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进补别忘针灸

时间:2022-10-24 02:38:32

三九进补别忘针灸

祖国医学有“秋令之应,养收之道”及“冬主藏”的理论,认为秋冬是休养生息、积蓄来年再焕发生命力的最好时机,对人体来说就是适当进补的季节。冬季进补,并非只有食补或药补,针灸也是很好的绿色“进补”手段。

常言道:“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即经常灸足三里,具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作用。足三里位于人的双腿外膝眼直下三寸(把自己的四指并拢即是三寸,这是中医特指的同身寸)、胫骨外一横指处,为胃经之要穴,能理脾胃、调气血,具有补虚、健脾的特殊功能。历代医家认为,足三里不仅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能够治疗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痛经、痹症、耳鸣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足三里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具有双向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对循环、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针灸为什么也能起到冬补的作用?《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针灸正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各项功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抗病能力提高,达到进补的目的。

温针是针灸进补的主要方法之一。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感利用针身传递到深处穴位中,让针感与温热感“强强结合”,两者的共同作用更能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达到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冬天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达到与“冬病夏治”一样的效果。

免疫力低、体质虚弱、易感冒、慢性泄泻、四肢欠温、畏寒、局部关节冷痛等有阳虚症状的患者,最适用于针灸进补。针灸进补的主要穴位是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神阙穴、大椎等。平时居家时也可以用灸架温灸关元、气海、大椎等穴,有温壮阳气的作用,方便、安全、有效。冬至前后施用关元灸,可预防中风、感冒;灸足三里,能健脾胃,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灸神阙,可治疗阳虚的慢性腹泻等症。

上一篇:冬补人参有讲究 下一篇:钟南山养生四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