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孩子逛展览馆去

时间:2022-10-23 07:33:59

困惑:越培养,孩子越远离艺术

儿子从小就对颜色、图形很感兴趣,2岁多时开始特别爱涂鸦,家里的桌子、墙壁、沙发甚至床单上,到处都有他的杰作。我想他也许有这方面的艺术天分,得好好培养,所以在儿子满3岁后,就给他报了个画画兴趣班,一个礼拜3次,每天还要求他画一幅日记画。本来期望儿子在我们有目的的引导下,能更好地发挥他的艺术特长,不曾想后来儿子的画画热情倒是消减了,兴趣班也不愿意去,每次上培训班前总要我们苦口婆心说服一番他才肯上学,这事让我们伤透了脑筋。

惊醒:艺术不仅要培养,更要熏陶

某天,一位朋友回国探亲,我将这事说与她听。她听后试探性地问:“你除了给他上画画班外,有没有通过别的形式来激发他对画画艺术的热情?比如,带他去艺术馆?”“艺术馆?那是大人去的地方吧?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看懂呢?”我很惊讶。

于是,朋友告诉我说,在西方国家,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就像我们周末带孩子逛公园一样,把它当做一种消遣。而这种消遣恰恰能打开孩子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为孩子开启一扇艺术的大门。而中国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往往是给孩子报各种各样兴趣班或者才艺班,将孩子牵绊在课堂与书本上。其实,看展览就是一种很好的艺术熏陶,它如同一个摇篮,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艺术细胞,提升艺术素养。

实践:带孩子去逛展览馆

朋友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决定试试朋友的建议。国庆那天,展览馆刚好举行画展,书画界的朋友邀请我去参观。与先生商量后,我们决定带孩子前往,让孩子身临其境,享受一场活生生的艺术盛宴。

原本以为孩子太小对艺术没什么兴趣,没想到,很快就有一幅朋克风格的画吸引了儿子。他看后指着画上的蛇告诉我:“妈妈,画上的蛇,扭啊扭啊,就扭成绿色的了。”小家伙一边说着一边模仿蛇的样子身子左右扭动着,非常开心。当儿子看到一个矮墩墩的雕塑时,又问我:“妈妈,你看他像谁啊?”长达1个多小时的参观,儿子居然一直饶有兴趣。

从那以后,我经常带着儿子流连于与艺术有关的展览或者艺术馆,而且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儿子开始崇拜起画家来:“哇,画家真了不起,连人的想法也能画出来。”“这个画家真有本事,他画的小鸟跟真的一样……”每当那时,我就会鼓励他说:“你只要努力和坚持,将来也一定能成为大画家的。”渐渐地,儿子学画画的热情变得越来越高涨了。

心得:父母这样做,孩子更有收获

父母要以极大的热情对待艺术展览。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本身对展览兴趣不高,孩子也会觉得索然无味。相反,如果家长对展览充满了热情,孩子无形中也会受到感染。

让孩子自由感知。看展览时不要给孩子讲解太多,更不要对他做过多的限制,可以让他自由地去感受艺术的魅力,比如,可以用手去碰触,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看展览只是让他感受一种艺术气氛,而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教育。

充分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作品。在许许多多的展品里,孩子总能找到一幅或几幅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对于孩子喜欢的作品,我们要给予重视,不妨多向孩子提问,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家长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对作品的评价,让他知道,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不一样。

上一篇:实操建议:众人拾柴火焰高,家家都有“拼资源” 下一篇:当老师批评了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