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时间:2022-10-24 03:21:33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德州市环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部署要求,通过“权限下放、放管结合、增效提速”等措施,提升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一、以简政放权为总抓手,清理精简审批事项。一是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将市环保局原有13项审批事项,通过下放、调整等措施,调整为8项,纳入了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进行统一管理,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授权到位。二是取消环保试生产审批事项,将原有管理事项纳入日常环境监管内容。三是编制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将25大类不符合产业政策等情形的建设项目纳入《德州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负面清单》,不予办理环评批复。

二、以下放审批权限为主线,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下放审批权限。按照“应放尽放、应减尽减”的原则,把市级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充分放权,除跨县域界限审批的项目外,所有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到各县(市、区)环保局。二是推行环评审批豁免制度。对水利、农林牧渔、公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6类60余项环境影响轻微且规模较小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审批豁免制度,此类项目不需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即可投入建设。三是实行环评审批备案制度。对实行环评审批豁免项目以外的环境污染风险小、生态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实行承诺备案制,建设单位只需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以及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备案申报内容作出承诺,环保部门对建设单位承诺内容进行备案和公示后,建设单位即可投入建设,不需再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三、以缩短办理时限为重点,全力服务项目建设。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对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无污染或轻污染的项目,在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审批时限分别由国家规定的60日、30日、15日压缩为10日、7日、2日。其它审批事项时限也不同程度进行了缩减。二是对所属环评机构脱钩改制。将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环境影响评价业务进行剥离,交由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承接。新成立的环评机构从人员、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与市环保局彻底脱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是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对市环保局权限范围内的审批项目提前介入,积极帮助企业协调环评单位加快工作进度。对需上级审批的建设项目,主动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按期建设投产。

四、以创新监管模式为手段,严格履行环境监管职责。一是创新监管模式,环境监管实行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市、县、乡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领导责任,按区域派驻监管执法人员,构建“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二是建立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机制。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编制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动态信息库,采取摇号、抽签等方式确定被抽查单位,随机指派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三是推进行刑衔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全市共出动监察人员3.2万人次,检查企业8000余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21件,其中行政处罚334件,涉嫌环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50件,刑事拘留75人,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作者单位:德州市编办E:TZL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环境监管职责

上一篇:天生无脖牧羊犬遭弃走红网络 下一篇:不宜过分拔高猪肉“奖学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