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列夜曲的音乐特点及弹奏技巧

时间:2022-10-23 03:46:25

福列夜曲的音乐特点及弹奏技巧

夜曲的首创者是爱尔兰音乐家约翰・菲尔德(1782年―1837年)。波兰作曲家肖邦最先继承了菲尔德夜曲的传统,把夜曲发展成为一种情深意远、形象丰富而富有浪漫气质的体裁。之后法国作曲家福列也在夜曲这一体裁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一共创作了13首夜曲,这些作品是福列创作年代跨越最长、其钢琴作品创作的核心部分。

肖邦的钢琴音乐具有异常新颖、细腻的织体,独具魅力的旋律和色彩,丰富的和声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肖邦风格”。而福列的创作几乎囊括了所有音乐创作领域。他不仅广泛地继承了各时期、各种音乐风格的优良传统,而且还显露出20世纪的新奇风格,在法国音乐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这一历史时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辈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预示了后来的印象主义音乐。

一、福列夜曲的创作背景及分期

福列夜曲按照创作时间和风格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夜曲NO1―NO5(1875年-1884年)。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偏向对前人作品的模仿,由于求学阶段接触到大量巴赫、莫扎特的作品,因此在作品中呈现出动机式的发展手法,尤其喜欢用节奏模仿的形式展开乐段,例如OP37。同时受肖邦、李斯特等人影响,此时的作品旋律优美,曲风忧郁,伴奏织体丰富,表现手法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特质。此时作品旋律具有歌唱性特点,和声色彩精致丰富,曲式多为单纯的ABA’三段。

中期:夜曲NO6―NO8(1894年-1902年)。这个时期音乐兼具活力与忧郁的双重气质,情感的表露也越来越强烈,此时乐曲结构庞大、复杂,经常出现交替节拍。例如OP63,在这首作品中拍号出现了8次更替,这样的节拍设计,将节奏的律动改变,使节奏看上去规整的同时也不失弹性与自由度,大大地加强了音乐的张力。三连音的频繁使用带动乐曲中复节奏的出现,3对2的组合,打破音乐的平稳进行,给人以摇曳的感觉,音乐表现更加丰富。缜密的节奏考量,造就了极富感染力的音乐风格,例如OP63。

晚期:夜曲NO9――NO13(1908年-1921年)。进入20世纪,福列的作曲手法在经历几十年的历练至此己炉火纯青,音乐中流露着成熟、内敛与深沉。此时的作品逐渐摆脱磅礴的气势,不再追求庞大的声响,有种“孤芳自赏”的美。旋律线条硬朗,很少出现华丽的装饰,尽管音符的使用很节制,但多声部的创作时常可见,和声的运用更加大胆,有时甚至会出现刺耳、不谐和的音响,接近早期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此阶段作品音域大多集中在中音区域,推测应该是受到耳疾影响所致,音乐素材简洁。

二、音乐语言特点

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福列夜曲的旋律无论在早期还是中后期都保持了无比的流畅和极至的华美。年轻时期是福列精神生活的幸福时期,创作中一直被高度的热情所驱使,手法自由奔放,音乐充满了生机和对美好的向往。这时的旋律自由、舒展,应用了很多的和弦外音,大量的华彩走句和琶音。在福列中后期作品中,虽然大量的色彩性和弦和不和谐和弦被应用到作品当中,调式调性变得模糊不清,但旋律依然空灵、高远、平和、含蓄。没有外露的大喜大悲,只有内敛的自制和含蓄。

福列的音乐不仅表现手法和发展方式简练,而且对织体的应用体现出多声部线性思维的特点,他总是喜欢把很多的线条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具有隐伏声部的旋律,通过不同节奏体现他多声部的特点。

福列节奏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的。大量的复合节奏和节拍的应用,使节奏充满无比的流动感,增强了旋律的流畅性。同时,节奏组织手法的集中,又使他的作品具有理性的魅力和逻辑上的连贯性。

福列的和声大胆而新颖,九和弦和十三音和弦等高叠和弦的应用随处可见。和弦运用精巧,大量使用飘忽不定的色彩性和声,这些和弦的解决又出人意料,使得这些作品在听觉上调性模糊,突破了原有的调性的感觉。

三、福列夜曲的弹奏技巧

福列的十三首夜曲虽不着重技巧的展现,但弹奏起来并不容易。法国钢琴家玛格丽特・隆曾言,福列或许是我们最伟大的音乐诗人,他的钢琴音乐是从灵魂深处传达出来的,用最敏锐的讯息感动我们,使我们陶醉。弹奏福列的音乐除了需要具备完美无缺的技巧外,还需拥有独立且恰如其分的指力,及全盘地熟悉钢琴各种音色。弹奏者唯有熟练各种技巧后,才能在不受技巧不足的限制下,体会福列音乐的美妙。

1、音阶、半音阶与琶音

在弹奏福列夜曲时,音阶、半音阶与琶音是最基本的弹奏技巧。以第二号夜曲之第八十五至八十六小节为例,福列在此就利用了双手六度音阶上行作为过渡乐段音型。建议在弹奏类似乐段时,可以改变节奏型态或是重音的方式来练习,弹奏时双手速度与触键需一致。

2、不规则节奏

三对二或是四对三等不规则节奏,是福列非常喜欢使用的节奏型之一,他经常使用此种节奏型态,来使乐曲中各声部间更具互相拉扯的张力。在十三首夜曲中,时常可见不规则节奏的踪影,第三号夜曲即为众多例子之一。

不规则节奏的运用,在第十三号夜曲中则呈现出更丰富的样貌,在第七十八至一百一十八小节处,福列巧妙地在将三对二的不规则节奏嵌在三声部中。建议弹奏此处时,除了留意不规则节奏之节拍外,还需留意各声部间线条的延续与音量的均衡。

3、同音反覆

在第一号夜曲中之第九十一至一百一十三小节处,福列安排了非常精彩的同音反覆技巧,在此乐段之前三小节中,原本只是单纯为左手1、2指轮流弹奏同音,搭配右手音阶之技巧,但自第九十四小节起,同音反覆的弹奏提升为需双手交替弹奏同音的高难度技巧。建议在双手轮流弹奏同音时,要特别留意音色与音量的一致,才不会破坏由同音反覆所构成之旋律的流畅性。

4、连续音程

除了同音反覆的技巧外,福列也会利用连续音程的方式,来增加乐曲织度之厚度,例如在第五号夜曲中之第四十九至五十三小节间,福列即将中间线条设计成六度音程的伴奏形式。

5、连续八度

福列非常喜爱将主题旋律重复多次,音域上的变化与连续八度的弹奏,则为福列再次呈现主题时最常使用的变化手法。在此要提醒弹奏者,在连续八度的弹奏指法上,为了要维持旋律线条的圆融,建议以连续4、5 指穿越弹奏的方式来代替踏板的使用,以避免虽因利用踏板达到旋律圆滑的效果,却因旋律中的小二度音程,造成不和谐的音响,而使得整段旋律显得混浊。

6、手指扩张

除了大音域运指的技巧外,手指扩张也是在福列夜曲中常见的技巧之一,例如在第七号夜曲中的第十五至十六小节处即为一例。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塞尚绘画的视觉特征 下一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