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购物的女孩(二)

时间:2022-10-24 03:03:21

疯狂购物的女孩(二)

上期说的钢琴教师潇潇因为工作与情感上的压力,成为了“购物狂”。疯狂购物的行为成为她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如果说,潇潇疯狂购物是用“转移”这种防御机制缓解压力,那么缓解压力可以有多种行为,为什么她偏偏选择疯狂购物这样的行为呢?

现代心理学对行为一词的理解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行为主要受内在本能活动的驱使,与一些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矛盾冲突、冲动、欲望等有关,即认为行为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行为内因说)。强调童年早期的经历和心理创伤对成年后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行为主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是环境中各种刺激所引起的针对性反应(行为外因说)。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自身内在的需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那么潇潇的疯狂购物行为是否与她内在的心理活动与需求有关呢?潇潇继续慢慢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突然,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跳到她的意识层面,那是在潇潇上小学一年级时……

潇潇生长在一个中小城市,家里生活条件还不错。但在潇潇刚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得了一种慢性病,买药、补充营养使家庭开销增多。虽然父母尽量不让潇潇感觉到生活水平上有太大的变化,但在潇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的消费上还是有了限制。潇潇刚上小学时,市面上流行一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橡皮,班里只有几个女同学有,大家都很羡慕。潇潇很喜欢,就让妈妈给买,可是妈妈只给潇潇买了一块白雪公主。潇潇要妈妈再把“七个小矮人”买来。妈妈哄潇潇说,白雪公主多漂亮,咱不要那几个小矮人,多丑。其实妈妈是觉得一次买那么多块橡皮用不完,浪费,而且价格高出普通橡皮十几倍,实在太贵了。

自己喜欢的橡皮没有买全,潇潇心里很不舒服,一直惦记着让妈妈再给买。一天,她偶然发现桌子上放着十元钱,她立刻就想到去买齐那套橡皮,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她等不及了,拿起钱飞快地跑到商场。买完后,她快乐的像小鸟一样,一路唱着跳着跑到同学家里,向她们展示自己心爱的宝贝,又一路唱着跳着回了自己家里。

进了家门,爸爸妈妈坐在桌子前正在等着她。看到潇潇手里的橡皮,爸爸妈妈立刻明白放在桌子上准备交煤气费的那十元钱是潇潇拿走了。从未打过潇潇的爸爸愤怒地打了潇潇,并对潇潇说,你这是小偷行为!一直在赞扬声中长大的潇潇,哭的伤心欲绝。她不知道拿自己家的钱和小偷是什么关系,但她知道小偷不是好人,是大家都痛恨的。她一边流着泪,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我是坏孩子了。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潇潇照常上学。她的成绩很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凡事都要求自己做的最好,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并有很强烈的要向人们证明她是一个好孩子的愿望。每当她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时,她经常习惯地说,我不是一个坏孩子啊,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我?就是在咨询室里,潇潇在述说以往的经历时,也曾这样强调:我不是一个坏孩子。

至此,我们可以说,潇潇选择购物这一行为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是缘于童年的那次经历后所产生的自卑心结,她拿家里的钱买橡皮的行为,被父亲定义为“小偷行为”。父亲愤怒的斥责,让她感到的是恐惧、不被父母所爱、不被父母赞许(尊重)。这些都属于人的基本需求范畴。父亲的评价,使她为自己贴上“我是坏孩子”的标签,从此,她就为撕去这个标签而奋斗,不断地向人们证明自己不是坏孩子。从她为自己所贴的标签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结下的自卑情结以及她希望被尊重的渴望。所以每当在现实生活中有触动她自尊的事件发生,她就会产生弥补所缺的需求欲望。购物行为是其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刺激所引起的针对性反应,是自身内在的需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谓自卑其实是缺乏自尊。自卑心理,是由于幼年未能满足被人尊重之需要的结果。潇潇在购物中以"名牌、精品、高价、孤品、极品"来间接为自己定位,就是在追求优越感,满足被尊重的需要,我们也可以说,她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战胜自卑。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信心。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往往是在幼年时得以完成。如果在小的时候,这种自尊的需要没有满足,就会埋下自卑的种子。

[相关知识]: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需要的理论源于他对人类本质的两种假设。第一个假设认为人是一种“有欲求的动物”。人会不停地追求各种需要,只有在某种需要获得满足之后,动机才会自动消失,然后人再去寻求另一种动机的满足。马斯洛的第二个假设则是认为这些需要是有先后顺序的,这种顺序性正是需要层次论的最基本假定。马斯洛提出人有两大需要系统,即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欣赏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基本需要也称缺失性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排列的。马斯洛认为其中的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时难以产生高一级的需要。这类需要满足以后便停止需要。心理需要也称生长需要,特点是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

上一篇:偷窥与人性 下一篇:手牵手,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