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24 04:34:08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因

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23―01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学校的管理。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往往重视学生的生理发展,如身高、体重、视力、有无生理疾病,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重视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激发,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种种伴随学习和成长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熟视无睹或者无暇顾及,即使注意到了,也粗放处理。目前许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仍然单以“分数”为标准,许多教育管理措施也只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最终目标,使得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加班加点辅导,片面地追求分数,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2. 教师的素质。在学校期间,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目前的教师队伍来看,教师的素质与社会发展需求尚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教师缺乏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懂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来实施教育;有些教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匮乏,无法对学生的一些行为做出正确的心理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错失解决问题的良好时机甚至无法解决问题,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有些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个人的人格品质问题,并不以此来指导其教育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 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不良行为、不良的教养方式,都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永难磨灭的烙印。如,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和溺爱,有求必应;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严厉;有些家长对待孩子粗暴、蛮不讲理……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缺乏同情心、缺乏自信心、有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

4.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接触社会中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社会刺激的多样化使他们的心理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和困惑,并对新事物产生好奇、迷恋的心理,导致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像无节制地迷恋网吧,模仿暴力、犯罪行为等等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二、解决策略

1. 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好的教师队伍。只有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才能激发起教师主动学习的欲望,才能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培训,才能促使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激励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水平,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状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刻不容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一个必备的基础条件。

2. 转变教育观念,构建良好教育环境。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改变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充分地渗透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学校全方面工作开展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渗透。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正确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有效选择、过滤、管理和使用信息以及防御技术与信息的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能力。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让他们拥有“勤奋、热情、快乐、好奇、想象、自律、礼貌、合作、诚实和主动”等品质,以达到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3. 做好家校联动,改善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观念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办家长学校是改善家庭教养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家长学校可以使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提高自我教育孩子的能力,学会妥善处理孩子某一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某些特定问题,以达到家校共进、步伐一致的教育目的。

4. 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对于学生的培养教师担当着主要的角色,但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的看法、理解及处理方式、方法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状态分析这方面差异会更大。因此,学校里较专业的心理咨询日显重要。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小学里要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外请专家进行专业咨询和辅导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学结合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 下一篇:以班级文化建设引领学生行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