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济贸易发展年终总结

时间:2022-10-23 09:34:12

区经济贸易发展年终总结

一、*年工作回顾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办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创新发展、和谐稳定、建设五型机关”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创新,实干奉献,各项工作较往年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受到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评为全省机械行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市基层先进党委、全市6511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千人评议”活动中,继续保持了全区第四位的好名次。

(一)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全区工业化进程再上新水平。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5321”工程,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工业立区、工业强区”战略,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0.69亿元,增长28.5%,完成年计划的114.1%;完成销售收入210.92亿元,增长32.9%,完成年计划的135.2%;实现工业利税21.6亿元,增长30.7%,完成年计划的130.1%;规模企业个数达到163家,新增13家,过亿元企业37家;完成工业投入42.2亿元,增长49.8%。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狠抓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年初,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确立了“一区两带两创两突破”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同时,制订了“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围绕两带沿线工业企业发展、园区建设、工业投入、研发中心建设、困难企业等情况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摸清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新增规模企业、工业投入、困难企业事务、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两带”沿线乡镇的工业现状、现有园区情况、发展规划及存在的问题,对指导和推动全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狠抓招商引资。我们按照全方位目标管理的要求,克服了宏观环境制约和项目落地难等实际困难,坚持项目引进、建设、管理和服务齐头并进,积极跑找,主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引进项目累计到位资金3.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鲁联产业园、高强标准件项目正在建设,明珠银座商城已正式运营。投资22亿元的济南机车车辆厂项目已签定入驻协议。力诺集团、中信医药、济啤及福瑞达药业等4个大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四是狠抓了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工作。先后为4处企业5个项目办理了技改项目备案,累计抵税451.6万元;为企业办理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考试157人;为18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600余万元;推荐省中小企业贷款项目10项;为6处企业申请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3处“五小”关停企业申请了资金补助。五是狠抓了“两创”工作落实。科技创新方面,新批市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全区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累计达到15家,走在全市前列。去年申报的6家市级研发中心正式挂牌,并获得市政府30万元资金奖励。品牌创优方面,拥有全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6个,市名牌产品12个,省著名商标9个。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帮包措施、重点指导,推动了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63家,过亿元企业37家。全市重点调度的山水、重汽、佳宝3家重点骨干企业销售收入之和达74.8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35.5%,成为全区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坚持解难题办实事,经贸系统稳定形势进一步好转。一年来,我们按照“保稳定、促和谐、求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严格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狠抓越访重访案件、积案和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先后协调多方力量,对所属16处困难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遗属补助、工伤评残、干部等一系列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先后为困难企业及职工和子女办了十件实事:一是为原化肥厂等困难企业办理低保310户,其中为水泥厂办理了159户,低保总户数达到了560户。二是积极争取救助金4.8万元,救助困难职工105名,自筹资金3.9万余元,救助困难企业特困职工子女大学新生59名。三是为19名困难企业劳模办理了医疗保险,金额达14.25万元。四是为困难职工办理特困证103个,累计157个;办理惠民医疗证210个,惠民购物卡100个。五是为下岗失业职工申报小额担保贷款70万元。六是为下岗职工交纳养老保险金争取优惠政策,先后为13家困难企业1000多名职工补缴了企业从停产以来欠缴10多年的养老保险费,补缴金额达到1600多万元,为职工减免3500多万元。七是为矿泉水公司和三九花岗石公司的44名职工解除了劳动关系,办理了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养老保险79.2万元,解除了职工后顾之忧。八是做好化肥厂48户职工拆迁安置和厂区内2户职工搬迁工作,目前已得到妥善安置。筹集资金4万余元为原酒厂家属院整修了道路、排污、电力等基础设施。九是及时妥善处理了三九益民制药有限公司职工的群访案件,顺利完成了企业的GMP认证。加强了与国家、省市三级药监部门、三九集团及上海鼎立集团的联系和协调,基本理顺了与三九集团及上海鼎立的关系。目前,上海鼎立集团继续投资三九益民的工作正在扎实进行。十是狠抓困难企业重组及恢复生产工作。针对困难企业资产闲置的实际,通过招商、租赁、承包等形式,盘活闲置资产,使困难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钢窗厂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利用闲置厂房注册了11家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230多人;农药厂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在归德重组建设新厂,目前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好运泉酒业公司已入驻原酒厂,已安装两条流水线并投入运营。灯泡厂、花岗石公司、橡胶厂等对外承租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困难企业破产清算工作也迈出了新的步伐。通过我们努力的工作,解决了一些职工看的见、摸的着的问题,群访、越访事件明显减少,各类遗留问题处理依法有序,受到各级党政、社会各界特别是困难企业上下的一致好评。

(三)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局党委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立足职能,自觉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努力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工业经济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新途径。一是加强学习,增强为企业服务的真本领。面对全区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局党委把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业务知识放在首位,坚持每周五集体学习制度,把“三个代表”的导向性教育、“八荣八耻”根本性教育、业务发展创新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和新学科、新知识的开发性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机关干部的政治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再上新水平。局党委一班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委的核心战斗力、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团结、民主、务实、高效、廉洁、奉献的良好风气。三是牢固树立全新服务意识,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通过拓宽服务职能,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领域,强化了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乡镇、街办工业经济,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的服务力度,把全新服务落实到规划定点立项、建设手续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各个环节,确保了项目洽谈、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顺利进行。四是机关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在体制上,狠抓了机关内部改革。按照“量化条件、综合测评、择优聘用”的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聘,有14人被聘用到相应岗位。同时,采取内部退养政策,有9名符合退养条件的老同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实现了机关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其次,在机制上,狠抓了机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财务公开栏、监督电话和意见箱,严格实行办公用品报批制、生活招待派餐制、电话费用包干制、水电费月清月结制等一系列措施。为提高办公效率,积极与政府网站连接,开通了内网,建立了政府网内的经贸局网站,局内办公系统和经贸门户网站建设,近期将开通运行。再次,在作风建设上,狠抓了创建活动载体。扎实开展了创新发展年、创建“五型”机关活动,积极争创学习型、干事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消夏文艺晚会和首届企业家协会“海安特”杯篮球赛,受到社会各界和企业家们的广泛赞誉。五是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来,虚拟政研室在信息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被区以上媒体采用的调研文章、信息达63篇次,创历年来新高,局机关已被评为全市经贸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全区来看,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八个:一是项目问题。新开工项目不多,开工达产慢,产出与投入结构短时不合理,影响了对财政的贡献率。据统计,近两年,全区新增规模企业47家,开发区仅增了沃德汽配、欣合食品两家,其余都是乡镇增的。另外,对新老项目管理与服务问题不容忽视,部门的服务不到位,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不强,都是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土地问题。因国家宏观政策,制约了新引进引办项目落地难,在我们长清影响严重的首属乡镇园区。特别是开发区提高了门槛,致使项目开发区落不下,乡镇也落不下,给招商引资工作增加了难度。不仅新项目落地受限,老项目技改也受到了限制。张夏冶金有限公司因厂地受限,已制约了企业规模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是资金问题。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据统计,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达1.5亿元,晶恒电子、计算机公司、海安特公司等企业,因流动资金缺乏,影响了企业快速发展。同时,由于企业注册资本偏低、资产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偏高,造成企业融资难、贷款担保难。四是环境问题。原来征的土地因补偿资金不到位,造成企业发展与失地农民的矛盾;新引进企业开工投产后和政府服务的需求,形成新的矛盾。这些因环境配套带来的矛盾,是项目建设周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五是高新技术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中心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产品精细度不高,产品品种单一。据统计,全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完成4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下降了4.19个百分点,这与我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吻合。六是中小企业做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供应链管理上,特别是市场供应链。我区多数企业的销售模式就是“提成”,定单定价式,销售人员对市场把握占据绝对主动权,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控制能力很小,制造商管不了销售商,这种单一的销售模式,是企业难以做大的主要原因。水龙王、北辰等企业到达一定规模就难以继续做大,原因就在于此。七是人才问题。机械加工类企业中,由于生产的周期性,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有10余家出现了高级技工短缺现象。新开工的高强标准件公司急需40名技术工人,我们仅提供了20名;北辰、二汽配等企业短期内也出现了技术工人紧缺的问题。八是资产闲置问题。全区有闲置资产47家,土地面积约为843.67亩,闲置厂房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100亩以上的闲置土地2处,30-100亩之间有4处。这些闲置资产,为什么闲置多年而没有充分利用盘活?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从机关本身来看:极少数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全新服务的意识不够强,办法还不够多;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有待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工作思路、重点及措施

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区工业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我们确定了2007年全区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为目标,继续实施“工业立区、工业强区”战略,按照“外引内扶、依法服务、和谐稳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技术进步、品牌建设、环境创新、产业集聚及困难企业重组等项工作,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主要计划指标安排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6亿元,增长18%;销售收入256.3亿元,增长21.5%;工业利税25.9亿元,增长20%;规模企业发展到186家,新增23家;完成工业投入47亿元,增长11.4%。

围绕服务和发展两大主题,重点办好十件事,抓好八项工作。

十件事:

一是抓好信用担保中心运营建设,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建立企业资金需求档案和担保业务档案,研究探索多种担保、反担保方式。对有资金需求而未能实现担保贷款的企业,积极寻求合适的担保方式,帮助解决资金难题。力争年内帮助15家企业解决贷款1500万元以上。继续扩大担保中心自身融资,在争取上级拨款资助的同时,吸收社会资金入股,扩大担保额度。

二是抓好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已建立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做好“产学研”联合文章,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选取1-2家市级研发中心申报省级;在重点骨干企业中,选取8-10家企业申报市级技术研发中心,争取政策扶持。

三是抓好企业技改项目核准备案工作,为企业提供抵税服务。国家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项目,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企业当年没有新增所得税或新增所得税不足抵免设备投资的40%的可连续抵免5年。对具备条件申报的企业,随时办理。

四是抓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为企业提供资金服务。依据《济南市工业发展引导资金实施办法》、《济南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每年帮助一批企业申请发展资金。

五是抓好企业品牌建设工作,为企业提供形象服务。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市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计划年内争创省市级名牌产品10项,“济南名牌”著名商标各10个,品牌企业5处。对新获得各级品牌的企业争取奖励资金。同时做好企业品牌建设资金的申报争取工作。

六是抓好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为企业提供经费服务。积极为关闭范围的五小企业争取工作经费补助,并为利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争取优惠政策。

七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对在建项目做好协调服务,促其尽快投产、达产,重点做好鲁联、志友、民天、高强等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已签约的项目抓紧开工建设,同时做好项目的储备。

八是抓好经贸门户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为企业提业政策、法律法规、融资担保、企业管理、人才引进、产品展示、商品供求、招商引资等信息服务,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全区企业构筑加快发展的信息平台。

九是抓好企业家协会建设,为企业家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每年举办一次经济论坛或讲座,组织企业家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展在心理、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家联度会议制度,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联系,促进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区企业家篮球竞赛,丰富企业家业余活动。针对水暖通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力争年内建立压力容器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保护市场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十是抓好困难企业工作,为困难企业和职工搞好服务。积极协调劳动保障、民政、工会等部门及有关企业,为困难职工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解决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技能培训及再就业问题。抓好困难企业的稳定,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避免或减少案件的发生。继续加强对各困难企业管理小组及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各困难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多措并举,盘活现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项工作:

一是抓好工业生产调度工作。加强对规模企业的监测监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在掌握大量经济运行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分析、分类、汇总、预测预警工作。主要搞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度分析、重点产品的市场形势调度分析、主要原材物料价格及供求情况的调度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确保企业稳定协调发展。

二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坚持“外引内扶,全新服务”的工作方针,围绕“四大产业”发展,优先引进“大、高、外、新、强”项目。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招商,对手续较完备的闲置资产专门管理,通过招商,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对厂房厂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的企业,帮助寻求合资合作伙伴,尽快使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力争闲置资产利用率达50%以上。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鲁联、高强等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积极优化建设要素,抓好施工质量,争取早日竣工投产、达产;对已签约项目严格按承诺履行合同,讲究诚信,积极帮助企业办理项目报批、征用土地、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对正在洽谈的项目,采用跟踪战术,加强联系,力争早签约、早落实。同时,通过恳谈会、推介会等形式,广交客商,洽谈储备一批新项目。力争年内新引进过亿元项目2-3个。

三是抓好技术创新工作。首先,抓新产品开发。在各企业逐步设立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推陈出新,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其次,抓信息化。重点做好企业的核心业务、主导流程和人的信息化,不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第三,抓名牌。在注重产品质量和争取各类标准认证的基础上,加大品牌设计、定位和宣传力度,及时申报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扩大产品影响力。第四,抓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的发挥,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抓好规模企业发展工作。对30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调整,添加具有强大发展潜能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测,了解企业资金、技术、用地等各方面需求,尽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抓好规模以下企业的发展培植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加入到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和生产配套体系,借助大企业的市场、技术和品牌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壮大一批专业配套企业,新增一批规模以上企业。积极做好规模企业的申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尽快纳入规模企业统计范围。力争年内规模企业突破200家。

五是抓好节能环保工作。适应节材、节能、环保、生态、智能要求,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支持桑乐太阳能真空管生产企业和地源空调生产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各类节能政策,帮助企业依法享受减免税政策;积极应用高科技、新工艺,开发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及环保型涂料等新产品;大力推广利用黄河淤泥、粉煤灰、碎石粉制砖产业。

六是抓好载体建设工作。继续完善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功能,紧紧抓住新一轮国外机加工产业向国内转移,南方资本向北方转移的良好机遇,实现资源、产业、人才聚集。加快志友、鲁联等在建项目建设,保证按期投产见效,充分发挥济柴、重汽、沃德、捷迈、北辰等核心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做大做强山东中西部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大对经济开发区南园的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吸引为经济开发区配套的项目落地,形成对马山、孝里、双泉等乡镇的辐射带动。充分发挥水龙王品牌作用,抓住104国道拓宽改造的良好契机,搞好水龙王工业园的布局规划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一水一山一圣人”旅游黄金热线,抓好万德镇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等特色产品,形成辐射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的长清南部工业园。抓好园区招商的同时,注重园区内老企业的规模发展和品牌树立,形成载体建设与老企业发展的互动效应。

七是抓好都市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工作。围绕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现有主城区的城市建设,以104国道为轴,突破发展以总部经济和孵化经济为主的都市经济。借助山水、佳宝、重汽等集团的带动作用,建设财务结算中心、培训中心、市场营销中心。借助大学科技园入驻高校的科研专长,建设学研产一体化的研发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充分挖掘高校实用新型科研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企业与高校“双赢”。

八是抓好机关建设工作。首先,抓好思想建设。继续坚持机关学习制度,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政策和业务水平,增强依法服务的自觉性和稳定发展的责任性。其次,抓好职能建设。把充实和履行职能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强化基础工作,抓好日常工作。第三,抓好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一系列“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克服和解决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机关工作规范、高效运作。第四,抓好党风廉政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坚持以身作则,抓好班子建设,带好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从政行为;加强宣传教育,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总之,在机关建设上,坚持不断开拓创新,在创新中加强改进,在创新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各项奋斗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上一篇:音乐鉴赏教学论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