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24 07:08:13

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 门诊;退药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098-01

医院药房是直接为患者提供药品的部门,特别是门诊药房面对的患者更加复杂,虽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六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造成了退药情况的不可避免,为了规范退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笔者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06年7月至11 月的退药处方进行了统计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7月至11月的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194张,根据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统计。

2 结果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统计结果详见表1。

由表1可见,退药中占首位的为药品不良反应,其次分别为病人要求病人住院药物调整等。

3 讨论

3.1 从药品本身因素来看,不良反应导致退药的情况占387%,成为门诊药房退药的重要原因。在这些不良反应中大多数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不难看出目前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势必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菌株的增多,使得许多抗菌药物失效,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在临床使用中,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3.2 从患者自身因素来看,由病人要求退药的情况占284%,仅次于不良反应。在这些情况中,主要为由于病人病情好转自己中途自行停药,看说明书自认为不对症,患儿不配合,药品买重或嫌价格太贵等原因造成。患者依从性差,将会影响治疗结果,这就要求医师耐心向患者说明病情和用药的必然性、不执行医嘱的危害性。

3.3 客观因素,由于病情变化住院治疗引起退药的占11.3%,疗效不佳调整药物引起退药的占10.3%,收费时多收或收错等造成退药的占2.1%,共计23.7%。

3.4 医师的因素,特殊人群禁忌退药占7.7%。主要为未满18岁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开具禁用药品。另医师写错药名引起退药的占1.5%,共计占9.2%。这应引起医师的注意,医师在诊断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药品的禁忌证,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门诊退药。

3.5 收费原因,占2.1%。由于我院收费人员不是专业药学人员,对药品的规格和剂型不是十分熟悉,多收或少收时有发生,应加强其责任心,力争将失误减小到最小。

医院药学实践由过去为“药”服务转变为为“人”服务,以服务病人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药师不仅仅是调配处方,还要求加入到临床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咨询等工作中,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和相互沟通,为其提供药物信息药学服务药物应用等,实现医药互补,提高药疗质量。面对病人直接为其提供用药服务,增加其用药依从性,帮助他们树立药物治疗的信心,将门诊退药控制在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Z].2002.1.

(收稿日期:2007-04-2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 下一篇:谈临床药师在医院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