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23 06:32:49

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各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和胃电功率及频率变化的疗效比较。结果: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组,在临床善和胃电频率变化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电功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电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84-01

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是由于糖尿病导致自主神经损伤,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病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约有 50~75% 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笔者运用电针治疗该病,并与西沙必利进行同期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1年。空腹血糖 4.9~14.8mmol/L。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9年。空腹血糖 5.1~116 mmol/L。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取穴:①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②脾俞、胃俞、胃管下俞。除中脘外,均双侧取穴。 2组穴位交替使用。操作方法:针刺得气后。用上海产 G6805-2型治疗仪加电,连续波,频率20次/分,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 1 次,5次为 1 疗程,休息2天,再继续治疗,共治疗3疗程。[1]

2.2 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每次10mg ,每天3次,连服21天。

于完成治疗1周后追踪疗效。

3 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临床疗效标准:治愈:各种消化道症状消失,胃排空基本正常,并能维持3个月。显效:各种消化道症状消失,胃排空基本正常,但不能维持 3个月。有效:消化道症状减轻,胃排空延迟改善。无效:治疗3周后,消化道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胃排空延迟仍存。

3.1.2 胃电功率及频率改变以胃电第I导联餐前功率及频率作治疗前后比较。检测设备为 EGEG-5D2 型5导联胃肠电图微机处理系统。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 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4 讨论

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是由于糖尿病导致自主神经损伤导致胃排空延迟,出现多种消化道症状,如食后胀感,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较少患者存在早饱、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同一患者的症状程度,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传入神经通路敏感性降低有关。由于胃排空延迟而致胃潴留,可有反复胃石形成。当并发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减低时可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如反酸、反食、烧心等),严重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MMC 的异常除可导致上述症状外还可引起小肠和结肠排空异常,引起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2]。

目前一般使用西沙必利治疗,但该药只能促进胃动力而无神经调节作用,必须长期服用,且不宜用于心脏病患者,故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成为目前的临床课题。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消渴、呕吐、便秘、腹泻等范畴,与甘伤脾,脾失健运,以致胃失和降,肠胃壅滞,腑气不畅的病机、表现相似。笔者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治以健运脾胃,通腑降逆,佐以行气之法,选取相关穴位治疗。其中胃俞、中脘、足三里为胃之俞、募、合穴,有报道指出,胃蠕动功能低下患者针刺足三里穴在 B 超显象下出现胃蠕动频率和波幅明显增加[3];配脾俞以健脾,大肠募穴天枢以通腑;佐以太冲行气。使“土得木而达”;胃管下俞又名胰俞,为治疗糖尿病之经验穴。坚持连续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特别是第1疗程刚结束时,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已基本消失或改善,但若第1、2疗程间隔超过3天以上,则患者的病情将出现反跳,不但症状较前加重,而且疗效也很差[4]。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还需继续探讨,如究竟停止治疗后多久胃电功率的提高才会达到高峰,电针治疗的疗效最终能持续多久等,这些都有待以后的研究来继续探讨。从结果来看,电针对该病不仅具有即时治疗效应,而且停止治疗后患者情况继续好转,疗效较西沙必利更为持久,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永昌,刘剑辉等.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25例近期疗效观察.《新中医》,2003年第35卷第2期46

[2] 薛银萍.芒针为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第24卷第4期99

[3] 庄礼兴,陈楚云,郭跃峰.针刺与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05年04期12

[4] 陈振杰,许冠荪,申国明.糖尿病胃轻瘫针灸疗法的研究进展.《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46

上一篇:术前灌肠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