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片蓝天下

时间:2022-10-23 06:22:57

同在一片蓝天下

“全面兵团化”如何推进塔额盆地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

兵地双方如何不分彼此、不分你我,情同手足?

融合之路如何构建兵地情谊?

“塔额盆地经济板块”如何崛起?

4月的塔城,天高云淡。在塔城市博孜达克农场的一块农田里,一台大马力机车正在深翻作业。市农机局局长林乐胜告诉记者,3年前,这里的大马力机车只有5台,现在已超过100台。

“这都是向兵团学习的结果。”林乐胜高兴地说。

塔城市的农机作业质量和技术推广综合水平已连续3年在全地区夺冠,它最初的合作单位就是农九师一团。3年前,塔城市针对农机作业质量提出了“三线兵团化”的目标,很快就初见成效,小麦单产提高了100公斤,玉米单产提高了200公斤。

今年,农机作业“兵团化”的目标已从塔额线、北环线、南环线“三线”推广至塔城市所有的乡村。“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全面兵团化’,”林乐胜说,“这将有助于我们实现‘三品高产化’的目标。”他所说的“三品”是指塔城市主要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和亚麻。

而据林乐胜保守地估计,今年塔城市小麦单产将达到400公斤,玉米单产将达到900公斤,这将进一步缩小地方农业生产与兵团的差距。

林乐胜至今还记得2003年春天的那次农机作业现场会,塔城市118个村的村干部和2000多名农机手,现场观摩农九师机耕手的操作演练……

“多年的互相帮助,地方与兵团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农牧民与兵团职工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林乐胜对此感触极深。

思融合之想

塔城地区辖塔城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乌苏市、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五县二市,通常人们所说的塔额盆地就是指辖区内的塔城、额敏、裕民、托里三县一市及农九师所辖11个农牧团场。

这里曾经是新疆著名的“粮仓”和“油仓”。但是,近几年,塔城地区和农九师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却面临着新的挑战。

从塔城地区和农九师的发展现状看,尽管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还比较低。2004年,塔城地区生产总值列全疆第7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全疆第15位;农九师生产总值列兵团第11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兵团第14位。

因此,加快塔额盆地经济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从区情和师情出发,最有力的抓手就是促进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兵地双方的优势和潜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月11日,塔城地委书记彭加瑞在塔城地区与农九师兵地关系协调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上的一席话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致力融合发展,实现合作双赢,是巩固兵地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农九师党委书记、政委焦明启说。

塔城地委和农九师党委认识到,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要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想方设法整合区域资源,在融合发展中做大文章。

塔城地区与农九师“十一五”规划首次实现了对接。

在区域招商、项目开发、资源利用、政策互惠方面双方实现了共享。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双方实现了共建。

塔城地区和农九师的4000多座温室大棚已共同将目光瞄准了中亚市场。

塔城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王建新在谈到兵地融合发展的未来时,用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双方共同”。

去年9月,双方宣传部门共同组织了以“兵地融合促进经济繁荣”为主题的联合采访活动,采访足迹遍及塔城地区的四县一市、农九师各团场和各大企业。

塔城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建国对“兵团精神”十分熟悉,而在塔城地区,还有一个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不苦熬”为主要内涵的裕民精神,“这两种精神我们都要发扬光大,我们一直都在融合中发展。”

几十年来,农九师和额敏县同处一方热土,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双方至今没有一套标准的污水排放处理设施。

2002年8月,额敏县排水改扩建工程项目得到自治区审批立项,工程总投资2649万元。工程设计新建、改建排水管道27.23公里,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1.3万立方米。主要收集处理额敏县城镇、农九师师部所在地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额敏县自来水公司党支部书记闫新敏告诉记者,此项工程由兵地双方共同投资、利益共享。从立项到施工,都是共同协作,统一规划,统一施工。

2004年底,兵地双方共同投资435万元,首先完成了塔额公路西经农九师至污水处理厂7公里的排水主管网建设。今年,总投资8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已经启动,由农九师和额敏县两家共同出资。目前,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塔城地区是包括农九师在内的一个整体,农九师的发展是塔城地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双方的关系不是两家人的关系,而是一家之间不分彼此、不分你我、情同手足的关系。”彭家瑞说。

筑融合之路

塔城市二宫镇上塔斯肯村位于城市西郊,距市区2公里,一六三团大果园与上塔斯肯村三面毗邻。就是那2公里的路,曾经让上塔斯肯村的村民和大果园的职工苦不堪言。

“老路要拐几个弯,春天一化雪,路上的水像渠道一样。”村委会主任周建新告诉记者。

2004年7月,一六三团投资30万元,将这条“水泥路”改造成笔直的柏油路。这条路不仅解决了上塔斯肯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也为大果园的农副产品向塔城市的运输、销售开辟了一条“捷径”,双方对此都十分珍惜。

这条路修好后不久,上塔斯肯村村民孙志展就买了辆“小四轮”,一边种地,一边跑运输。他家就住在路边上,“路好了,人往路上一站,心情都舒畅。”

大果园职工罗建军、罗永军兄弟俩各自种植了20亩桃园,他们每年采摘的10多吨小蜜桃、五月仙桃、蟠桃等,仅在塔城市就销售一空。女职工王新春种植了20多亩草莓,收获期不用出家门,草莓就被塔城市的水果商们抢购一空。

一六六团与塔城市恰夏乡将要共建的“锡恰公路”也是一条融合之路。“锡”取自一六六团所在地“锡伯特”,“恰”就是恰夏乡。

这条路全长11.5公里,有8.5公里在恰夏乡境内。当初,恰夏乡争取的项目是修建一条通往塔城市的非等级道路,而一六六团争取的项目是等级道路。

3月9日,双方代表在最短时间内签署了一项协议,决定共同修建这条道路,目前,道路前期勘测和放线任务已全部完成。

“锡恰公路”将于年内完工,将与塔城市北环路相接,与地方3个乡贯通。

一六六团副政委王维信为记者画了一份示意图,届时,一六六团到塔城市的路程将缩短24公里,而农九师东线的团场都将有一条通往塔城市的“捷径”,这条路将成为农九师东线和西线团场与塔城市、额敏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塔城地区客运公司也沿着兵地之间的道路驰入各农牧团场。去年年初,客运公司开通了发往一团的客运班车,不仅将团部、也将基层6个连队连接在了一起。因此,位于一团上游的乌拉斯台水库成为旅游旺季塔城市民最好的休闲场所,兵地双方的往来增多了,双方的经济也得到了拉动。

一六三团地处塔城市西郊,团场与塔城市、巴克图口岸连为一线,得天独厚的地缘和交通优势为团场发展城郊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团场积极引导职工调整产业结构,大量种植无公害瓜果蔬菜,进行特色养殖,每年为市民提供大量的绿色食品。目前,这些特色种植和养殖收入已占全团职工总收入的40%以上。

炼融合之金

农九师绿翔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畜牧业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绿翔”牌优质排酸分割牛羊肉、野菜、饺子等系列产品已有60多个品种,在疆内外9个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分公司。

“我们收购的原料有80%来自地方。”公司总经理黄超告诉记者。

去年6月28日,海川乳业集团塔城分公司正式投产。这家年加工生产70吨奶粉的企业,是塔城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为解决地方和兵团奶牛养殖户卖奶难而建立的。

一六三团七连共养奶牛457头,占全团奶牛养殖总数的90%。前几年,养殖户主要把牛奶销售给市民小家和几家小型冷饮厂。冬天,牛奶销售困难,不少的养殖户将鲜奶喂猪甚至倒掉,一度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海川乳业投产后,公司与七连的养殖户签订了鲜奶收购合同,不论刮风下雨,每天早晨都准时上门收购鲜奶。如今,七连每天为海川乳业提供鲜奶2吨多,已成为海川乳业集团塔城分公司的鲜奶主要供应基地之一。

额敏县鑫田亚麻厂有40%的原料来自农九师一六五团、一六七团、一六八团,双方已形成稳固的“企业+基地+职工”的合作伙伴关系。

红花,因为含油率和亚油酸含量高,被专家称为“花中之王”,也是裕民人心中的县花。该县每年红花的种植面积都在16万亩左右,占全县播种面积的35%以上。

2004年,裕民县玉什哈拉苏乡党委与一六八团在解决双方有争议的6000亩土地上达成共识,共同开发使用3000亩旱地,作为红色产业种植基地,共同发展红花产业。

绿翔糖业公司是疆内较大规模的一家甜菜糖加工企业,日处理甜菜6500吨。自2003年以来,在实现种植户与公司双赢的同时,绿翔糖业收购地方甜菜20.55万吨。

公司每年有40多万吨的甜菜拉运量,10余万吨的砂糖和4000吨颗粒粕、5000吨酒精等产品的外销量,运输费用每年高达1200万元。这些产品的外销带动了额敏县运输行业的蓬勃兴起。

前不久,绿翔糖业公司与塔城3县一市的甜农签订了45万吨甜菜收购合同,比去年增加了33万吨。绿翔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几年来,正是把握了公司和种植户的内在关系,以市场为纽带,将双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最终达到了双赢。

“经济发展应互为龙头,互为基地。”魏建山对此深有体会。他目前的身份是额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他是去年塔城地区与农九师交流挂职的副处级干部之一,此前,他任一六八团副团长。

专家指出,塔额盆地拥有天然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是最有条件进行规模化有机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原料生产的地方。自治区高层也指示将这一地区建成新疆重要的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和优良的畜牧产品原料基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塔额盆地经济板块”已呼之欲出,塔城地区和农九师无疑是“塔额盆地经济板块”的重要成员。而这一全新的经济板块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要以共同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空间。”彭家瑞指出。

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双方找到了两个共同优势和一个互补优势。两个共同优势是,依托巴克图口岸向西开放的区位条件和地缘优势;塔城盆地的大农业优势。互补优势主要是塔城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兵团经济和人力资源组织化程度高、人才和技术基础较好的优势。

“把这些放在区域竞争的大环境中去认识,那就是:分则弱,合则强。”彭家瑞确信。

目前,塔城地区已确立了建设五大工业基地和五个重点园区的蓝图,农九师的发展已融入其中。双方还将编制一批符合兵地发展实际,有较好市场前景,对兵地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优势项目。双方已达成共识,在项目实施建设上,谁条件成熟谁上,谁优势突出谁上。双方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达成共识,只要是兵地共同受益的,地区有的,农九师不再建设;农九师有的,地区不再建设。

无疑,一道独特的融合风景,已在塔额盆地的绿草蓝天间展开。

上一篇:贿 赂等 第6期 下一篇: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