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微

时间:2022-10-24 03:05:16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微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们可以采用形象直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网络教室互动教学、“任务驱动”法教学等模式。

信息技术 教学小组合作 任务驱动

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观察实物、演示性实验参观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精确理解。

二、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操作能力。在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创作活动中,明确的分工与和谐的合作,使每一个组员都能积极投入、发挥作用,对保证每位学生都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对学生分组情况需要进行优化组合。经过合作学习阶段,不少学生还拥有了自己的“强项”。为了便于合作与交流,可根据学生的专长和他们所选的主题内容,在原有分组的基础上对各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同一组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每组的各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长。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如在第四册第三单元制作《少儿报》的教学中,即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学生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只介绍一些基本的操作,剩余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完成小组任务过程中探索验证。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利用网络教室构建学习环境

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网络教学是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建立于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讲课多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必须听讲,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环境的一对多广播操作来实现。在广播教学模式下,所有学生的键盘被封锁,学生操作被强制性地中断,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将自己屏幕上的教学信息实时地传递到各个学生机,学生机屏幕上的显示内容与教师机同步。使用这种实时传递屏幕的方法,可同时满足实时性和强制性的要求,很方便教师讲课。

四、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3单元《小小书签我来做》,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版编辑内容等操作。在教学中,我先依据教材,把内容分成5个部分:一是规划版式,即如何设置页面版式;二是设计边框,即如何在页面中插入边框并且设置边框的样式颜色以及填充效果等;三是插入艺术字标题,即如何插入艺术字,选择艺术字的样式,调整艺术字的大小位置等;四是插入书签内容,即通过文本框的形式输入书签内容;五是插入图片,即插入适当的背景图片美化书签,调整好图片、边框、内容文字、艺术字标题的叠放次序。这5部分内容,即为五个任务,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提出要学生完成的任务目标,然后教师给予指导,最后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把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内容分解成多个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之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上一篇:打破“沉默是金”,提倡“能说会道” 下一篇: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