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守望者》与《挪威的森林》之比较

时间:2022-10-23 07:38:25

《麦田的守望者》与《挪威的森林》之比较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和《挪威的森林》这两部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以《麦田的守望者》和《挪威的森林》这两部小说为例,以时代和空间交错下迷茫特征对比作为入手点,分析了这两部小说在情绪与张力方面的不同表达,并探讨了这两部叙事手法之特征对比,以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以及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麦田里的守望者》;迷茫特征;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89-02

一、时代和时空交错下的迷茫特征之对比

《麦田的守望者》和《挪威的森林》这两部小说都带有强烈的孤独与迷茫色彩,但是这两部小说在孤独与迷茫特征方面的表达手法不一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著名英美文学家塞林格所著,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以社会视角分析了二战时期荒诞滑稽的社会以及二战过后社会的消极导致青少年的迷茫与困惑。相较于《麦田的守望者》而言,《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著名文学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号称“永远的青春读本”。[1]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以静谧的忧伤音乐、孤寂而忧伤的笔调、作者笔下角色之间的爱恨情仇、作品本身的距离感与空虚感等,将《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孤独与忧伤表达得淋漓尽致。很多读者可以通过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的青春感、忧伤感和距离感感受时空和作者的迷茫。

《麦田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霍尔顿,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里,爱好穿雨衣、戴鸭舌帽,兴趣是在潘西校园广场中嬉戏游玩,对周围的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漠不关心。在同学眼中和亲戚眼中,霍尔顿是一个带着伪善和功利之心面具生活的人。在当时的时代与空间交错下,霍尔顿与同学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求学,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当奥森贝格给潘西中学捐款时,校长的嘴脸就表露无遗,由“趾高气扬”向“卑微屈恭”转变。这时候他的孤独与迷茫是对成人世界的虚伪面具的焦虑、不安与恐惧。与此同时,他在焦躁不安的内心世界里夹杂着自卑的情绪。最后,霍尔顿因为四门功课不及格而被而被开除。在开除之后,富尔顿为了逃避虚假与恐惧的世界,从而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了一场精神流浪与身体放逐的旅行。在纽约的世界里,富尔顿在夜总会见识了“人生百态”,纽约之行让他从以前的虚假与自卑世界里陷入烦恼与苦闷之中。因此,他选择逃离这种恐惧、不安与苦闷的世界,选择到西部去过他幻想的生活,希望用不切实际的行动过上不着边际的生活,用自己幼稚的想法去对战这个“动荡与不安”的时代。[2]

《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是渡边与直子,全篇以渡边与直子之间凄婉曲折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穿插渡边与绿子之间的曲折爱情的故事以及木月与直子之间的友情。《挪威的森林》主要采用倒叙的手法,以渡边的老年生活展开回忆,先是描述渡边与直子之间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哀怨与孤寂。再是渡边与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关系带有浓厚的“活泼”色彩。相较于直子而言,绿子的性格较为开朗,对渡边而言,绿子的出现如同一剂“催化剂”,将渡边内心的压抑和孤寂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带给渡边的感觉是青春与活泼、炙热与美好的世界。因此,渡边在面对活泼的绿子与温婉的直子时,无法果断地做出决断。村上春树对渡边的定义一直是孤寂与落寞、压抑与纠结的形象,他内心想法太多,却不能真实表达出来,直到孤独老去的时候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是一个失魂落魄的影子。《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场景主要固定在“建筑森林”中,这座森林的外衣是一层厚厚的“空虚与冷漠并存”的成人世界,与此同时,这座森林夹杂着狭窄的生活圈与周围庞大的信息圈,压榨的主人公们喘不过气来。[3]

二、情绪与张力的不同表达

从时代和时空交错下的迷茫特征之对比中可以得知,《麦田里的守望者》与《挪威的森林》这两部小说带有浓厚的孤寂与迷茫色彩,也表达出主人公们内心的空虚与徘徊以及周围环境的压迫。但是这两部小说在情感与表达手法上运用的方法却不同,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厚实感也不一致。

就寂寞的舞者而言,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中无时无刻充斥着孤寂与忧伤的曲调,在主人公性格描述方面也带有浓厚的孤寂与忧伤曲调,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出悲剧的色彩。正如甲壳虫乐队的音乐一样,同样表达出音乐人的感伤与抒情,但是留给听者的感受是回味无穷的。甲壳虫乐队对小说主人公而言,具有不可磨灭的记忆,是他们青春时代的最好礼物。这份礼在爱情故事发生的前期以及中期是甜蜜,但是在爱情故事发生后期是落寞、孤独与忧伤。当“建筑森林”被周围环境和世俗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时,主人公们由于习惯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及相处方式而无法与外界人之间进行质朴的交流与沟通,那种强烈的虚无感和寂寞感就会慢慢充斥在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营部作品,也是深受日本青少喜爱的一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里,村上春树不仅将主人公们内心空虚和孤寂以及性格特征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将“建筑森林”周围世人的世俗眼光以及病态的社会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手法主要以“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将主人公的孤寂、世人的世俗眼光、孤独寂寥的社会表露无遗。与此同时,揭示了“人性中幽径而密闭的房子”这一主题的原因,从而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病态社会,也使读者看到主人公们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陷入无限的孤独。如何打破这种孤独、如何避免这种孤独是主人公以及读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就孤独的战士而言,《麦田里的守望者》相较于《挪威的森林》中作者对主人公孤寂的描述与表达手法看,这部小说不仅凸显出主人公霍尔顿孤独迷茫的一面,又凸显出主人公想要摆脱封建传统与约束的一面。虽然在与封建传统约束势力对抗时伴有困惑与挣扎,但是霍尔顿这位主人公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之心,无论是在行动方面还是内心方面。《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西方文学有的一种“孤独”表达形式,作者将主人公内心与精神世界里的“孤独”采用“由表及里”的手法展现出来。而《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之一直子内心的“孤独”是发自骨子里的孤独,甚至是内心封闭式的孤独。村上春树在这部小说中以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孤独、现代年青人的空虚与迷茫、病态社会中世俗的眼光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导致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本身更显落寞与悲凉。《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采用的是后现代主义手法,主要围绕二战之后“垮掉的社会”中青少年的思想以及社会文化脉搏向世人呈现一幅荒诞滑稽的画面,从而突出作品的厚实感。

三、叙事手法之特征对比

《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叙事手法上主要探析主人公的孤独与迷茫,但是作者在孤独与迷茫的特征方面表现的形式不一致。就《麦田里的守望者》而言,作者在描述主人公性格和特征时采用的是“第一视角”。简而言之,主人公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扮演者积极的叙事者角色,主人公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作者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主人公的为人处世以及性格特点都带有作者自身的性格特色。就《挪威的森林》而言,在叙事手法方面带有浓厚的立体感和穿越感色彩,读者在作品中不仅可以品尝出主人公不成熟的爱情故事,还可以看出满怀希望的主人公们在现实的世界里一步步走向迷茫与毁灭。

相较于《挪威的森林》而言,《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手法的表现形式以简洁、戏谑、平白方式为主,不仅将主人公霍而顿叛逆的灵魂、放荡不羁的性格显露无疑,作者还将主人公游离于俗世和田园两者之间的困扰和矛盾刻画得淋漓尽致。霍尔顿虽然最终没有融入到社会中,但是作者将他意图融入社会的心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最后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一个孤独与落寞的背影,渡边的流浪与彷徨在作者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直到直子死亡,作者也没有将渡边与绿子的最后结局进行交代,从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小说不仅在叙述手法特征表达方面不一致,在分析主人公迷茫特征和情绪张力方面的表现手法亦不一致。从叙事手法可以看出当代年轻人的青春特征,从迷茫特征与情绪张力表现手法方面可以看出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深受当时时代印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岳琳.《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孤独迷惘特征探析[J].语文建设,2014(08):46-47.

[2]李垣璋,郑妍妍.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中的悲伤[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71-76.

[3]王万兵.《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现代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05):35-37.

上一篇:基于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 下一篇: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