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与陌生化翻译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23 10:21:58

陌生化与陌生化翻译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体现文学作品文学性的重要手段。翻译文学作品需再现其文学性,因此对陌生化翻译的研究对文学翻译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知网论文资源为研究基础,对目前国内对陌生化及陌生化翻译进行的研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对陌生化的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对对陌生化翻译的研究相对不足,更鲜有人从文学翻译和自译角度研究陌生化再现。为了不丢失原文的文学性,文学翻译应给予陌生化再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陌生化翻译 研究 综述

一.引言

“陌生化”手法借助拉长主体与客体的距离,延长主体感受的时间和难度,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变得不再习以为常,防止读者出现审美僵化,来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作家运用陌生化手法使文学作品与人们的心理感知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凸显审美张力。

“陌生化”的起源与发展对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翻译有着深渊的影响。利用陌生化理论指导文学翻译,使得目的语文本能够准确传达原作意图并不失文学性是翻译界关注的重点。但国外研究“陌生化”主要从文学以及美学等领域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在翻译中陌生化手法作用以及策略的研究。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论文为分析基础,通过对比国内对陌生化、陌生化翻译、陌生化文学翻译以及陌生化自译收录论文数量,同时按年份对影响较大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在各阶段国内文学界和翻译界在陌生化研究中的进展及侧重点。

二.研究现状

“陌生化”概念被俄国形式主义提出之后,学术界开始对其系统化研究。中国对陌生化研究相对较晚,关于“陌生化”理论的主要原始文献大都翻译成了中文,如由什克洛夫斯基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刘宗次译的《散文理论》;托多洛夫的《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等等。这些翻译选集为中国学者提供了“陌生化”理论研究的原始文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对陌生化以及陌生化翻译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了详细了解国内关于陌生化的文献研究现状(不含港澳台地区),笔者检索了中国知网(检索条件:篇名=‘陌生化’,精确匹配,年限1982-2013),获取检索结果1364篇。笔者将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搜集到的相关专著,从文献的统计学特点、研究对象的分布和文献内容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1 文献的统计学特征

1)论文数量急剧上升。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1世纪。文献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搜索文献的发表日期来看,论文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2000年以前,有关陌生化研究的文章数量不多。而进入21世纪以后,论文数量逐渐上升,至2012年达到最高值,到2013年有所回落。

2)文献类型多样。从现有文献的类型来看,除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大量论文以外,著作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其中专题性对陌生化研究的文章有杨岱勤的《关于“陌生化”理论》、钱佼如的《“文学性”和“陌生化”》、还有《文学语言的诗性结构与审美功能》、《论俄国形式主义》、《论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文学性”与“陌生化”》等重要文章。对陌生化进行整体性研究的著作有胡经之、张首映的《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主编的《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董学文的《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小说叙事学》、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等。

3)研究类型多元,且个案研究、专题研究与总体状况描述并存,其中赖辉的个案研究《论<黑暗之心>的记叙者,叙述接受者和“陌生化”》,杨向荣的总体状况研究《陌生化》,以及陈琳的《论陌生化翻译》等影响较大。

4)研究者主要为研究所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学报是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

2 研究对象的分布

从研究对象来说,各个领域都对陌生化进行过研究,如美学,建筑,商务广告等。国外学者多从文学范畴研究陌生化手法,意在发展文学及文学批评理论。国内研究则从文学与翻译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陌生化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与文学批评理论,学者还将陌生化应用到了翻译领域,意在研究如何再现原文的陌生化手法,丰富文学翻译理论,并指导翻译实践。

3 文献的内容

笔者依据中国知网文献搜索分组分析方法,首先对之前检索到的1364篇关于陌生化的文献进行“学科类别”分类,发现发表陌生化文献数量占据前六位的学科分别为世界文学(321篇)、中国文学(242篇)、文艺理论(200篇)、中等教育(106篇)、中国语言文字(106篇)、外国语言文字(98篇),这六个学科领域发表的陌生化研究文献约占总文献数量的78.8%。由于本文是针对对陌生化这一文学范畴进行翻译再现进行研究,因此笔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中国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这四个学科上,分析其研究焦点。

然后笔者将相关文献进行“中文关键词”统计分析表明:

虽然关于陌生化文学翻译的文献有29篇,但有关作品陌生化现象的翻译包括自译研究还是空缺。

有关陌生化(文学)翻译的文章数量少,研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这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在翻译界中文学翻译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陌生化策略指导汉语文学翻译。1982―2013年间以“陌生化”为关键词的文章有1364篇,而以“陌生”和“文学翻译”为关键词的文章仅有29篇,对比悬殊,有力的说明目前针对陌生化翻译的研究工作的严重不足,国内二十一世纪以来,对陌生化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现状分析

1.中国陌生化理论发展过程

中国学术界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接受基本上经历了一个“批判―接受―还原”的过程。

通过按时间顺序对中国知网文献分类并列举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陌生化的认识和研究经历着初识、批判、接受、狂热和理性接受的过程。指导学术界根据中国文学特点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使得“陌生化”更具中国化特点。在陌生化理论趋于成熟的同时,将陌生化思想引入翻译范畴,以指导文学翻译。

2.陌生化翻译文献研究

随着国内学术界对“陌生化”手法的认识、研究和运用的加深,人们把其应用范围扩展到了同样需要展现文学性的文学翻译界。文学翻译即将文学作品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因此翻译的文本也要具有文学性。根据中国知网收录文献显示,陌生化翻译文献有114篇,而有关陌生化和文学翻译研究的文献有29篇。

中国知网文献发表陌生化文献数量占据前六位的学科分别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艺理论、中等教育、中国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本文注意力集中到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中国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这四个学科上,分析其研究焦点。

世界文学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概念的阐述和从陌生化的角度剖析世界文学作品。如:杨向荣在《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一文中对陌生化理论进行了重读与反思。《论<老人与海>中叙述手法的陌生化运用》一文,作者从陌生化手法的叙述手法角度对世界名著《老人与海》进行了解读。

中国文学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运用陌生化理论评析中国作品。如《试论<红楼梦>的陌生化创作策略》一文,作者李珊、李荀华试以陌生化为切入点论述了《红楼梦》的陌生化创作策略。同时也不乏对中外文学创作理论进行比较的文章。如:汪洪章在《形式派的“陌生化”与<文心雕龙>的“隐”与“奇”》一文中将俄国的“陌生化”与中国的“隐”和“奇”做了比较,指出了其相通与不同之处。

中国语言文字学科的研究注重语言层面的解析,如俞允海的《修辞与语言陌生化》。同时它不再局限于对纯文学作品和单一文学作品的研究,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到了商业广告等非文学领域和翻译领域,如丁小洹的《从Mall的译法看商标翻译的陌生化倾向》、陈琳的《论陌生化翻译》。

外国语言文字学科的研究内容除了包括对陌生化概念的阐述以及对文学或非文学作品中陌生化现象的解析外,主要集中在陌生化手法的翻译方面。

笔者对文学陌生化手法的翻译再现做一详细梳理。从理论和作品解析两个层面分析陌生化策略对文学翻译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一,陌生化翻译理论研究。

陌生化概念属于文学范畴,能不能将其移用到翻译领域,如何在译文中保留或者再现原文的陌生化手段,目前翻译学界尚无定论。关于陌生化翻译理论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1)将陌生化视为翻译对象,认为陌生化是原文信息,译者应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再现陌生化。

2)将陌生化视为翻译技巧,认为原文通过陌生化手段展现了文学性,译文也应采取陌生化手段再现文学性,意图与原文达到同样的审美效果。代表人物是郑海凌、谭学纯等学者。郑海凌在《“陌生化”与文学翻译》中主张文学翻译是译者的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对原文陌生化手法的翻译应将重点放在“新奇”上,译文可以适当的背离原文内容,关键是要力图同原文达到同样的审美效果。

第二,陌生化翻译作品解析。此类文章针对某一部作品或者某位作家陌生化手法英译或者汉译进行了评析。如王莉的硕士论文《<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对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陌生化手法再现进行了研究。

四.结论

本文对“陌生化”的产生、发展以及重要性进行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了透彻分析。通过对国内陌生化研究文献的分类统计,阐述了目前国内对陌生化、陌生化翻译、陌生化文学翻译以及陌生化自译研究的现状,并从理论和作品解析两个层面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国内对陌生化手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对陌生化手法再现研究相对不足,这种不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体现。鉴于陌生化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应给予陌生化翻译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论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元杂剧青楼女子形象 下一篇:刘亮:当“土豪”出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