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工具的演变对汉字字体的影响

时间:2022-10-23 04:04:04

书写工具的演变对汉字字体的影响

摘 要:汉字是纪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从上古时期陶片上的刻绘符号到如今形态各异的汉字,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影响汉字字体的因素繁多,而书写工具的演变在汉字字型的变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汉字;书写工具;字体

关于汉字的诞生,古文献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和仓颉“仿鸟兽迹而做书契”的传说。在汉字诞生之前,我国先民主要通过口传心记来交流和记录,也通过对石头的特殊摆放或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来记录事件。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兴盛,人们在陶器上刻划和绘画符号来记录事件,为后来汉字的诞生奠定了字形基础。汉字字体演变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发展并不是人们为了审美需要而主观的改造,汉字字型的演变原因很大程度是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书写材料、工具更迭有关。

殷商时期,王室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文字进行占卜记事,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上启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占卜的内容大多数都与农业生产有关。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所以可以推定,甲骨文,或者说早起文字的出现,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需求。

甲骨文字型受书写工具的制约非常明显,甲骨文虽先书后刻,但毕竟还是要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出字来,甲骨文是用石刀或青铜刀契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因此甲骨文从笔形上看瘦削方折,笔画以直折为主,长短不 一,字体大小不定,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很少圆转。因为用尖刀雕刻,所以线条细而均匀。而为了减少刻的劳苦,简化结构和改变线条形态就成了必然趋势。

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青铜器已逐渐代替石器与陶器占据生活的主导地位,甲骨文逐渐被金文取而代之。金文铸刻于钟鼎之上,金文是把字刻在模子上再烧铸而成,制作工艺和流程复杂,但书写较甲骨文容易些。而有铭之器,一般都是达官贵人祭祀所用,象征着权利和功勋,其制作及其谨慎用心,因此需要书写者精心绘制、从容不迫,于是金文较甲骨文更加的精致繁复。金文的特点是:曲线多,线条粗而流畅,字型趋于工整;字形浑厚质朴,笔道肥粗,团块多。

早期刻于甲骨和钟鼎上的文字由于其材料的局限性,极大的限制了文化思想的传播。有学者把甲骨文卜辞称作“与神祗的对话”。但文字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大量的是与人的对话。我国的先民经过长期的实验与摸索终于研制一种新的书写载体——竹简。竹简多由竹片制成,文字自上而下为一行,将文章所有制片编织起来成为“简牍”,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毛笔的普及直接影响着汉字字型的改变,毛笔有着“蒙恬造笔”的传说,但其实毛笔的诞生要早大约2000多年。早期的毛笔用来绘制陶器上精美的图案,而且在甲骨片上也发现有朱写或墨写后未刻的字,甲骨文、金文等都先用毛笔书写,最后用刀镌刻而成。毛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最终确定。

竹简与毛笔的配合,催生了新的汉字字体的产生,汉字“破圆为方”,由篆入隶。 隶书被认为是地位低贱的“徒隶”之人,因为要处理太多的简牍,因此发展出一种快速书写的方便字体,也许像今天的“速记”。但久而久之,方便简单的字体在社会上流通起来,逐渐取代了旧的保守的字体。竹简形体狭长,一简只书一行字,简牍使用和书写起来并不是很轻便。书写者为了让读者阅读无碍,将文字的间隔放大,而为了节省书写空间,必须将文字写成扁方,若写成小篆那样的长方形,及易上下粘连,不易辨认。竹简的狭窄书写空间和字间的分割限制,使汉字“方块”形态逐渐明晰。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为流畅富有节奏的书写提供了基础。竹简的形制也对书写过程的用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用毛笔在竹简或木片上写字,水平线条被竹简纵向的纤维影响,通过纤维阻碍,笔势越到尾端越重,形成了隶书水平线条特有的“蝉头雁尾”。汉字的竖直线条因为毛笔笔锋被纤维干扰,而不容易表现,因此汉简隶书“竖直”线条常常刻意写成弯曲状态,以避免竹简垂直纤维的破坏。由此形成隶书的主要特点: 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笔画讲究波势挑法;结构匀称、棱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齐美观;图画性完全消失,字体完全符号化。

三国魏晋时期,纸开始成为汉字书写的新载体。纸张较宽大,造价低,毛笔在纸这类纤细材质上的书写,增加了汉字线条的“游走”、“流动”、“速度”的表现,书写的时候笔在任何方向受阻都是相等的。简牍的限制使汉字笔画仍以平行和垂直为主,而纸张的使用则让汉字增加了大量的斜线笔画。这一点大大解放了书写者的手,手进行书写的方向、角度大大增多,这不但催生了新的字型,同时增加了书写的乐趣,毛笔可以在纸张上震动、提按,出现许多形态不同的笔画,书写变得更加轻松,书写速度与轻重逐渐形成一种韵律,汉字书写此时不仅提高了书写效率,同时产生了行草书、楷书等及有利汉字书写和传播的字体,各个书法家个人情感的投入,产生了风格各异的书体,使汉字书写明显具有了审美属性。汉字在魏晋文人的手中,创造了新的行草美学。王羲之正是这个历史转折时期最具代表的人物,把汉字从实用的功能大量提升出“审美”的价值。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应从这个角度来界定。王羲之《上虞贴》最后三行“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行气的连贯,心事的惆怅迷茫,使文字远远离开了实用功能,颠覆了文字唯一的“辨认”任务,大步迈向“审美”领域。汉字发展到行草,与毛笔和纸张配合是分不开的。

楷书在唐代成熟后,雕版印刷随即诞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推广在文明传承和文化传播中是一项重大事件。从此,绝大多数文字组成的文献、资料,由“印”取代了“写”,人们更多的接触到的是“印刷”的字体而非“书写”的字体,这种印刷的字体虽是楷书,但非常整齐划一,这种规整的字体更有有利于密集,准确的传播信息,即“宋体”、“仿宋体”。快速雕刻是宋体字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了适应大批量印刷书籍的需要,刻工匠们不得不多刻快刻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不妨碍文字大的结构、形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重复用刀,变多刀为少刀,变曲线为直线,变复杂为简单,以减少揍刀次数。印刷字体受到印刷材质的较大影响,雕版印刷中的文字笔画会受木纹的肌理影响;活字印刷中,活字因活字材质的纹理、吸墨性等的区别而有所差异。雕刻所使用的工具大小形状各异,同样影响着字体的呈现。起落笔的棱角,应是宋体字的最大的特征,它是雕版刻工们在长期的刻写过程中对唐楷的笔画进行归纳化处理,形成的特有的装饰化特征,是刻刀留下的韵味。

如今我们已迈入互联网时代,汉字的书写已更多的转向电脑输入,从环境和文化的因素来看,书写工具对汉字字体的影响已微乎其微。“书写”越来越被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所取代,穿越历史长河的各种汉字字体,如今都成为我们创造各种艺术风格和展现个性特点的“设计素材”,在创作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汉字字体。汉字字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而同样变化的是汉字的“书写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明君 著 中国美术字史图说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年版

[2]蒋勋 著 汉字书法之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3]任平 著 说隶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作者简介

金珑(1988-),男,江苏省丰县(籍贯),现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

上一篇:一如少年的坚持 下一篇:传统语法对介词短语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