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23 06:35:24

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工作越来越重要。近些年大量发展的工业园区,给地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工业园区的消防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现阶段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业园区 消防 现状 对策

工业园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其责任涉及到市政、发改、通信等多个政府主管部门,必须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实施才能更好的落实。针对各级政府如何建立消防工作责任制,推进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落实,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把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

依据《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既关注重点而又照顾全面的消防规划,使工业园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公安消防站b备建设能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装备建设等的落实工作; 对新建的园区,坚持从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建设; 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救援需要的,增建、改建、扩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等消防设施,满足实战需要。

二、全面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规范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工作是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依照这一法定原则,市政府也出台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单位和广大公民都规定了相应的法定消防职责。各级党委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应加强对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把对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年度工作考评中。建设部门对企业消防设计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的标准厂房改、扩建时未通过消防验收的,不予相应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园区内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法定

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依法承担本单位消防安全的法律、经济和行政责任,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单位防火安全领导机构,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对本单位火灾隐患的自查自改,建审、验收和开业前检查的主动申报等工作,配备必要的器材,制定灭火预案并加强演练等。

三、依法行政,明确将消防审核、验收作为前置条件

针对有些企业未办理消防行政审批的情况,政府应下发有关加强入园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企业、单位及时补办消防审批手续。消防部门要为企业把好审核、验收关并积极参与园区消防规划和建设工作。要从加强建筑防火工程审核人手,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要主动出谋划策,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

四、严格执法程序,强化隐患整改督查力度

作为消防执法部门,在关系到企业消防安全,涉及到人的生命的大是大非面前,就是要体现出执法如山、誓不罢休的执法力度。依据消防法律,严格执法程序,该关的必须关,该停的必须停,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必须及时申请,强化跟踪监督力度,直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企业的专业指导工作,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规范要求督促企业抓好整改。

五、规范企业的电气设备和消防器材的配备

电气设备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安装保护罩,防止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引起短路而发生火灾。单位应设专职电工,经常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保证用电安全。要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修建可靠的消防水源,并设立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对单位较小或确有困难单独设立的,可以按照“共同出资、互助互利”的原则,共同设置消防水池,不断增加消防基础设施投入。对厂房内的灭火器材的配备设置应严格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配置。

六、强化消防法制意识宣传,提高各级人员安全意识

政府应积极与消防部门、安监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法制宣传,利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深入企业进行《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企业负责人真正认识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发生事故应承担法律责任。消防部门应强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为达到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的效果,在消防案件的调查处理中应突出传唤法人代表的法律程序,使其真正认识到对自身企业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的违法事实、应负的法律责任和进一步整改中所要履行的职责,既维护了消防法律的严肃性,强化了消防行政处罚的震慑力,同时也消除了顶着不改、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从而使其明确法人代表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法定责任。

七、结语

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发展的同时却不能忽视消防安全工作,更不能人为的制造隐患而忽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做好消防工作非一日之功,做好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滴水穿石,重在坚持,只有坚持不懈,始终把握住园区企业这个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构筑开发区工业园区良好的消防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辛璐君,陈婷,叶凡,劳世琦,翟慧泉,易春良.柳州市工业

园区环境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0)

[2]郑颖,蒋厦,杨康年,廖瑞雪.浅析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

跟踪评价[J].四川环境.2016(05)

[3]李瑛.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6(29)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的途径 下一篇: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