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时间:2022-10-23 08:41:12

谈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很重要。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习无拘无束,没有任何思想报复地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下面就来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1 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1.1 小组合作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它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推动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上学生同伙群体的资源得到了充分重视并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事先自我价值的自信。

1.2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互帮互学,这有利于开发课堂的人际交往资源,有利于尽力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并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自然会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从而自始至终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

1.3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事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时间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老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级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1 必须建立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的组长。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4-6人最适宜。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尽可能的考虑到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他的异质性。同时,要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口齿清楚、说话流利、乐于助人的学生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

2.2 要创设情景,给学生设计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情景创设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在相对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拓宽了思路,人人都有机会开口,通过合作学习的交流活动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 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语文学习是语言交流的学习,没有合作,就无法交流,反之也一样。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交流技能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评价;学会质疑,特别是在讨论一些话题或阅读文章时,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更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更正自己的想法;组长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活动(比如进行“做调查”、“讨论学习”、“阅读文章”、“角色表演”等活动时),能根据他人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当然也可以是轮流组织,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另外,要发扬民主,引进竞争,激励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同学间的合作效能。我采用了一系列的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甚至采用实物奖励。

4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一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而定。有时可以是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某种任务;有时可以是分工协作,每个人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有时可以是小组成员相互切磋、讨论、解决某个问题;有时可以是小组相互传经送宝,交流总结学习经验。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可以开发同伴群体资源,解决个别差异,有助于因材施教,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上一篇:自主探索与“做”数学 下一篇:让音乐为语文课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