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0-23 10:48:35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摘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高职的职业性特点。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表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课程体系。该体系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对接,工学的结合,更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60-02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建立在对职业资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的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是2011年立项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省级重点课题(课题编号8149),投入300余万元,经过3年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一、研究的意义

在高职教育理论、新职教思想指导下,研究能够完成高职园林类专业培养目标任务,实用的、能够推广的课程体系,是高职园林类专业教学领域中的重大问题,有重要研究意义和近期应用前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有助于知识、能力对接,工学结合,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打破课程学科体系模式,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始终没有跳出传统的学科体系框架,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忽视知识与工作具体情境的联系,学科中心的倾向明显,联系实际不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在工作岗位上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很难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则强调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是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服务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以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充分体现了高职的职业性特点,对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实际意义。

2.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能够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学生所学知识不能适应企业岗位技能实际需要,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设置课程内容,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

3.强调学生职业拓展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适应未来岗位多变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工作岗位不断产生,人才的培养必须考虑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注重了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结合。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

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通过深入全国40家大中型园林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分析毕业生就业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明确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业学习领域,确定教学项目,构建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方案。

2.课程体系特色。(1)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采用校企合作,学做一体“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分为三段,第一段为技能培养阶段,时间2年,在校内完成课程教学;第二段为岗位技能实践阶段,时间0.5年,在校内或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岗位技能实践、职业资格认证;第三段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时间为0.5年,在企业完成顶岗实训。(2)强调学生职业拓展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岗位多变的需要。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学生可以跨专业、跨系在全院选课,内容涉及面广,涵盖多专业知识,有利于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

3.课程开发。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建设团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园林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特点和园林行业施工特点,以园林生产项目为载体,设计各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共同进行教学实施设计。

三、教学改革实施

新课程体系在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2010级1班,2011级1、2班实施,2010级2班,2011级3班按原课程体系进行,作为对照。实施中以专业实训室、园林生态园、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园林企业等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按季节、分阶段进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通过工作完成。

四、效果分析

通过2010~2013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2010级已经完成全部教学计划,2011级完成部分教学计划,成效显著。

1.教学质量提高。(1)成绩分析,通过对已经完成的试点班级和对照班级全员的基础课、专业课、顶岗实习等成绩统计,方差分析,基础课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专业课、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成绩差异显著(p

2.教学成果显著。实施教学改革的班级在教学中不但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同时完成园林苗木生产、园林花卉生产、苗圃建设、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生产任务,教学成果显著。

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国家财政、省财政、学院先后投入300余万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了园林植物、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园林苗圃、园林测量一体化教室,新建了花艺设计、园林辅助设计、园林制图、园林概预算等一体化教室。这些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五、思考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学条件要求更高,教学成本更高,课改后必须保证每位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并反复训练培养技能。充足的教学场所、设备、教学原材料等教学资源是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要求更高,任课教师要有深厚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时指导学生处理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教学顺利实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保障。

3.考核难度增大,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同时要随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考核,并要求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多种考核方式并用。

4.适于小班教学,否则需要多名教师参与指导,否则影响教学效果。

5.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需要企业参与教学,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苏惠民,等.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本科段课程... 下一篇:测控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