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点成线 连线成面

时间:2022-10-24 05:24:02

有些同学感到化学知识“千变万化”,不好掌握。其实,初中化学知识的难度并不大,涉及的知识面也不宽,只是比较琐碎,同学们只要能抓住重点进行归纳、分类、综合,把学过的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相互关联的概念连成“知识线”,最后交织成“知识网”,就能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部分的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辨析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4.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5.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元素和原子: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原子和离子:原子是电中性的;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8.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9.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并不改变的物质是催化剂;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10.酸、碱、盐概念的区别: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③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有关化学反应的问题

1.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解反应:一变多(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复分解反应:化合物1 + 化合物2化合物3 +化合物4

置换反应:单质 + 化合

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2.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有氧的得失,则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的得失不好判断时,看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该反应必为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不是并列关系。)

3.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注意这其中有三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

三、有关化学用语的含义

1.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内质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2.元素符号

a.符号前面不加数字,有宏观、微观两种含义。如,Fe既可以表示铁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铁原子。

b.符号前面加数字,则只有微观含义。如,3Cu表示三个铜原子。

3.化学式

a.符号前面不加数字,有宏观、微观两种含义。如,H2SO4既可以表示硫酸这种物质,也表示一个硫酸分子。

b.符号前面加数字,则只有微观含义。如,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符号中的脚标: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如,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特别注意不是含有一个氢分子。)

4.化学方程式

以4P+5O22P2O5为例。

a.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上述反应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通过相对原子质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上述反应表示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每份物质质量均相同)。(这也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础。)

四、有关溶液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1.溶液、溶质和溶剂

溶液: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和溶剂:被溶解的是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是溶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1)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等粗略地表示。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为克(g)。

(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4.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

5.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使用范围

附一:常见的化学“之最”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

⑤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钾。

⑥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⑦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⑧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⑩在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中最轻的是氢气。

附二:常见的“一定”和“不一定”

①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②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③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④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但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⑤对于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⑥电离时产生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但盐电离时不一定只产生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⑦电离时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一定是碱,但碱电离时不一定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⑧同种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⑨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会析出晶体。

(作者简介:赵英洁,天津市第二十中学特级教师,部级优秀教师)

上一篇:英语语序考点面面观 下一篇:“最快乐的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