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的舞蹈教育

时间:2022-10-24 10:34:12

浅论新时期的舞蹈教育

一、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舞蹈也经历了漫长的变革历程。舞蹈教育同人类的发展是不可分离的,舞蹈可以充实人们思维和身心的健康。在任何一个文明的社会里,舞蹈教育与社会是不可分的,也是任何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舞蹈教育在先进文明的社会里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有序的、综合的社会发展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舞蹈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文化修养,可以弘扬人文精神,使民族得以振兴,经济得以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社会文明进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舞蹈艺术,那么就是不完整的。因为这是一条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新时期舞蹈教育的特点

(1)舞蹈教育的国民性

教育家陶行知根据旧中国的国情和农民的实际,提出了普及国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强调了“教育为公,文化为公”,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通过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整体素质,以推进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发展。舞蹈教育也是如此。据记载公元前1058年,周一举灭商,为宣扬自己受命于天,巩固其统治,统治者制定了礼乐制度。周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把礼和乐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礼乐结合密不可分。这充分体现了这种礼乐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周代的庶民百姓一般都没有享受舞蹈教育的权利,贵族子弟世子(王和诸侯的长子)、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才有这样的权利。然而现阶段舞蹈已经成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舞蹈教育也成为了全体国民所共有的权利。

(2)舞蹈教育的民主性

教育家陶行知 “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使之“发挥到最高峰”。他还认为教育的民主性关键在于教师。为此,树立民主作风;要虚心,既要“向民众学习”,又要“跟小孩子学习”;教师要“宽容”,与小学生共甘苦,做民众之公仆。陶行知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自己始终按教育的民主性要求来立言立行,并设计和构建了民主教育体系的新模式。舞蹈教育的自身特征决定了舞蹈的教学相长,教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才能使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在现阶段舞蹈教育的民主性越发明显。

(3)舞蹈教育的创新性

舞蹈教育能启发解放人们的创造力,为此,在舞蹈教育中要培养良好的创造习惯,实现“六大解放(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从而创造出健康的堡垒、艺术环境、生产园地、学问之气候和真善美人格。

三、对进一步做好舞蹈教育的建议

1.舞蹈教育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

在舞蹈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艺术,具有“立象尽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口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历来为舞蹈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示范能力,能按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及讲解进行授课,学生对每一动作的准确模仿、领会及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越发体现出它的文化性,舞蹈不再是单一的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它更要表现人的思想,反映社会、提示生活,那么对于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技、艺求精,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思维能力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如果我们不把重创新的观念引入教学中,不去寻找更为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所培养的舞蹈人才,就无法放在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进行审视,不可能实现单向型人才向双向型、多向型人才的转化。

2.要注重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对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既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开发贮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能源和潜力。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时,才能造成一种和谐、生动、积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主体作用的认知,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教与学不再是分开的两部分,而是教学相长,教师、学生共同肩负和完成舞蹈人才的培养。因而,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才能使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3.舞蹈教育应该注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舞蹈教育应该是在一个平和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满热情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严格要求与诱导、启发、鼓励和赞扬的教学态度,将是调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好方法。学生只有在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基础上,才会自觉的投入到艰苦的学习训练中,愿意和敢于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探讨,积极、努力去配合老师的教学,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充分施展才华、各显其能。

在舞蹈教育中,我们不可否认“口传身教”、“身授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但它决不是单纯的“传教式”,而必须是一种启发、激励、开发式的教学。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严重压抑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变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为“启发式”、“咨询式”、“研讨式”;变“单向输入”为“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因此,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所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要善于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学习中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时,才能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机械模仿转为思维型的学习,由此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对林业科技推广途径思索 下一篇:舞蹈杂谈——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