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24 12:36:10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 资金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活水,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资金管理活动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资金管理 对策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它所需资金量大,资金周转速度慢,为了避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链断裂,避免企业倒闭的危机,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加大自身对资金管理的能力。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投入不同的营运资金,比如在施工前期招投标的过程中,必须垫付投标保证金和履约担保金,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垫资大量的原料费用,在项目完成进行结算时还需要交纳5%的质量保证金。种种迹象表明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资金管理。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1、能够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包括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如果出现资金的错位配置那么就可能会出现短贷长用的现象,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在企业活动中不断循环,一旦发生断流,将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打击。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控制资金流的管理,防止出现无法及时偿还本息的情况。

2、能够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任何建筑施工企业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活动,而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资金管理。高水准的资金管理能够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价值。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资金流,另一方面是物资流,加强物资流环节的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价值,同理,加强企业资金流的管理也能够实现价值的提升。资金管理不是一个单一环节,它需要企业上上下下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积极配合。资金管理考验着企业领导的管理艺术,资金管理水平考验着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3、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

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主要有两大模型,一是随机模型,二是库存模型。根据资金管理的随机模型,当企业的资金余额触及一定的资金额度就购买债券等短期金融产品,触及随机模型的下限就卖出短期理财产品。该模型的使用能够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资金盈利能力最大化,最终提高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金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然而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野蛮成长之后,大量的企业对资金管理重视不够,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保证金回收期限长,资金短缺现象严重。以下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1、建筑施工企业普遍资金管理意识淡薄

严密的内部控制是资金管理的前提,没有一个较好的公司治理架构,希望达到良好的资金管理是不可能的。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行业普遍存在企业上上下下各级员工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大多数只重视本企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在投标的过程中把价格压得太低,在承诺垫资之前也没有详尽分析建设单位的资信情况。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对资金进行专门的管理,加大了资金管理的风险。另一方面,员工对资金管理活动的认识也不够充分,认为这仅仅是财务会计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铺张浪费,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重重。

2、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短缺

我国建筑企业数目众多,大大小小的公司面临着不同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该行业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进行前期的垫资。对于大型企业集团,他们的融资渠道广泛,来自银行的借款也不会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而相应减少,而受到该政策影响较大的是那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他们的融资渠道本来就受到限制,再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其从银行融资难上加难。流动资金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血液”,在银行贷款收紧的情形下,建筑施工企业从银行获得借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股权融资又不容易,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成为了必然。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收入方面,由于参与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要想获得合同,就必须进行前期的垫资,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工程款对企业运转的重要性,在逾期时也不进行及时的催收,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短缺。

3、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分散,资金管理乏力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工程项目分布的广泛性,这就加大了企业总部对各个项目的管理难度,容易产生资金支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在实践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不熟悉财务,财务人员又不熟悉管理,在项目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主要还是按照领导的意思进行核算,而项目资金流又是根据会计核算的基础进行流动的,不当的会计处理导致不当的现金流动。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对现金流动控制不恰当,在事后进行监督又流于形式,资金流动的监督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不同的项目对材料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管理的有序开展。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政策建议

1、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

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员工资金管理意识是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的前提。首先要以管理层为中心,做好资金管理的宣传工作,上行下效,把加强资金管理的思想贯穿于每个员工的工作当中。资金管理的工作还包括企业的成本管理,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是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层要有成本控制意识,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做到控制和监督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资金管理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预算管理方面,必须在年末做好财务规划,对工程项目的实际资金支出与规划资金支出进行对比,给予及时的考评和客观的奖惩,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预算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在员工管理方面,应该配置专门的资金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实行管理员工持证上岗制度,在员工的招聘过程中不能任人唯亲,应公开考试竞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以满足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

2、拓宽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渠道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和工程垫资款的收回。在我国货币政策逐渐转向的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强化信贷管理,对到期的应付本息进行及时的偿还,在央行的征信记录中保持良好的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需求资金的时候满足银行的贷款指标,才能及时获得银行贷款。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降低竞标价格,还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尽的考察,看是否满足资金回收的条件,以控制风险。本文建议将项目的工程款回款工作与项目经理的绩效工资相挂钩,以此来激励项目经理催收回收款的积极性。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保证充裕的现金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风险控制意识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众多,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时的话语权不够,但建筑施工企业也不能够盲目地进行低价竞标,相反,应该注重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垫资之前应该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评估,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损失,在风险较低的情形下才进行垫资,防止垫资施工项目出现回款困难的现象。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及时对项目进行动态的监督和监控,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前期垫资能够顺利的收回,防止坏账的产生。加强对配套资金的划拨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尽量消除拍脑袋行为,避免盲目进行项目投资,增强项目的成功率。在项目资金使用上,需要各个项目组在工程款回收之后要及时上交总部,总部要在不同的项目之间进行资金的调动,以满足不同项目的资金需求,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资金成本,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

总而言之,随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模型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筑施工行业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为了保证整个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建立全面预算出发,增强资金管理力度,建立高度统一的资金管理部门,从根本上杜绝拍脑袋行为,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环节的管理,提升项目的可行性,从而最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佳援:浅谈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2] 张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

[3] 孔昭国、周长杰、赵兴山、赵明怀:浅谈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EB/OL].中国财经网,2006-11-25.

[4] 赵晨曦: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总会计师,2009(1).

[5] 董宏斌:浅谈高速公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12).

上一篇:试析如何做好妇科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工作 下一篇:基于咨询方的住宅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方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