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之举

时间:2022-10-24 12:59:50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真环境下推行的创业教育在全国极具典型意义,被专家认定为国内首创,这一改革甚至被视为“中国高职教育的破冰之旅”

“2年内创办了69家企业,除一家中途关门外,其余68家均盈利,实现销售额350多万元,利润110万元。”这是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提供的一组鲜活数字,创造这些数字的既不是企业家、也不是商人,而是在该校就读的大学生。在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下,这组数字背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理念与创新模式发人深省。

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大学毕业生中近期如有10%的人毕业后自主创业,就将大大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居高不下的现状,远期如有30%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而且还会因为创业者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使机会型创业的比例超过生存型创业,这无疑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意义是难以估量的。”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贾新民的话中,不难看出,他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持肯定态度。

“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造性,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虽然创业教育已开展多年,还是希望通过考察找到更好的方法和途径。”2005年4月,浙江商职院的部分干部、教师外出考察创业教育。在考察中,他们发现,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养体系,基本上是3种方法: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举办各种竞赛与活动;建立创业实践基地。而第三种方法基本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实际运作的院校很少。尽管这一被视为破冰之旅的“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但学校还是力排众议、顶住压力选择了这样一条看似不好走的路。

设置层层“关卡”

为确保“全真环境下开展创业教育”科学、合理,在制定实施程序前,学校也作了缜密的研究。学院明确规定,申请人学分应达到一定要求,学有余力;创办人综合素质好,无违规和不诚信记录;创办企业拥有管理团队,项目有专业教师指导;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市场前景良好,能得到工商部门核准;有创办企业和项目开发所必需的营运资金或设备条件;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比较完整的《创业计划书》等等。

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而言,进入创业园并非易事。对此,贾新民表示,“我们要避免部分学生因创业而荒废学业,并想利用创业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申请人在符合条件并经过审查后,学院创业管理中心会对申请人的《创业计划书》进行综合评估,最后由学院创业管理委员会作出审批。批准入园的项目由创办人向当地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入园企业负责人还需向学院创业管理中心作出书面《入园承诺》,承诺内容包括合法经营、诚信经营、遵章守纪等。

入园企业管理团队全体成员会被编入“创业班”,在开展创业活动的同时接受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在入园企业6个月孵化期结束后,学院根据企业经营业绩和综合测评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管理团队成员,颁发创业证书并给予创业学分。

保障措施成强力后盾

当年,“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便大获成功,受到了各方肯定。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组专家也认为,这一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具有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

然而如何推广?“各院校在借鉴、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一些原则。”是浙江商职院的经验包括:

领导重视,组织保证 开办学生创业园不仅是为了直接促成几个学生公司的产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抓好创业园建设,学院专门成立了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创业园建设规划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管委会由院党委书记任顾问,院长任主任,学院分管领导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营造氛围,激励创业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学院某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全体动员,共同投入,相互协作,使学生处处感受到创业教育的氛围。学院结合省情,向学生宣传浙江经济的成就与特点,强调要学习“创业”、“创新”、“创市场”,“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的浙商精神。以此提高了全院师生员工对创业者社会价值的认识,并在学院形成了尊敬创业者、支持创业者、爱护创业者、争做创业者的浓厚氛围。

教师指导,降低风险 创业教育要抓出成效,如果没有一支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学生就不能正确全面地接受创业知识与理论的系统教育,创业实践很难取得效果,甚至会失败。学院积极鼓励教师作为学生创业的指导教师,并把创业指导成效与评优晋职挂钩。由于学院不少专业教师是从企业招聘的,本身具有丰富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又熟悉现代经济理论和市场运作规律,有的教师还有成熟的技术成果或实用项目。因此,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后,一方面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促进了教师技术成果的转化。

企业参与,提高成效 学院地处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创业氛围十分浓厚,学院周围企业数量较多,且运行质量也较好,这对创业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学院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创业者主动与校外企业沟通联系,争取社会企业的支持。通过聘请企业家做校外创业导师,与企业共同开发市场,使学生不仅能学到企业家创业的宝贵经验,获得稳定的业务支持,而且缩短了创业者的社会适应期,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谢一风从创业教育实践中谈了自己的体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本省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一支有企业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的‘创业教练’队伍;遵循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构建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坚持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更好地推动创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上一篇:“道德银行”再思考 下一篇: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