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活动式”语文教学给学生充满生趣的语文生活

时间:2022-10-23 11:57:57

推行“活动式”语文教学给学生充满生趣的语文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文本,推行“活动式”语文教学,必定会让学生的语文生活充满生机和情趣,必定会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进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诗文朗诵活动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教材编者主要通过提出精短古诗、典型语段背诵的要求来体现和实现。笔者以为,积累语言,完全可以采用全新的方式去实施,这就是“诗文朗诵活动”。比如:《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望洞庭》《峨眉山月歌》这一组课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文字上通俗浅显,即使是两首古诗,对照注释也能弄懂基本意义,只需布置学生自己花点时间扫清文字障碍,教师再适度对这些诗文点拨一下朗读要点,突破一下朗读难点,然后便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一场“走进秋天”的古诗美文朗诵会。朗诵的诗文内容,主要选用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在确保课本内容能够熟练有感情朗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课外选取有关秋天的诗文,让学生把课堂时间和课余时间合理使用起来。这样的任务,以这样的方式去实施,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背诵便没有了被迫的无奈,没有了被抽查的担忧,相反地,为了争取朗诵机会,学生会充满热情,充满期待,搜索课外诗文也会积极主动,力争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好材料,在“走进秋天”的古诗美文朗诵会上充分表现自我,达到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故事演讲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小学低年级段口语交际提出了“听故事、看音像制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的要求,对小学中年级段阅读提出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要求,对小学高年级段阅读提出了“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不同要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典范的言语作品,尤其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中编者精心遴选的叙事性范文,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下功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训练。笔者认为,课文复述是很好的口语训练途径,而借助课文组织故事演讲又是口语训练的极好方式。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包含《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和《想别人没想到的》等课文,前两课是寓言和成语故事,情节有趣,富有吸引力;后两篇是常规性叙事文,具有故事性,动作和语言描写很有特色,整组课文都很适合用来作为故事演讲材料。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压缩所谓的“精讲深究”时间,留出时间交给学生,以“引诱”和“鼓动”的方式,向学生“下达”讲故事的“任务”,甚至可以事先告知要评出组内和班级的“两级”“故事大王”。学生领到这样的特殊“任务”,比起教师在课堂上让他们复述的三言两语,或者象征性地叫他们讲给同桌听父母听,一定更有挑战性,同时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欲和好胜心。而当故事会上获得不同“奖赏”时,他们享受到的成功的愉悦,能达到兼收语言提升和情感体验双重成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文学创作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表述主旨在于:(1)明确写作实践的性质,是认识性、交流性和创造性,这意味着写作教学应该努力让学生将言语表达与生活、与情境、与个人优势结合起来;(2)强调写作活动的可行性、愉悦性和主动性,这意味着写作教学应该注意难度适中,强度适当,注意激发兴趣,激活内驱,让学生对写作情有所钟。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对习作教学如何体现“六性”呢?教师要进行多种探索,寻找教学良策。这里,笔者想“推出”“文学创作式”习作教学方式,即从课文内容中寻找突破口,引导学生以此为生发点,或直接以原文内容为蓝本,以学生比较喜欢或熟悉的文体,选择与原文不同的叙述角度,进行“换位”练笔、“变体”练笔、扩充想象练笔等。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由《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等课文组成,这组课文都是常识性课文,介绍的知识都很新鲜,但不是科学童话之类,学生对这类课文通常只能满足于基本了解的程度,不易产生深刻的感受和印象。笔者觉得像这样平淡的教材,可以通过“换位”“变体”或想象练笔,来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在指点窍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以《××的自述》为题,以我的口吻介绍课文中的有关科学常识,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改写为科学童话。这样的练笔,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材料移用、语言模仿中,培养学生组织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

四、戏剧表演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在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学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W习活动。笔者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表述中摄取的关键词句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并灵活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和组织包括综合学习在内的教学活动。因此,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将大有改进的空间。应该说,笔者前文所述的三种语文活动,均能较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灵活运用资源、精心规划活动的重要理念。这里,笔者还想着重从语文活动的“综合性”视角,说说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活动。将课本剧指导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至于课本剧的选材,大多以故事性的课文为主。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伊索寓言》等课文,教学这个单元时,在初步疏通课文把握故事内容之后,可以略去精讲细析的环节,与学生共同策划一期课本剧排练和表演活动,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以真正的自我介入文本的再解读与故事的再设计、角色的再研究,同时还会用心设计服饰布景,揣摩人物个性等问题,这是全方位的“综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抗战时期何干之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环境振动的某设置防震缝结构的动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