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米非司酮在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3 04:23:16

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米非司酮在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100

摘 要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米非司酮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多点(即患侧局部、输卵管基底部及距宫角妊娠病灶根部1cm的宫底肌层处)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口服米非司酮45例为观察组,未用垂体后叶素及米非司酮的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垂体后叶素 米非司酮 持续性异位妊娠

笔者采用垂体后叶素多点预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降低了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8月收治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病灶部位在输卵管的峡部或壶腹部,手术前并未发生破裂,90例患者均不存在重度贫血、高血压、心、肺疾患及盆腔严重黏连。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研究组入院即口服米非司酮150mg,均在腹腔镜下分别于患侧局部浆膜下、系膜基底部及距宫角妊娠病灶根部1cm的宫底肌层处预注射垂体后叶素;然后行开窗取胚术,术后继续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日,共6天;对照组45例均行传统腹腔镜下开窗取胚术,不使用垂体后叶素及米非司酮。两组患者的停经时间、血β-HCG、年龄、婚育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衡可比。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使用的腹腔镜器械也相同。由同一组手术人员进行,固定的人员记录手术时间及估计出血量,手术设备:德国史塞克腹腔镜等。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常规腹部消毒后铺巾。于脐轮下缘及左右下腹分别做10mm、10mm、5mm穿刺孔。根据妊娠着床部位及类型判断是否具备保留输卵管的条件,研究组术中采用的方法是,先用腰椎穿刺针由患侧腹壁进入腹腔将垂体后叶素6U+0.9%氯化钠20ml分别注射于患侧输卵管膨大基底部、病灶浆膜下及距宫角妊娠病灶根部1cm的宫底肌层处这三点处,待输卵管表面变白及子宫收缩后,使用单极电钩电凝沿输卵管的纵轴切开患侧输卵管浆膜直至管腔,切口与妊娠包块长度一致,胚胎混合血凝块通常是类似包膜完整的组织块,沿假包膜外缘用生理盐水慢速地冲刷,完整剥出组织块,将组织块用勺钳取出。大部分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小部分有创面出血,配合电凝止血。与研究组不同的是对照组在手术时不进行垂体后叶素注射,而是直接切开妊娠部位输卵管壁,吸出或钳出胚胎及绒毛组织,对照组在手术中创面有明显出血,同样采用电凝方式进行止血,如果止血失败则实施输卵管切除。检查无出血后冲洗盆腔。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胶囊5mg,1次/日,共10天,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β-HCG下降情况,术后3天和7天复查血β-HCG。1周后每周复查血β-HCG,直至正常。术后3天测β-HCG水平,β-HCG下降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 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进行分类资料的比较,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两组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讨 论

近年,宫外孕的发病逐年增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腹腔镜保守手术。采用入院即口服米非司酮150mg灭胎治疗,可使异位妊娠病灶与管壁分离,使手术易于操作,出血减少;腹腔镜手术中开窗前先应用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预处理,有效的减少了出血,保护了输卵管,术后继续服用米非司酮,杀死活性绒毛,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研究显示,在实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手术,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法与单点注射法相比,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而且能更好的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中输卵管电凝[1]。本次研究是在输卵管切开手术前采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注射部位包括患侧局部、输卵管基底部及距宫角妊娠病灶根部1cm的宫底肌层共三处,通过这一预处理可以使供应输卵管的血管收缩,能够实现术中的有效止血;输卵管线性开窗后,由于输卵管肌层收缩,妊娠组织极易剥离,部分妊娠组织甚至自行脱出切口外,此时边用生理盐水冲洗边钳取组织,创面基本不出血或仅呈点状零星出血,稍作电凝即可,操作简便,病灶易完整取出,减少了滋养细胞残留机会,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进一步杀死活性绒毛,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已广泛应用于输卵管妊娠,实用价高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志俏,陈术.手术预处理对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64-3565.

上一篇: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对比分... 下一篇:浅谈如何突破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