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高考状元疯了:报恩路上有多少不堪承受之重

时间:2022-10-24 01:36:56

昔日高考状元疯了:报恩路上有多少不堪承受之重

黄伟,这个来自中国高考名镇、湖北黄冈的高考状元,风光无限地踏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如愿留在了首都,当了白领,买了房,结了婚,被父老乡亲们当成教育自己孩子的楷模。然而,他也是大都市中的一名“房奴”,在回报乡情与偿还房贷的双重压力下,他左支右绌,逐渐不堪重负,最终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无奈又回到了起点,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家乡……

散尽千金要回报

乡亲的恩情比大山还重

1996年9月5日,是黄伟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天还没有亮,村里男女老幼陆续来到他家,煮了鸡蛋,烙了饼,炒了花生,带着数不尽的嘱托和祝福,送他去北京上大学。在这处于贫瘠大山半山腰的小村里,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大学、而且是考上北京大学的孩子。

出发时,村里百十号人一直把他送到山下的公路边。走出好远,黄伟回头远远地看见几位老人还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向他招手送别。他再次在心里发誓:今后,一定要报答这些淳朴善良的好乡亲!

1977年,黄伟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一个贫穷的农家。父亲是个瘸子,母亲患有很严重的风湿病,在黄伟10岁那年上山砍柴时摔伤了腰,此后不能下地干活了;黄伟的姐姐只上了四年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务农。

父母欣慰的是,黄伟从小聪明好学,成绩优异,老师们都认为他是个读书的料。但是,黄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里的初中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供他读书了。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含泪提出让他辍学。懂事的黄伟心疼父母,更不想为难他们,于是默默流泪点头答应。

开学的日子过了,村里人看见黄伟还像在暑假里那样跟着父亲下地干活,才知道他辍学了。善良的乡亲们走家串户商议了几天后,决定齐心协力帮这个懂事的孩子一把。几位年长的乡亲一起来到黄家,他们拿出一大沓钱,不由分说地递给黄伟的父亲,说:“这是大家凑的份子,给黄伟念书的。一定要让他读完书。”望着父亲手里那沓零零碎碎的钱,黄伟的眼眶湿了,在这个穷山沟里,哪一家都穷,这可是乡亲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钱哪。

从那以后,一到开学的日子,家家户户都给黄伟家送钱送物。一次,有位贫穷的寡妇,拉着4岁的女儿,送来了15张5角纸币,虽然旧,但叠得整整齐齐。平常,只要黄伟在家,哪家有好吃的,一定要给他送一碗。浓浓的乡情成为黄伟强大的精神支柱,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明事理懂人情,每次回到家里,总是抢着帮家里干农活;村里哪家孩子成绩不好,他还会抽时间去辅导;邻里有了纠纷,他也会主动去调解。工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高考,黄伟以690分的成绩,成为当年黄冈市理科状元。全村人欣喜若狂,就像是自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此后四年,他们像过去一样,用凑份子的方式帮助黄伟完成了大学学业。

2000年大学毕业后,黄伟应聘到北京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工作,月薪3000元。黄伟生活十分节俭,除了自己必需的生活开支之外,其他的钱都寄回家偿还债务。2003年年底,黄伟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上学期间的借款。这几年中,他还资助了村里一个大学生和两个高中生的学费。他自己则几年没买新衣服,也从来不去玩,工作三年了一分钱积蓄都没有:

2004年5月,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公司提拔黄伟当上了策划部副主任,薪水涨了1000多元。兴奋之余,他随即给家里寄去2000元,要父亲拿去给村里一户种植烟叶的村民,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几个月后,黄伟家隔壁的女孩考上武汉地质大学,他又毫不犹豫地给她寄去4000元当学费。那天中午,寄钱后从邮局出来,黄伟心里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无奈沦为穷“房奴”

有多少爱被扼杀在心里

2004年10月,一段爱情不期而至。姑娘叫童娅,江西人,也是从农村考上大学进入北京的,毕业后在北京一所公办小学当教师。两个都是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有着很多共同语言,黄伟常常和童娅讲起自己读书时乡亲们对自己的帮助和爱护,讲起自己宁可生活得苦一点也要回报乡亲的心情,童娅非常理解。两颗善良的心很快就擦出了火花。

2005年春节后,他们谈论起结婚的事情。黄伟打算,婚事一律从简,先租房子结婚,等日后有钱了再买房子。童娅同意了。

可是,4月的一天,童娅的父亲专程赶到北京,直言不讳地告诉黄伟,要是不买房子,就休想让童娅和他结婚。夹在男朋友和父母之间,一向温顺听话的童娅一点主意也没有,只知道流泪。

童父的态度没有一点回旋余地,黄伟整天愁眉苦脸。朋友们知道了他的苦恼,却纷纷表示理解童父的心思,有人说:“人家好不容易把女儿培养出来,上了北京户口,却要嫁给一个房子都没有的男人,谁愿意啊?”年长一些的同事劝他:“你不如就趁这会儿把房供了,也算是有个安定的家。总是租房也不是过日子的法子。”

这些话让黄伟也有所触动,他找到已经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的大学同学李波,请他帮忙。拿着李波借给他的10万元钱,他找到童娅,向她表示,自己爱她,离不开她,更不想让她受委屈……得知男友已经在积极筹资准备买房迎娶自己,童娅激动得泪花涟涟。

2006年元旦,黄伟与童娅终于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新房里结了婚。为了这套面积90平方米的房子,黄伟先后找同学、同事借债14万元,向银行按揭贷款39万元,十年还清,每月还款4496元。买房后,黄伟每月的工资还完房贷只剩下几百元,借同学同事的钱还要另想办法还,过日子的开销,只能依赖童娅那两千多元的工资了。新婚之夜,黄伟搂着心爱的妻子,心中升起了深深的歉疚感,现在自己成了背上沉重债务的“房奴”,虽然把妻子娶进了门,可自己有能力让这个家幸福圆满吗?

两个人婚后过得非常拮据,方便面成了主食,童娅买衣服也只敢捡便宜的,为了尽量不花钱,同学同事邀约出去娱乐,他们都一概推掉。渐渐地,童娅感到委屈,流露着不满,牢骚多起来了。面对妻子的责难,黄伟只能默默忍受着,尽量好言宽慰妻子。每次从童娅手里接过她的工资做家用时,黄伟心里就不是滋味,他觉得愧对妻子。

2006年3月的一天,童娅告诉黄伟她怀孕了,她忧伤地说:“不能要,得去打掉。”黄伟大吃一惊,很不高兴地质问:“为什么?”童娅扬起满是泪水的脸朝他喊:“你说为什么?我们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可以要这个孩子?”黄伟半天答不出话来,在大城市里,养育一个孩子,每个月至少得一两千元。

到医院做完人工流产的这天晚上,夫妻俩在床上躺了大半夜,什么话也没有说,心里只有无奈和悲伤,其实他们都想要这个孩子呀!童娅做了人流后没几天,夫妻俩难受劲还没过,黄伟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村里的信,一个叫黄利平的女孩在信中说:“伟大哥,我想上学,你帮助过村里好多人,对吗?你也一定会

帮助我的,是吗?”原来写信的黄利平正读初二,父亲上个月去世了,母亲天天逼她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无奈之下,她听从邻居指点,向黄伟写信求助。

看完信,黄伟感觉心仿佛被撕裂了,疼痛不已,他想起自己当年的遭遇,决定尽量帮助黄利平。因为村里还没有通电话,他便第一时间给镇上学校校长打电话,说他马上给学校寄去1000块钱,结清黄利平欠学校的学杂费,让黄利平继续上学。打完电话后,他向一个同事借了1000块钱,急切地跑去邮局……

万万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在黄伟家中搅起了巨大风波。当天晚上,童娅看到了他那张汇款回执,顿时火冒三丈,她哭着斥责丈夫:“你以为你是救世主呀?你是‘房奴’!是一个没有经济自由的奴隶!我们自己苦得连孩子都生不起了,你还要去当慈善家!”

这次争吵后,童娅收回了黄伟管理家庭开支的权利。矛盾一旦开了头,夫妻间的冲突就日益增多了,一吵架,尽是相互挖苦与讥讽,昔日的欢愉恩爱,在这个小家里慢慢没了踪影。

2006年9月2日,又是开学的日子,黄伟最终没有履行承诺:他无法再次给黄利平寄去学费。歉疚和心痛把他折磨得彻夜失眠。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一个乡亲急匆匆地给他打来电话,说他的孩子在北京打工时被坏人骗了,身上没有一分钱,请黄伟帮忙给点路费让孩子回家。犹豫半天后,黄伟第一次对乡亲说了谎话,说马上就要到外地出差,实在没空……

此后好长一段时间,黄伟都害怕听到村里的消息。他从父亲那里了解到,黄利平最终还是辍学了,那个被骗的孩子在北京流浪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偷窃被民警抓了。这些消息让黄伟感到无奈和痛心。

2007年春节前,黄伟与童娅为是否回乡下过年再次发生争执,黄伟虽然非常希望妻子能和他一起回老家过年,给大半年来一直卧床不起的母亲些许安慰,可是童娅却认为来回一趟花费不菲不愿随他回乡。腊月二十九,黄伟只得拿着童娅给的500元独自回家。眼看父亲身体越来越差,母亲病得下不了床,黄伟心酸无奈:他拿不出钱为父母治病。吃团年饭的时候,母亲一个劲地追问黄伟什么时候生孩子。黄伟只好避而不答,他的心里,对年迈的父母,对父老乡亲都充满了内疚。

3月15日,母亲没有等到她最想要的孙子就去世了。黄伟带着童娅从北京赶回来的时候,一路嚎哭着,他在心里有一万种自责和愧疚。他坚信如果春节时坚持把母亲接到北京去治疗,如果有个孙子让母亲开心一点,母亲也许就不会这么快离他而去。

夫妻反目他疯了

悲情大山倒下教子楷模

办完母亲的丧事,黄伟一句话也没跟童娅说。看着难过的丈夫,童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明白丈夫的心情,可是在现实面前,她也一筹莫展。

回到北京后,黄伟依旧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变得非常忧郁,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一天上午,一名同事向他索还2万元借款,准备五一长假去国外旅游。黄伟本想请求对方缓几天,谁知脱口而出却成了:“游山玩水就那么重要吗?你家在北京,不用自己掏一分钱就有现成的房子住,有什么了不起!”听了这番奠名其妙的辩白,同事拉下脸:“一个月内必须还钱,不然不客气了!”

黄伟走投无路,晚上回到家,向童娅提出要她找同事或者同学借2万元。没想到刚一开口,就被童娅顶回去:“我去哪借?你的工资供房子,我的工资做生活费,这还不够吗?”绝望像火一样蹿上来,黄伟怒气冲冲:“你不要忘了,这房子也有你一半的产权!”童娅十分敏感,霍地站起来,质问他:“你是说离婚时我有这房子的一半产权是不是?那好哇,我们离婚,这日子我早就受够了,受够了!”

这次绝情的争吵,让童娅彻底撕下了脸皮,她不仅坚决要和他分室而居,还不再掏钱出来做家用。债务缠身、婚姻挫折,加上对亲人的愧疚,黄伟心事重重,在工作中频频出错,上司毫不留情地当着同事的面大声训斥他。一名领导甚至揶揄说:“山沟里不可能飞出真正的金凤凰,名校只是镀层金而已,在这个大都市里,这点金很容易被锈蚀……”由于他整天心情抑郁,无心工作,4月份,他策划的两个营销方案弄糟了,被总经理否决,公司扣掉了他当月的1000元奖金。

5月20日,又到了房贷月供的日期,黄伟已经有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了,他干脆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发呆。这时,童娅放在沙发上的提包突然震个不停,黄伟没好气地拿过来打开一看,原来是童娅的手机调成震动状态了,这会儿有短信进来。他顺手拿起来一看,竟然是一条很肉麻的短信,从发送人的名字一看便知道对方是个男人。他机械地往下按,发现童娅的手机里尽是这个男人的短信,从短信的内容来看,他们应该早就是情人关系了。

黄伟顿时脑袋一片空白:当初他们俩是那么相爱,如今反目成仇,妻子还早就背叛了他。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是他倾力帮助乡亲吗,可没有乡亲他能有今天吗?是他举债无数买房子吗,可没有房子他又怎么结得了婚?是妻子无情无义吗,可在这样的生活压力面前,童娅也不容易呀!

第二天一早,一夜未眠的黄伟把手机交给童娅,同时将连夜拟写的离婚协议书一并递给了她。6月3日,黄伟与童娅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

离婚后,黄伟身心陷入极度孤独的境地:他无心做任何事情,经常通宵失眠;而失眠又让他心情烦躁不安,情绪恶劣到了极点。他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6月25日上午,黄伟收到银行寄来的催缴购房贷款通知书,他已经两个月没有按时还贷了。他知道如果三个月不还贷款,银行一定会有所动作;他害怕那个无情的日子到来,却没有任何办法找到钱还贷。

中午下班时,那名同事气势汹汹地找到他,质问他为什么一拖再拖不还那2万元,推推搡搡地要打黄伟,被几名同事拉开了。那名同事朝他大喊大叫:“三天内不还钱,咱们法院见!”黄伟双手抱着头,龟缩在墙角,痛苦哀叹起来,自言自语地说:“老婆跟人家跑了,房子马上也要被银行拍卖了,谁可以帮助我?”忽然,他站起来,拼命地摘领带脱衣服,念念有词地说:“这衣服可以卖钱,谁买?谁愿意买?”大家惊异地看着反常的黄伟,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看见大家傻呆呆地站着,黄伟忽然大笑起来,举着衣服很古怪地嘲笑大家:“对了,你们和我一样,都是房奴,除了房子,你们也是什么都没有。我去找有钱人买我的衣服去。”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飞快地跑出办公室……

公司领导得知黄伟精神失常,强制将他送进一家医院。然而,在医院精神科接受一个星期治疗后,黄伟没有丝毫好转迹象,公司只好把他送回鄂东老家。7月13日,当公司把黄伟送回家里时,全村人都万分痛心,黄伟父亲和姐姐更是哭得死去活来,他们难以相信,一直被全村人挂在嘴边的好孩子,怎么转眼变成了只会傻笑的疯子?

两个多月过去了,黄伟病情有所好转,他能看书,能与人交流了。然而,大家都不敢与他谈房子和钱,小心翼翼地回避着这类话题。

这时,村里今年考上北京某大学的孩子又要启程了,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来送行。和以往不同的是,乡亲们不再有多大兴奋和激动,叮嘱的话语充满了黄伟悲剧带来的感叹。一直以来乡亲们心目中那个“上大学做城里人过好日子”的人生定律,被撼动了,他们不知道上大学的孩子是不是踏上了一条通向幸福的路。

上一篇:三次婚变操碎父母心,妈妈倒在她的新一轮订婚宴... 下一篇:毁容又离婚,私家车哪堪生活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