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香,腹泻止

时间:2022-10-23 01:17:43

季节变换,昼夜温差大,这时候的小朋友若不注意起居饮食,如吹风不当,过食生冷食品,受罪的就是肚子了。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一年四季皆有发作,以秋冬季节多发。外因是感受外邪、过食生冷,内因是小儿机体发育未全,脾胃虚弱,肾阳不足。

民间一直流传多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古法,如小儿推拿、敷脐法等,大多简单又便宜,起效快速。以下介绍一种针对小儿轻度腹泻的有效食疗方法——炒米粥。

材料:大米,水(比例约1:5)

制作方法:用文火将大米在干净锅中炒至棕黄色(切记不可放油),然后加入清水烧开,文火煮至开花状。食用前可用盐或糖调味,如果是平素体质较虚弱的宝宝,建议用盐调味,因中医认为味咸入肾,增其补益脾肾之功效。一日三餐服用,一般一至两日即可见效。

功效:肾、脾分别是人体先天、后天之精的生化之源,小儿腹泻是因为机体发育未完全,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运化失职,而致腹泻;或肾阳不固,脾失温煦,阴寒内盛,水谷不化,而致腹泻。大米作为“五谷之首”,除了能给人饱腹,提供充足能量外,还具有相当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的功效。将大米炒制,属中药里的火制法之一,更能增强其补中益气健脾的功效,能清理肠道并涩肠止泻。

适合人群:外感风寒、饮食不节及脾胃虚弱而致的小儿轻度腹泻,属于生理性腹泻而非病理性腹泻,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腹痛。

提示:若小儿因食变质、发霉等食品而出现的腹泻,需马上到医院就医。若小儿腹泻日久、形体消瘦,或大便兼有粘液,或有脱水等严重腹泻症状,亦需马上到医院治疗。

答疑嘉宾:

林国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诗雨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硕士研究生

林国华,主任医师,针灸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理事,一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一套以传统经络学说与现代神经病学为基础,辨证、辨经取穴,“飞”、“候”结合的独特针法,尤其对火针疗法、蜂针疗法有较深的造诣。

小链接

神奇的中药火制法

火制法是炮制中药的古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处理,目的是使药材达到干燥、松脆、焦黄、炭化等状态,以便食用和贮藏。常见的有炒、炙、煅、煨、烘焙等:炒是加药材放入锅中清炒;炙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的药材内部;煅是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煨是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烘焙是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

家庭中以炒法最为常见, 分为炒黄、炒焦和炒黑:炒黄是以将药物炒至表面呈淡黄色为度,有利于药材煎透和有效成分的析出;炒焦时间较久,以药物表面呈焦褐色,并可嗅到焦糊气味为度,能够增强药材健脾助消化的作用;炒黑是将药物炒至大部分变黑或完全变黑,但不能将药材炒成灰烬,目的是为了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收敛止血作用。

上一篇:富养不花钱 下一篇:“以恋养学”是只垃圾股:女大学生人生跌停