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学和巫术为进路探索中国人的宗教

时间:2022-10-23 02:47:30

以儒学和巫术为进路探索中国人的宗教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宗教上的多样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千年留传下来的儒学精华与中国民间的巫术信仰体现了中国人内心中的宗教情怀。

关键词:儒学;巫术;中国宗教

在欧洲、印度和中国这世界三大文明体系中, 唯有中国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最模糊。熟悉制度性宗教的西方人,会自然地将中国人看成是迷信的,并拒绝承认中国人的实践是宗教的一部分。“中国是没有宗教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不迷信宗教的民族。”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所持的观点,恰恰反映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中国宗教的基本态度。[1]

一、儒学传统

在古今中国真正取代宗教的教义、强大的神职势力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并维持社会运行的,是世俗取向、持不可知论的儒家传统。

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世俗的。中国没有产生过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中国人的世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源自以为古代哲学家的教诲,这便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当时政治动荡,诸侯混战,统治中国的周朝日渐衰微,无力管辖争夺权力的诸侯,任凭贪婪和暴力恣意肆虐,大一统的天下再次陷入混乱。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然而在当时混乱的环境下他的主张不能让一个国家迅速致富称霸,以至于他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他的目标,未能找到一个君主能推行他的主张,但是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而重大的。[2]

儒教是否是宗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宗教的定义。杨庆腋出的定义是:“从一个宽泛的视角来看,宗教会被看成一个连续统一体,从类似于终极关怀,有强烈情感特质的无神信仰,到有终极价值、完全由超脱自然实体所象征和崇拜并有组织模式来支撑的有神信仰。”从这个定义来看,在有神论意义上的儒学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宗教,但是从社会政治教义上来看,儒学是有宗教气质的。孔子着眼于现世,肯定的是一种社会守则,而不是来世的救赎。儒学的基本取向是:信仰天命,宽容卜筮,与阴阳五行理论密切相关,强调祭祀和祖先崇拜是实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以及灵魂问题上缺乏一种彻底的无神论和理性态度。虽然孔圣人极其罕见地未被神灵化,但儒学信仰任然可以视为带有某种宗教色彩的纪念性信仰。因为儒学构成了传统政治伦理秩序的核心,我们要认识到,在儒家学说演化为备受推崇的制度的过程中,其宗教性影响不仅发生在读书人中间,也包括了普通的老百姓。

二、巫术信仰

中国的宗教除了从儒家传统中追根溯源,在中国民间长年流传下来的道教巫术信仰中,也可以找到宗教的影子。

英国著名宗教史学家弗雷泽认为巫术的起源比宗教还要早,因为宗教所假设的“人格”是人类较高级的观念,原始人类需有充分的智力才能够认识,并以此为媒介,使人们产生信仰。巫术则不然,它所需要的具备的是一种简单的心智,人们很容易由于客观规律的互相类似便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各种事物是相互影响的。这是对自然科学的简单认识和错误的应用,是似乎掌握了自然力量的伪科学。直到人类智慧进步了,较高级的宗教行为才得以产生。但这并不是说,有了宗教之后,巫术便完全消灭。时至今日,巫术依然遗留在现代的社会里。[3]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民间,这种大众的信仰通常以仪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仪式既是宗教的也是巫术的,它们指的是应验的神灵。经过千年的传承与积淀,这种民间信仰已经是深入人心。一般而言,在中国,古来的种种经验知识与技术的理性化都指向了一个巫术的世界图像发展。[4]古代皇帝运用占星术处理国家的具体事务,一群历法的制定者组成执掌天文与占星的官方部门;元素、季节、味觉与气象,都与人的五脏息息相关――也就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关联,巫术的医疗术也遵循着这样的观念运行;风水的勘察成为任何建筑物都不可或缺的事项,阴阳五行的理论把山川河流的自然形态与人类自身的未来命运紧密结合。这种巫术性的“理性”科学的上层结构是由时测术、时占术、史书编年、伦理学、医药学、以及占卜术制约下的古典治国术所共同构成。这些古老的术式源自于古时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敬畏。原始人类的认识就是自然力量的循环,像日月的运行,四时的变换,人类的生死等,对于这些现象,它们以某种代表物为象征,以图把这些现象操纵在自己手中,在随后的巫术仪式里面,人类把整个自然界都网罗在在门的基本仪式当中,自以为能控制自然,自如实现他们祈求的结果。而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总而言之,低估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实际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寺院、祠堂、神坛和祭祖的地方。表明宗教在中国社会有强大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他们是一个社会现实的象征。宗教还贯穿于广义的文化体系当中。中国历史学和哲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神学的影响,中国思想的的两大主线――儒家与道家,都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儒家传统对于社会秩序的形成与发展有西方宗教式的指导作用,而道教的神秘主义被巫术仪式所控制,阴阳五行的理论也渗透其中。[5]通过结构功能的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可以分辨出中国宗教的两种结构。一种是制度性宗教,有自己的神学、仪式和组织体系,独立于其他世俗社会组织之外。它自成一种社会制度,有其基本的的观念和结构。一种是分散性宗教,其神学、仪式、组织与世俗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其他方面的观念和结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形式中,宗教发挥着多种功能,以组织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社会中。这样看来,在中国形式上有组织的宗教不够强大,并不意味着在中国文化中宗教功能价值或宗教结构体系的缺失。

[参考文献]

[1]杨庆[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亨利・基辛格[美].论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马克斯・韦伯[德].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M].广西:广西出版社,2010.

[5]杨庆[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研究生教育部,河北 保定 071000)

上一篇: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下一篇:浅谈《初等数学研究》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