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24 10:13:22

兽医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人、物流动频繁,以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为主的人畜共患重大疫病不断发生,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隐患。全面加强兽医工作,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既是发展县域畜牧特色产业的需要,也是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畜牧兽医管理体系现状

*地处秦岭南麓东段,全县辖25个乡镇,204个行政村,3个社区,73646户,28.6万人。其中农户64860户,占87%。*畜牧下设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县动物检疫站、县肉牛产业办3个县级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和2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全县现有在职工作人员90人,其中县畜牧局12人,其余28个县乡畜牧兽医事业单位78人。全县畜牧干部中专以上学历的70人,占90%。

存在问题

一、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近十年来,全县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减员严重。1996年机构改革前,乡镇有畜牧兽医技术干部109人,近年来,累计减员达52人。现在全县25个乡镇在职的畜牧干部有57名,每个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服务半径达62.09平方公里,承担着1200户、2.8万头(只)畜禽的技术服务,远远高出国家农业部规定“乡镇畜牧兽医人员人均承担40平方公里、700农户、1.8万头(只)畜禽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任务”的标准,全方位的畜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很难到位,群众反响很强烈。

二、畜牧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在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有90名职工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26人,占28%,36-45岁的有28人,占31%,46-60岁的有34人,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三、畜牧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乡镇在编的57名人员中有28人系改革前招进的亦工亦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25个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

四、乡镇畜牧站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全县2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均属县、乡镇共同管理,由于乡镇政府有时拉用畜牧技术干部从事行政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畜牧技术推广难以得到全面有效开展。

五、村级畜牧兽医基础体系极不健全

全县206个行政村,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村兽医站,县、乡、村三级畜牧防疫体系基础缺失。

畜牧系统现有的技术力量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防治的非常时期,畜牧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对策和建议

一、改革县级

加强县畜牧局建设,增加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努力建立健全*县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体系、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和畜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议设立*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县畜牧技术服务推广站。

要确保改革后的县属畜牧单位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应对县级畜牧兽医单位人员和资产现状,根据单位性质、岗位设置、工作职能、个人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等,进行合理调配和资产重组。

二、加强乡镇级

根据实际,建议将原有的2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从乡镇农牧站分设出来,并更名为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人员按2-5人设编,财政全额供养,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所需人员从原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中调整和通过统一招考,择优录用,不足部分可在畜牧兽医类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公开招考或招聘。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受县畜牧兽医局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和管理,以县畜牧兽医局为主。主要职责是承担所在乡镇的动物防疫、检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等职能。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剥离,逐步走向市场。

三、健全村级

在加强乡镇畜牧防疫体系改革的同时,要创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级动物防疫。对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聘用为村级兽医防疫员,本着有偿服务的原则,主要从事行政村范围内的具体畜禽免疫预防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村级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畜牧兽医服务网络。

上一篇:绿色林产品发展调研报告 下一篇:农民看病贵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