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低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几乎为零,职能简单的做一些记账、报账的日常活动,对与什么是会计的监督职能根本是门外汉,这也是高校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很好发挥的一个因素。

以上的这些因素是高校教育制度改革后会计监督职能不能根本体现的一些重要因素,要想会计的监督职能很好的实现,就必须改变目前高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因此,我想从以下几点对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很好执行提一些对策。

二、高校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实现的原因

1、加深对会计监督职能的认识,规范会计监督职能的水平。在高校的会计工作中,必须首先认识会计工作中监督职能的重要性,它是高校新时期下财务管理和预防腐败的基础。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不能仅依靠财政部门的监督,高校自身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和监督环境,实行财务的综合管理,从预算考试就采取有力的监督措施,才能实现会计监督目的。对于会计监督的规范化,高校应该根据会计法的有关内容,结合自身的会计工作制定一些条款,有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更好执行。

2、高校会计监督职能执行力的薄弱,是现在高校会计监督工作中面临的突出性问题。因此,高校应该首先加强会计内部的自我监督,避免内部出现的腐败,达到财务管理的清廉性。通过提高会计监督职能的严肃性和财务的准确性,就能达到对财务支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控制。同时也要增强会计人员依法监督的法律意识,才能充分的发挥高校内部财务的审核监督作用。

3、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自身的财务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了,因此我们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要求会越来越高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精良的财务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能做好自身的财务腐败监督,也能多好整个财务系统的监督职能。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对自己的会计人员定期的进行技能的培训,以此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对于会计培训的内容,因该结合当下的会计专业的发展、会计制度和会计的计算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和最新的会计成果等。只有多方面的培养会计人员的能力,才能使会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才能更好的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才能开创会计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强高校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措施

1、明确高校内部会计监督的地位

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会计监督制度体系存在和成立的基础。高校是一个实体,高校会计体系是这个实体的一部分,其会计监督有3个方面:一是学校监督;二是国家财政监督;三是高校内部自我监督。在这样的监督体系中,国家财政监督具有审核性,学校自身审核具有明确性。而最能直接体现高校自身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是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样的监督排除了被动监督不良性,是自身财政的主动监督。

2、强调高校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

高校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系统从总起来说是属于微观层次上的会计监督系统。他的目的是为了高校能够在资金的使用上真实,是保证高校资产安全、健康发展的手段,确保高校内部各项财政的收支及核算都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下进行的。高校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体现主要有核算监督和制度监督两种,他是高校自身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部分。会计核算依赖会计人员的资金计算过程,监督制度则主要依赖会计管理制度的订立和执行。高校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规范,能明确会计责任,防止会计工作中的差错和舞弊现象,能规避资金风险。因此高校内部实行会计监督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确保高校的正常运行和建设,对高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

3、加强会计内部监督责任制

高校内部的会计监督责任制不健全是高校会计监督不能有力实行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高校内部要实行现金和公章的专门管理制度,并不定期的进行责任制轮岗,彻底的查清来历不明的账目,这才是解决一人独霸核算腐败的硬道理。

4、改变高校内部会计体制的缺陷

高校管理制度的集权化,使会计人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致使高校内部会计监督弱化。高校校长是学校会计人员的领导,而会计人员在劳动、人事、工资、福利等方面却隶属于各个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聘任、升迁、利益及奖惩完全决定于校长,致使高校会计人员面临来自上级的巨大压力,难以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能。

5、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首先,很多会计人员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对会计业务不熟悉,不能辨别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从而导致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很多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缺少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因此加强高校内部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提高高校会计监督职能的一个有效途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精良的财务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能做好自身的财务腐败监督,也能多好整个财务系统的监督职能。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对自己的会计人员定期的进行技能的培训,以此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

实践证明,高校的会计监督职能提高必须要以《会计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执行会计的监督职能,才能跟好的管理好高校,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保庆.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努力促进部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6.

[2]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

[3]王卫星,韩玉启.构建财务运行机制,提高财务运行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

[4]吴建华;会计监控的有力手段――财产清查[N];北京科技报;2000年

[5]吴建华;会计人员要承担起核算与监督的双重职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吴建华;财会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N];北京科技报;2000年

上一篇: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讨 下一篇: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