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设计学应用

时间:2022-10-24 03:34:01

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设计学应用

摘要:“抱石文化”及其美术遗产的核心在于变与革新,重要的是其应用于当代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从其核心出发,围绕傅抱石创作思想、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寻找与设计学的紧密结合点。通过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当代设计启示,设计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促进省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抱石文化 美术遗产 艺术价值 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62-03

傅抱石(1904-1965),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并自学成才。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中国画大师人物,一个不应被淡忘的美术史家和美术实践者,毕生著述200余万字,美术画作2000余幅,涉及方方面面。纵观傅抱石先生的美术遗产,是美术史研究和美术画作实践的结合,是古典文学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是民族情节与思想创新的本质体现。它充分体现了美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更体现出画家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当然,除了与这些人类社会和绘画历史息息相关的价值因素之外,傅抱石美术遗产还有一种最本质的价值当属艺术价值。

1艺术价值是傅抱石美术遗产的核心价值

傅抱石美术遗产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研究傅抱石的学者,以新余、南京居多。有研究傅抱石美术史及其理论的,有研究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也有研究抱石文化发展品牌开发的。然而,这些都是抱石文化或者傅抱石美术遗产的外延性视角,傅抱石的美术遗产主要体现在其绘画和美术史研究上,作为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其艺术实践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光辉的价值。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创作,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画作。因此艺术价值才是傅抱石美术遗产的本质内涵,是傅抱石美术遗产的核心价值。“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是傅抱石绘画思想及其艺术观的重要论调;“其命唯新”是傅抱石绘画艺术的本质精神,引领着20世纪中叶中国画的发展潮流。艺术价值也体现在绘画创作上,近现代山水画史上,“抱石皴”法的创造是傅抱石在笔墨创新上的经典。

2忽略傅抱石美术遗产的艺术价值将难以发展“抱石文化”

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史料记载,深入挖掘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成果并不多见。学者在其文化、历史和品牌发展的研究视角较为深入。我们对傅抱石美术遗产一切定义和研究,都是出于发展“抱石文化”的根本目的。而忽略其艺术价值的挖掘和发展是苍白无力的,是行不通的。在傅抱石的家乡新余市,随处可见有关“抱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新余抱石步行街、抱石书法美术学院、抱石大道、抱石文化街、抱石画院、抱石名居、新余学院抱石美术学院等。期待这些基础设施不应只是傅抱石这个名称的品牌表象而已,以为沾点傅抱石的品牌光辉便可光芒社会;抑或是将“抱石文化”晦涩修饰,阳春白雪般只能仰望。“抱石文化”的发展应该实事求是,抓住其本质内涵,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尤其是艺术价值的研究、继承和发扬是发展“抱石文化”的本质。任何忽略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探索和绘画研究都是欠缺和不完整的,难以真正发展“抱石文化”。

3傅抱石美术遗产艺术价值的本质内涵

纵观傅抱石美术遗产,其艺术价值的本质内涵主要表现在:一是傅抱石创作思想的艺术观;二是傅抱石绘画作品的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

3.1傅抱石美术遗产创作思想的艺术价值

论及傅抱石美术遗产的创作思想,笔者欲从其内在特质和外部因素影响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内在特质表现在文、人、画思想。即以文化、学识为基础,人为核心,绘画技巧为表现形式创作出主题鲜明、寓意深邃的作品。傅抱石美术遗产创作思想的艺术价值遂表现于此。

其一,傅抱石的高尚“人”格,人品即画品;傅抱石出身于一个修伞匠家庭,入私塾,到瓷器店当学徒并学习篆刻和书画,后升入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开始美术创作和研究,生活艰苦,自学绘画,钻研学术。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颇深,傅抱石―方面受来自幼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也接触《新青年》、《向导》等进步杂志,并且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这些都与古代文人在思想背景上有本质不同。铸就了傅抱石爱国而不忠君的新民族主义立场,在绘画方面尊重传统,崇尚革新的艺术观;

其二,傅抱石中国画的民族性;傅抱石在表明中西绘画融合的论点时,由于急迫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在字里行间难免说得过于绝对:“近代中国的画界,常常互为攻,互作批议,这是不知中国的绘画是“超然”的制作。还有大倡中西绘画结婚的论者,真是笑话,结婚不结婚,现在无从测断。至于订婚,恐在三百年以后。我们不妨说近一点。”也许这段话让人误认为傅抱石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反对中西融合,实则傅抱石的本意是希望绕开中西比较的纠缠,避免无谓的争论。傅抱石中国画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超然的绘画精神,线条于形态层面的应用,以及其绘画思想层面人品、学问、天才之三要素。在中国画继承传统基础上应大胆革新,形成画家的独特风格。

其三,文学的修养;傅抱石曾言:中国画之一切,直接明其精神,间接助其笔墨,此中国绘画之基础。傅抱石美术遗产中对于画家或文人的文学修养之主观主义创作尤为明显。董其昌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而傅抱石认为:行了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读书可以帮助认识生活;提高认识与体验生活同样重要。傅抱石建国后围绕诗词创作了许多的文人画。诗词为题材的创作,成为抱石先生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他思想观念的转化。典型代表作便是《江山如此多娇》,这也是傅抱石确立其中国画地位的作品。

另外,“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体现在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外部因素影响上。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留学日本及其产生的影响;留学日本对傅抱石美术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创作技法上,傅抱石透过日本的窗口融入了西方现代的绘画材料和表现技法。二是抗战时期寄居重庆而对绘画与国难的领悟;1939年4月,傅抱石携全家来到重庆,在初到重庆的一年里,傅抱石创立了自己的画风。傅抱石重庆时期的人物画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而矜持恬静。在山水画创作的主题上表现金刚坡下、成渝道上的秀美景色,反映巴山夜雨的情景意趣。如傅抱石创作的作品《屈子行吟图》在人物画中融入了抗战必胜的爱国主义情怀。三是解放后对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承应;变和革新是傅抱石绘画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建国后,傅抱石有心加入到时代的艺术潮流,他重新审视自己在新社会的作为,傅抱石开始研究的诗词,用惯用的绘画风格表现文学作品的词意。如《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傅抱石创作思想的外部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正是他们的融合验证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豪言。

3.2傅抱石绘画作品表现技艺的艺术价值

说起绘画作品,不得不细细分析和品鉴画家的表现技艺。在傅抱石的美术遗产中,画家的技艺及其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工具和材料使用的艺术价值,傅抱石对于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并没有把传统画技作为锤炼的重点,而是把适应画面的工具和材料作为画面主题表现的重要条件,因为“工具和材料,其进步程度是决定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关键。”对工具材料的掌握,傅抱石一方面来自绘画实践,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画论、画迹的学习和揣摩。可见,最具有物质化的工具和材料在绘画过程中依然体现人的思想和修养。第二,傅抱石对中国画“线”的认识是“抱石皴”得以创立的根本。傅抱石对“线”的理解除了传统的笔墨观外,主要受到日本留学期间导师金原省吾的影响,借鉴了现代西方美学的理论重新审视中国画中的“线”,所以傅抱石的中国画“线”意识超越一般传统画家而具有鲜明的现性色彩。在傅抱石看来没有不能变的思想和技法,线条应服务于画面,如有矛盾宁可牺牲局部,因此傅抱石的作品整体感强,视觉效果好,极易获得雅俗共赏的赞誉。傅抱石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独特的“抱石皴”。这种笔法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成为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后世学者柳学智应用“抱石皴”法研究甲骨文书法艺术是“抱石皴”法艺术价值的鲜明体现。

4傅抱石美术遗产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设计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应用艺术的思维、内容和表现技法进行设计似乎成为一种必然。傅抱石美术遗产核心价值在于其深入而独特的艺术价值。笔者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傅抱石美术遗产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一、傅抱石美术创作思想;前文所述,傅抱石创作思想的核心在变和革新,提出了文、人、画的绘画三原则。其经典名言:“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类似这些艺术观同样可以有效启迪当代的设计。创新早已成为设计的核心,变是设计中永远不变的原则,这些设计的本质内容同傅抱石的绘画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优秀设计作品不仅体现在创新上,同时需要人文社科、工程技术等感性和理性的知识支撑。傅抱石的写生生活常常备带地质勘测仪,“不了解地质,何以绘画”,是傅抱石理性的绘画观的鲜明体现。另外,傅抱石“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设计当随时代”,纵观设计的历史,每一个时代似乎都有其自身的设计烙印。设计应为时代中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服务。手工业时代讲求的是手工生产,只为贵族服务的设计,工业时代的设计是机器化大生产,为大众服务的,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设计应是讲述我们今天的故事,故而出现了工业4.0、互联网+、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信息时代才有的学术概念。比如,今天的城市洪涝成灾,促使我们不得不提出对下水管道及其沙井盖等城市辅助设施的重新思考和设计的议题。

二、傅抱石美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傅抱石先生的中国画集中描绘自然山水和历史人物。其题材可概括为自然、诗境、历史、临摹古人、想象与感怀等五个方面。如果将这五个方面的题材用于设计的创意来源及其设计元素,将会产生许多的设计创意精品。以自然、诗境为题材的设计作品莫如sansan品牌的高山流水(图1):以烟代水,一石知山。烟气腾挪,方寸之间容纳天地气象。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忘记自我,山水之间亦可明心见性。论及傅抱石创作内容中尊重历史和发扬传统的设计作品,如扁担、筷子(图2)的设计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设计的精妙。

又如傅抱石以想象与感怀为题材的设计作品是设计师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用户体验与产品使用者产生共鸣。如图3:满堂福吊灯设计,使人们在团圆的情感节点上产生其鸣;图4:知福壁灯设计,则采用线装书的元素使人们在积学和知足常乐的意识上紧密联系。

三、傅抱石美术作品的表现技法;至于傅抱石在绘画技巧方面的设计启示则主要在于“抱石皴”法的创造和傅抱石对于“线”的认识。“抱石皴”是画史上前所未有的绘画技法形式。从技法层面而言,它源自散锋毛笔和散锋笔法,作为物质载体的散锋毛笔和作为画法载体的散锋笔法,皆为抱石皴之“体”,“抱石皴”实际上是从散锋笔下产生,并从散锋笔法中演变而成的,这反映在设计上可以表现为散乱的设计章法。表现技法层面主要在于傅抱石追求革新和不拘泥于形式的创作思想层面的启示,以技法为启发的设计作品案例较为少见。

5结束语

傅抱石作为一位具有现实的人生态度和浪漫艺术气息的艺术家。他积极入世的精神决定了他在绘画功用上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其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应是“抱石文化”及其美术遗产研究的本质,本文将其与设计学紧密联系起来更突出“抱石文化”的社会价值和设计应用价值,旨在抱砖引玉,使当代设计保有更多的灵感之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傅抱石美术遗产与新余抱石文化研究》(编号YG20142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2013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家庭用户的卫浴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编号201311347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当代灯具产品开发设计研究》(编号201411347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如何上好小学形体课 下一篇:论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