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账户制的适用性探析

时间:2022-10-23 07:50:05

名义账户制的适用性探析

摘 要: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到现在,优势与问题并存。个人账户的做实给国家财政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问题显示现今不是一个做实账户的好时刻。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问题与"名义账户制"欧亚六国成功实施的条件,然后再根据中国实施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从而提出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名义账户制进行适当的变形和改造。

关键词: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名义账户制 过渡性名义账户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型进程不断加速,成效较为显著。1993年"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和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首次被提出;1997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将个人账户确定为11%;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目前,我国的保险制度正逐渐向建立统账结合,做实个人账户过渡,但对如何做实,何时做实个人账户各方意见不一。依靠中央财政支持,中央、地方和个人按比例做实个人账户的做法在现实中遇到了严重的阻碍,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我国"老人"与"中人"人数庞大,而依靠国家社会统筹积累的养老基金又十分有限,致使了养老保险金收支不平衡、收不抵支的情况时时产生,尽管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不断加大,但仍不能填补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因此不得不动用到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从而产生了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且日益严重。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对外的《中国养老金保险发展报告2013》,个人账户空账额超过2.6万亿元,远高于2011年2.21万亿的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因此做实个人账户任重而道远。

(二)现今做实个人账户面临的困难

对个人账户的改良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回到当初建立制度时的初衷,做实个人账户,但做实账户困难重重。困难主要有以下两各方面:

1、转型成本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且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必定会随之提高,国家一定会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以鼓励居民消费,拉动内需。因此,刚性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显然是无法适应的。

2、措施实施困难

至今为止,政府尝试的各种措施有: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变现固有资产,扩大养老金覆盖面,提高个人缴费比率等,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1)财政拨款,杯水车薪

多省市的个人账户规模不断下调,国家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大,负担也随之加大。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改革工作具有较大难度。

(2)提高缴费率,弊端重重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国的养老保险费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我国居民享受的待遇却远远不如其他发达福利国家。高缴费率直接打击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雇主希望减少待遇性支出,更倾向于雇佣非正式员工,甚至逃避缴费,这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3)覆盖面难以扩大

国家一直致力于鼓励民企参加养老保险工作,但费率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使企业与个人一再止步,也使提高覆盖面的政策不断遭受质疑。

在做实个人账户上,困难重重,此时欧亚六国引入的名义账户制发展的良好势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二、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的涵义及其实施条件

(一)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的涵义

名义缴费确定型现收现付制(NDC)是由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养老保险基本模式的一种创新,即名义账户制或记账式个人账户制,是指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的一种混合模式。

首先,从融资的方式来看,"名义账户"制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基础之上的,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DB型现收现付制,因为"名义账户"制建立的个人账户只是"名义上"和"模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即"资本化"的积累制。然后,从养老金给付的条件和规则来看,虽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是"名义"性质的,但在退休时却变得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成为计发标准的根本原则。退休金的给付标准严格按"DC型积累制"规则运行。一般来说,养老金给付的标准主要取决于记入个人账户缴费的积累、"名义资产"的投资增值、"名义资产"转成退休年金的计算公式、退休给付指数化的公式等,上述4个因素的合计便可得出养老金给付的总额。

(二)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的实施条件

第一,政府大力的支持,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去向民众宣传并进行民意调查。一项政策的实行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然后民众才会得以了解并支持。波兰在进行养老金改革时,政府非常重视改革宣传的重要性,向全社会解释现存保障体系的不可持续性以及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且还进行了广泛民意调查,组织研讨会,建立网站,使改革能够得到民众的了解和支持并最终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建立独立的储备基金。可以稳定未来缴费率的波动,通过较高的公共养老金缴费率来形成公共储蓄,弥补私人储蓄的下降。瑞典自1960年ATP制度建立以来,政府确定的缴费率要高于养老金支出融资所需的费率,每年养老金收支盈余积累起来,形成养老储备基金。波兰的储备基金是由第一支柱中的所有余额、私有化国有资产的收入,再加上2002-2008年间从养老保险总缴费额中提取的1%三部分组成,为了应对未来人口数量波动引起的退休人数增加而提前进行筹资①。

第三,提供最低保障养老金。瑞典建立了旨在消除退休人员生存危机的基本养老金,以是否是瑞典居民为条件,从而确保瑞典老人退休后都能够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这笔资金来源于政府税收,降低了养老金制度的支付压力②。拉脱维亚也提供最低保障养老金,最低养老保障养老金的标准与缴费工龄挂钩:在工龄少于20年、20-30年之间和30年以上3种情况下,分别用系数1.1、1.3和1.5乘以当年国家社会保障津贴的标准。

第四,有延长退休年龄的效果。名义账户制的筹资模式是现收现付制,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当前的退休者,提前退休在减少缴费人口的同时还减少了养老金的收入,可能会造成中短期的收支失衡。因此,欧亚六国在新制度里规定了最低退休年龄。吉尔吉斯斯坦的一些修正法案规定到2004年6月实现男女公民的退休年龄分别提高3年的目标,即女性58岁退休,男性63岁退休。拉脱维亚还把最低养老金领取年限从女性55岁和男性60岁统一提高到62岁。

三、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在中国实施的条件分析

任何一项制度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都要与当时的基本环境相适应,欧亚六国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优越的基础条件和完善的制度设计,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促使名义账户制的诞生并得到成功的应用,然而,因国情不同,我国并不能简单的套用该套模式。

第一,在政府支持方面,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要对所有的劳动者承担责任,保障群众的生活,保持社会的稳定,同时还要保证社会的发展。名义账户制虽然没有大量的基金积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前年轻然缴纳的保费被直接用于支付当前年老人的养老金,名下的资金账户名义上是"空账",但实际上是"实账",可以较好的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向积累制过渡争取了时间。

第二,在建立独立的基金储备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养老保险、职工的退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办的,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到今后大量职工退休可能承担的资金压力,所以没有个人账户的安排,也没有相应的基金积累。目前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不足,就用个人账户的钱来弥补,个人账户只是一个空账,而严重的空账问题不仅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是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而且随着个人账户"空账"规模越来越大,所要建立的新体制也必将难以为继。

第三,在提供最低保障养老金方面,欧亚六国充分注意到名义账户制缺乏社会互济功能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弱势群体老年时期的基本生活。他们建立了最低养老金制度,其资金完全来源于财政预算收入,最低养老金的资格条件主要是年龄和缴费年限③。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社会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积累的财富也很有限,因此立即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金目前还难以做到。

第四,在延长退休年龄方面,欧亚六国在这方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制定了较为灵活的退休年龄,越晚退休所得到的养老金待遇越高。名义账户制有助于退休年龄的延长,可以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但是鉴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巨大的特殊国情,对于直接改变退休年龄问题比较敏感,所以目前并没有法律文件明确表明可以实施弹性退休。

四、我国养老保险政策转变的可行性分析

将"统账结合"养老保险直接转变到过渡性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第一,名义账户制并没有解决转轨成本的问题,只是延缓解决时间的问题④。名义账户制缺乏内在的收支平衡调节机制,不能有效地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未来的50年里,随着中国老龄化缺失的加重,养老金的支出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定的财政兜底,名义账户制就很难运行下去了。

第二,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模式,如果转向名义账户制必须是全面的系统转变,否则很难成功。这样的全面转变也必然带来新的转轨成本,不利于保证现行政策的持续、稳定性。

第三,在"统账结合"养老保险转向名义账户制后,养老金收益取决于账户累计以及寿命预期因素,公众没有得到未来养老金将会增多的承诺⑤。另外名义账户制中的指数化和年金计算的复杂性,不是普通民众能理解,向普通公众宣传改革内容会寻求普遍支持的难度将会较大。

第四,名义账户制的监管会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名义账户不存在实际资金积累,而只是纯粹的账面记录,增加了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篡改等问题,由于没有实际资金数目,难以建立"账、钱分离"的双向监督模式,容易导致账户信息管理人员的失误、失职甚至违规行为,不利于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保障体系⑥。

名义账户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不能简单的套用,它只能作为一个过渡性的计划,但是最终还是要转向积累制的。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名义账户制灵活性特点,对名义账户制适当变形,使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国内目前的问题,更是能促进做实账户的时机。

注释:

①郑秉文、陆渝梅.名义账户制:波兰社会保障的有益尝试[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3).

②谭卉.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③汪杨.社会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西部财会.2010(5).

④汪杨.社会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西部财会.2010(5).

⑤翁仁木.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不宜采用名义账户制的原因分析[J].就业保障.2010(8).

⑥郑伟、袁新钊.《名义账户制对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贡献和挑战》.第五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论文集.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 [J].《管理世界》(月刊).2003(8).

[2]蔡洁.论"名义账户"制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0(5).

[3]王新梅.全球性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文汇.2005(6).

[4]郑秉文、陆渝梅.名义账户制:波兰社会保障的有益尝试[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3).

[5]谭卉.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6]郑秉文、郭倩.拉脱维亚"名义账户制"运行十年的政策评估--兼评三支柱体系的架构设计.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5).

[7]郑秉文、胡云超.吉尔吉斯斯坦社会保障"名义账户制"运行10年经验与教训[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5).

[8]郑秉文.欧亚六国社会保障"名义账户"制利弊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5).

作者简介:郭蕾(1989-),江苏扬州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方向:城乡社区研究。

上一篇:西安国际物流港务区物流通道构建分析 下一篇: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