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盏细品滋味长

时间:2022-10-24 05:24:02

什么是“语文味”?怎样使课堂多一些“语文味”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立足语文课堂,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有效训练。

1、关注语言表达,引发学生的美感体验

教学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但这个环节常常只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紧接下来的“怎么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深刻一些,不能只停留在最初的理解和感悟上,还必须关注作者语言表达的艺术或技巧,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语言训练,获取语言表达的规律。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段为例,这一段写的是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么,具体来说,是怎么写的呢?它的写作手法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很明显是从儿童的视角看待这一切。因为在大人们的眼中,这只是一所“只有一些野草”的荒园而已,但在“我的”眼中,却是充满了无限生机的一所“乐园”。无论是石井栏的光滑,还是皂荚树的高大,无论是黄蜂的肥胖,还是叫天子的轻捷,无论是油蛉的低唱,还是蟋蟀的琴声,都令这座荒废的园子显露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而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儿童的眼睛表现出来的;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教参)。作者调动了人体的多种感觉,从视觉、味觉、听觉等方面来写百草园的四季的不同;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特别句式的特别表达,这里融入了景物层次的高低、描写内容的变化、选择材料的详略,几种手法穿插交替,使得写景有序,行文活泼,读来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钱理群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说:“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怎么写’上,更准确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琢磨作者‘怎么写’来把握作者要‘写什么’。”我想,这里钱先生所说的,除了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挖掘,一定也包括文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进行语言品味,促成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语文是最能够触发学生情感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教学,就是触感的教学。

《最后一课》第11段“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中的“又柔和又严肃”的分析,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刚刚还说不喜欢上法语课,此时听到是最后一课了为什么还要难过?从母语、母爱、母爱的琐碎的体现中分析。

讲到这里时,我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我们很多同学嫌妈妈唠叨,但试想一下,如果哪一天这些唠叨没有了,这个唠叨的人不在了……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教室里,安静极了。接下来对课文的理解就很自然了。――这是一个人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所以说,更深层次的挖掘,有时需要更浅层面的会意。

小小的标点中蕴藏的情感世界,已是如此丰富,发掘文字中的魅力,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使语文课堂增长亮点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抓住这些情感触发点,读出的已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表象,更多的是把握了文章的内涵。

3、穿插仿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的运用,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习和积累语言模式的过程。比如,某种修辞的使用,某个句式的组合,某种语段的排列……当学生通过对文本学习将这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时,流畅而自如地 “表达自我”也就成为可能。

个别学生的兴趣,带动了全班学生仿写诗歌的兴致。无论是学习古代诗歌的律师、绝句,还是现代诗歌《乡愁》《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等,都有学生仿写的佳作跟随。

由仿写句子、诗歌、片段,进而扩大到对整篇文章的仿写,在仿写中,学生们更深切地体悟到文本语言的妙处所在,在仿写中,学生慢慢品味到文本中蕴涵的浓浓的“语文味”,并把这种“语文味”继续挥散在自己的文字中。

陈日亮老师这样阐述了自己对语文的理解:文从心出,心在文中,循文会心。钱理群老师认为,这里的关键,是找到每一篇课文“文”与“心”的契合点,而且是最具匠心的那个“点”也就是文章的“核”与“纲”,“纲举而目张”,整篇文章就“拎”起来了,整个教学就活了。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就是要做个“有心人”,在课内课外处处留心,在课文处理上处处用心,做到“文”与“心”的结合,才能带学生在散发着书香的“语文味”中徜徉、熏陶,继而提炼、内化,才能加深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学生的课堂“话语权”情况初探 下一篇:语文教学美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