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动画的发展现状及创新方法分析

时间:2022-10-23 01:32:18

建筑动画的发展现状及创新方法分析

摘 要: 建筑动画作为建筑表现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成为未来建筑表现的一个发展方向。建筑动画的内容形式呈快速多样化发展,在制作技术方面已趋成熟。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建筑动画市场,建筑动画逐渐走向行业化的发展之路,如何对建筑动画进行创新设计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建筑动画 发展现状 创新方法

一、建筑动画的发展现状

(一)快速多样化。

建筑动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探索历程。随着软件的更新和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建筑动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最初的三维物体造型到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从简单的几何体模型到复杂的人物模型,从静态、单个的模型展示到动态复杂的场景漫游,等等。建筑动画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主要表现建筑的地理位置、外观、内部装修、园林景观、配套设施和其中的人物、动物,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日出日落、阴晴圆缺,等等,将建筑和环境动态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建筑动画应用最广的是房地产开发,开发商对房产项目的广告宣传、工程投标、建设项目审批、环境介绍、古建筑保护、古建筑复原等做效果预演,既节约成本,又直观、一目了然。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对建筑动画和电影的创作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在进一步探索中,建筑动画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行业化、模式化,缺乏创造力。

建筑动画市场的火热使建筑动画迅速崛起,只要会一些电脑三维技术的人,都在尝试做建筑动画,这就导致了建筑动画市场的混乱,在质量和规范上就很难保证。市场上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很多建筑动画公司,建筑动画瞬间走向行业化,大都套用一个模式,很难有创新。再加上建筑动画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创作过程,是团队合作的结晶,组建一个默契有创造力的团队也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且不断更新的技术使设计者的注意力偏移,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研究新技术上,很难从创意角度出发去做建筑动画,由此产生一个心理误区,认为掌握了三维动画技术就学会了建筑动画。

(三)技术主导,内容单一,缺乏主题和文化内涵。

技术的发展也给建筑动画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建筑动画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笔者找来一些建筑动画影片做了分析比较,就其形式大体分为写实和写意,有前期规划类也有后期推广宣传类的。其中,写实的建筑动画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动画方式多为摄像机的推拉摇移、升降等,也有添加了角色动画、动力学、粒子动画等,多凸显了技术,在内容和风格上很难吸引观众。这样的动画看完之后不会再有印象。要能真正吸引观众,需在内容和主题内涵上下工夫。

二、建筑动画的创新方法

(一)迎合主题的情节设计,增加故事性。

主题是建筑动画的灵魂,也是一部动画片制作的基础。一个具有故事性情节的主题使受众过目不忘,产生共鸣。也可为主题定制生动的能吸引观众的动画角色。在建筑漫游动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类角色,但都是如行走、挥手、跳跃等简单动作,并非为该主题量身定制。一个好的角色并非要写实、美观,但能使建筑动画产生生命力。角色与主题呼应,与建筑互动,不但能丰富画面元素,也能活跃场景气氛。如上海世博会漫游动画定角色“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元素,形象简洁抽象,但他的形象和性格却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形式上寻求突破,让人耳目一新。

1.巧用广角镜头,夸大艺术效果。

建筑动画中虚拟摄像机动画是其表现的一大优势,具有真实摄像机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广角镜头,打破了常规的创作理念。传统的建筑动画中都是通过标准镜头或长焦镜头来完成对建筑的表现,这样画面显得较平庸,缺乏层次感。但是广角镜头具有明显的桶形或枕形光学畸变,从视觉感受上,有夸大、扭曲现实空间的感觉,它加大了不同层次上景物大小的差别,给观众以空间纵深更宽广的错觉。在垂直空间使被表现物体显得更加高大、雄伟;在纵向空间使物体显得更长、空间上深邃,横向范围更为辽阔,赋予被表现物体以力度,产生了强烈的线条透视效果。在建筑动画中使用广角镜头,当所要表现的建筑主体到达镜头中心时,更能突出主体,虚化次要的建筑和环境,使得主体建筑显得更有体量感。同时也会使观众感觉到视野开阔,纵深感、透视感和立体感都很强烈,大大丰富视觉感受。

2.善用光影丰富画面层次。

光影是表达建筑艺术的强大手段。离开了光影交织,空间将变得沉闷,缺乏活力;离开了光影,材质也无法充分表现其色泽与质感;离开了光影,建筑如同没有充分显影的底片,缺少了高调与低调。光对表现建筑的立体空间、轮廓剪影、环境深度、质感、色彩,乃至整体画面气氛都产生影响,并能直接影响画面中建筑的影调和气氛,从而迅速改变人们对建筑的感觉。

(1)整体统一,局部塑造

统一整体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材料、色彩等都是可考虑的手法,但是没有哪种手段比光影更有效。主光源创建后,所有物体都向同一个方向抛射出影子,这些影子有着共同的属性,如能很好地运用光影,可使各局部之间既存在强烈的对比,又能达成完美的统一。

局部塑造是塑造主体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深色主体要用亮的环境背景来突出;浅色主体用深色的环境背景来突出。因为在大面积的亮的影调中,暗的部分最容易突出;在大面积暗的影调中,亮的部分最容易突出。根据这一原理,只要根据光线角度的变化位置寻找合适的拍摄点,必要时,在背光处创建补光源,就能使被摄主体突出而有光感。

(2)巧用光影表现质感。

在建筑漫游动画中,质感主要指被拍摄建筑的表面装饰材料的真实感。受众通过建筑动画影片所表现的效果感受其表面装饰材料的特征,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是金属还是玻璃,是木材还是石材,等等。影响质感表现的因素有很多,如正确的贴图选择、精确的材质调节、后期的渲染质量等,而掌握灯光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在拍摄表面粗糙、凹凸起伏的材料时,只要有足够强度的光线从侧向射来,凹凸不平的表面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受光面和阴影区,材料的质感就会得到很好的表现。上海世博会漫游动画在表现波兰馆时就采用了侧打光的方法,使得凹凸不平的建筑表面更具质感,暗部阴影更具层次变化;在拍摄表面光滑、反光强的材料质感时,不但要注意光照的角度,还要特别注意光线的强度,避免材料表面产生耀眼的反光和曝光。要用柔和的反光来表现光滑材料的质感。例如世博会漫游动画在表现以色列馆时,创作者为了避免大面积的玻璃产生耀眼的反光,选择了让玻璃面侧受光,即避免了直射光产生耀眼的反光,同时也可以让玻璃的反射更加丰富。

(3)善用光影营造空间气氛。

空间气氛是体现动画作品情调的关键所在。光影是动画画面气氛主要因素,景物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当光与被摄主体的内容相结合,运用得当就能起到渲染和烘托主题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观赏者对被摄主体的感受。同样的灯光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营造出不同的情调,给人不同的感觉。在暗的环境中,容易营造出一种幽静静雅的气氛;在明亮的环境下易保持热烈欢愉的气氛;安静的地方光线柔和,气氛优雅宁静,易培养感情。娱乐区域,光线夺目,使人感觉热烈;聚会的气氛下,可使光线明亮,营造热烈亲近的气氛,益于表达主客双方良好的交流。

三、结语

市场的需求对建筑动画的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动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好的主题、好的创新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突破常规,颠覆逻辑。建筑动画演绎的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展现的是一种表现力。一个好的创意,首先是应该具有原创性,出发点应是用未曾用过或未被引起注意的新元素或新颖的思维来表达主体内涵,同时,建筑动画创新还要借鉴影视语言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新的面貌呈现,使作品具有生命力和刺激性,引起观众的注意,从而引导观众或改变旧的观念、勾起行动欲望。作为建筑漫游动画的创作者,我们应该借沿着当前创作发展的强劲势头,不断更新创作理念,将建筑漫游动画创作推向更高的层次,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文化与主题和内容的再现。

参考文献:

[1]袁紊玉.建筑动画制作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0.

[3]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8.

[4]张丹青,吴黎中.电影镜头画面[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此文章为渭南师范学院项目文章,项目编号:11YKZ041。

上一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看英语介词的用法及其翻... 下一篇:言语交际与语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