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放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时间:2022-10-23 04:10:21

园林施工放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摘 要:分析了园林施工放线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园林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放线;全站仪

1 园林施工放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地勘察工作有待加强

工作人员在园林施工放线过程中没有针对园林工程地形做好实际勘察工作。由于园林工程的涉及范围较广,存在各类复杂的地形,而且设计人员也会根据实际地形及周边环境进行图纸和方案的设计,以提高园林工程的美观性和实用性。然而放线工作人员却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标高工作,导致放线难以真实地体现园林区域地形的变化,不利于园林工程的施工。

1.2 细节问题注重程度不够

园林施工放线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细节,因此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提高放线质量,还需要解决一些细节性问题。然而很多放线工作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标高放线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复查工作,导致标高错误问题,严重影响了后期施工。

1.3 放线方法和设备过于传统

传统的放线方法主要有2种,即平板仪联合法和方格网放线法,这2种方法主要采用平面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放线施工,不具备立体显示特征,尤其是在复杂地形放线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由于受到施工人员的判断力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会增加偏差的可能性。

2 园林施工放线的改进措施

2.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

施工人员主要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即园林施工放线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为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及施工放线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施工人员只有在全面了解整个绿化工程设计后,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

2.2 充分做好现场勘查工作

施工放线前,施工人员在需要做好现场勘察工作,避免实际环境与设计图纸存在较大的差异,施工人员需要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进行勘测。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控制测量网的方式确定施工放线区域,并结合放线区域实际环境对比设计图纸,最终选择最适宜的放线方法。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地面清除工作,清除妨碍施工放线的事物,确保施工放线的顺利进行。

2.3 确定控制点

施工人员首先要明确定点放线依据,即将某些地物作为控制点,并比对地物点与设计图纸位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则需要及时修正图纸位置,同时施工人员还可以联合设计人员,确定地物作为放线依据。随后施工人员要根据定点放线依据确定基准点和特征线,提高种植点的准确性。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木桩或其他标记物进行控制点的标记。

2.4 放线方法的选择

面对图案简单的规则式绿地,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设计图纸进行距离的测量,并利用灰线进行标记。面对重复布置的绿地,施工人员可以先利用纸板做好模型的剪裁工作,从而结合纸板进行放线。面对复杂的模纹图案,且地面开阔平坦的绿地,施工人员可以直接将设计图纸上的方格线进行放大处理,直接将其应用在地面上,并利用木桩进行关键点的标记。

对于基线和辅线呈现直角关系的绿地,施工人员可以采用直角坐标放线法,即结合现场在设计图上画出方格,并明确方格的坐标和尺寸,最后将其进行放大处理。

2.5 先进设备的应用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能够有效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可广泛应用于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施工单位在利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线时,首先要针对树木进行编号,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区分,如不同品种的树木可能种植在同一区域,因此为了使施工单位在放线中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采用1.1、1.2、1.3、1.4、2.1、2.2……等编号。随后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相关程序找出每种编号的树木群体值。最后施工单位要结合设计图纸确定树木的坐标值,并采用数据转换,将转换结果输入到全站仪中,从而开展施工放线工作。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准备好大量标记物,如木桩,并将标记物进行编号,确保标记物编号与树木编号一致。随后施工单位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环境确定实际地物位置,并将一个作为站点,另外一个作为后视点,随后进行全站仪的架设,架设点为站点。调整好仪器后,利用相关程序进行放线测量工作,随后让全站仪与后视点对齐后,则可利用标记物进行标记。

参考文献

1 单选丰,杜雄健.略谈全站仪在园林施工放线中的应用[J].才智,2014(22)

2 聂勇.园林施工放线中全站仪的应用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

上一篇: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思考 下一篇: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