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技巧的运用和实践

时间:2022-10-24 02:02:27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技巧的运用和实践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加强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平常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枯燥的作文教学模式,还改善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本人近几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谈谈作文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一、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

小学生对新事物有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利用这一点使他们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

小学生积累很少,缺少生活经验,仅靠课本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学生在学完课本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课外教学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

在教学中,面对学生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和互相研究中,学生才会闪现创造的火花,不但可以迅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还可能发现许多新知识,有许多意外收获。这样不但使教师的教学得到有益的补充,更主要的是这也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放手之后,学生就会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而走上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之路。在这个自主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加强自身朗读水平,重视学生作文基本功的练习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教师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难以达到语文教育资源的信息传递效果。只有加强老师的朗读教学,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才能恰到好处再现语言、节奏、格调乃至文翰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各方面的示范。

同时,重视练习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1)说。在写作文前,让学生先用口说出自己写的作文内容,然后再写。

(2)写。让学生抄写要求背诵的课文,做到一举多得,一是写字工整,二是写字正确,三是可以训练写作的分段,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四是词类的积累。

(3)积。积累词汇和佳句。

(4)改。形成自改、互改的习惯。大家读自己的文章,易于找到错别字,病句,以及文章的不连贯,互改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拓展视野,并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三、分类练习写作

(1)写人。①外貌描写要努力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充分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要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描写角度有三: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观察来写,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②语言描写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要能表现人物的品质。对话形式要灵活,要符合人物的原生态。③动作描写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能显示人物的神态,精选词句,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④心理描写,常见的有:人物的内心独白,第一人称常用;直接刻画,常用“想”、“觉得”、“认为”等词语来引述;借幻觉梦境反映心理。

方法有:①记叙一件事写人;②记叙几件事写人;③记一件大事为主,再选一两个片段作补充来写人。

(2)记事。做到写作的完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

(3)活动。参观、游览、访问、比赛等,注重场面描写,必须描写人物的活动和气氛。要把活动在这个场面的人物和要写的事融为一体。注意面与点的描写,面概括写,点细致的描写。场面气氛应始终一致。

(4)议论(读后感),可以先叙述后议论,先议论后记叙,夹叙夹议。

(5)看图作文。步骤有四:①审图:总看,分看,再总看;②联想:与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补充。单幅图以图画为重点详写补充开头结尾,多幅图,弄清开头,高潮,结尾,并把图画连接起来;③口述故事,调整思路,抓住重点,照图对讲;④文字再现。

四、注重写作技巧传授

(1)审题。①审清题目要求的体裁。如文题中有“记”字的提示词,确定是写人记事文。从文题中涉及的记叙要素来确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从文题的特点来确定。②审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即抓住“题眼”。③审题方法:a分析法审题,题目中包含几个词语,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搞清几个词语之间的关系,掌握题目中的关键句;b比较法审题;c补充法审题。

(2)选材注重一个“新”字。

(3)开头。要做到:要统领全文,开头要引人入胜、简洁。常见方法:自然式、直接式、抒情式、写景式、引用式、特写式、设问式、设疑式。

(4)结尾。要做到:收束全篇,完成主体,简洁有力,自然新颖,留有余味,令人深思。常见方法:自然式、点睛式、抒情式、写景式、引用式、鼓动式、照应式。

(5)过渡。①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②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衔接接触;③由叙入议或由议到叙的变换处;④倒叙、插叙、分叙的起止点。常见方法:自然过渡;用表示关联、转折的语句过渡;运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6)照应。常见法:开头与标题照应;开头与结尾照应;上下文照应。

五、作文的技巧指导

(1)习作先审题,材料在自己过去积累的习作材料中去找,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减少错别字,文字也很流畅,卷面也整洁。

(2)给习作拟题目时,做到耳目一新,且简单明了,推测别人拟的题目,尽量不与别人相同。

(3)立意新颖,写出个性,教师平时要容忍学生各种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挖掘题目的内涵,提炼出正确深刻的观点,放飞想象,用灵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4)材料求新,安排巧妙。在写时,尽量不写与别人雷同的材料,尽量写自己的,别人没有写的。文章开头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方法,引述名言,讲寓言故事切入话题。写好中间段和首句末句。结尾要有力。

(5)语言表达要美,形象生动。朴实就是美,首先,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其次可以运用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为文章增色,语言要美,要学生从课本生活中去收集,记于心,才能用,另外用修辞手法使文章华美流畅。

上一篇: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下一篇:循序渐进,教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